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辛伐他汀组 1 0mg/d ,一组为对照组 ,两组各 30例 ,治疗 8W后 ,采用超声多普勒于治疗前后对其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结果 :治疗组血清TC、TG、LDL -C显著降低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 ,治疗前后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口服液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粘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ET检测用放射免疫法,NO用酶联法测定,sVCAM-1和sICAM-1测定法相同,取稀释100倍的血清100μl加入微板孔,再加标记抗sVCAM-1和sICAM-1单克隆抗体50ml,孵育,加标记链酶亲和素,加100μlH2SO4终自反应,自动酶标仪分析结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血清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府逐瘀口服液通过促进缩血管因子水平降低,提高舒血管因子水平,减少细胞粘附分子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NP)病人内皮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73例UNP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组 ) 37例 ,对照组 36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 2 0mg ,并于当晚睡前再服 2 0mg,以后每晚服 2 0mg ,连服 4周 ;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加任何调脂药物。于治疗第 4周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皮功能。③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肱动脉血管内径增加率分别为 10 .99%± 5 .2 2 %和 7.99%± 3.86 % ,差异有显著性 (t=2 .76 ,P <0 .0 1)。治疗组、对照组肱动脉血流量的增加率分别为 10 2 .2 9%±6 5 .0 8%和 73.4 1%± 4 8.79% ,差异亦有显著性 (t=2 .12 ,P <0 .0 5 )。④结论 UNP病人服用辛伐他汀后内皮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5例)与常规对照组(35例)。采用超声多普勒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两组分别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硝酸甘油的反应(N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UAP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及他汀类药物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6例UAP患者治疗前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清中s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UAP患者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其血清中sVCAM-1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sVCAM-1的水平,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UAP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环节。内皮细胞受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内皮损伤的持续存在促使不稳定斑块形成、破裂以及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的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充分认识血管内皮损伤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关系,采取有效药物保护血管内皮,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是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通心络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监测治疗前后血清sICAM-1和血浆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2组甘油三酯(TG)治疗后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均升高,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通心络组血清sICAM-1水平由治疗前的(129.37±32.29)ng/ml下降到治疗后的(78.42±26.42)ng/ml,常规治疗组血清sICAM-1水平由治疗前的(122.32±36.12)ng/ml下降到治疗后的(89.24±21.25)ng/ml,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后通心络组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含量,具有抑制动脉血管壁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心复律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益心复律胶囊对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良好疗效.本研究通过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ET、NO、sVCAM-1及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益心复律胶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44%,而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仅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4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T-1(47.5±12.3)ng/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ET-1(57.1±9.1)n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43.1±6.3)μmoL/L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NO水平(34.2±7.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可舒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3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前后,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氟伐他汀治疗8周后肱动脉FMD(12.3%±1.4%)较治疗前(5.1%±1.2%)及对照组(5.4%±1.9%)均显著改善(P<0.05),而肱动脉NM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改善UA患者血管FM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通心络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通心络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监测治疗前后血清sICAM-1和血浆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月后两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血清sICAM-1浓度由治疗前的129.37±32.29ng/ml下降到78.42±96.42ng/ml,常规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由122.32±36.12ng/Ml下降到89.24±21.25ng/ml,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后通心络组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 通心络能通过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含量,抑制动脉血管壁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府逐瘀汤是出自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疾病。文章介绍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本方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崩漏、人工流产后经量过少以及痛经等病的具体辨证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血府逐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辨证。[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 Pubmed, Cochrane library,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截至2015年12月已经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纳入单独使用血府逐瘀方或者合并西医常规用药,与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疗效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将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以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来表示。[结果] 共有10篇文献74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合并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00 01,RR=1.27,95%CI=[1.19, 1.37],且尚未见有关血府逐瘀方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 血府逐瘀方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具有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质量较低,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等因素影响,需要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血府逐瘀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侯丽娜 《当代医学》2021,27(13):59-6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低于对照组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对小鼠偏头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皮下注射;第2组为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第3~6组制成偏头痛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利血平10mg/kg,14d)后,第1~3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第4~6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7.6g/kg、15.2g/kg、22.8g/kg。采用热板法测痛阈,取血测凝血时间,取脑匀浆测五羟色胺(5-HT)。结果:血府逐瘀汤能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痛阈,调节5-HT的过度降低。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治疗利血平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体系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 方法:Yorkshire猪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90min后,松解2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测定造模前后和再灌注后血清ET-1和NO的含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恢复情况;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ET—1蛋白表达;病理学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血府逐瘀胶囊组造模后和再灌注后血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而NO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治疗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253)。Western blot显示血府逐瘀胶囊组eNOS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所提高。ET-1蛋白表达则有所下降(P〈0.01)。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分析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府逐瘀胶囊组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明显改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是无再流现象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血府逐瘀胶囊可能通过调控NO和ET-1基因表达来达到对AMI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41-144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术后疼痛及血流动力学改善作用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94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连续治疗2 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 周、术后2 周的疼痛情况(VAS 评分)及术后第1 天与术后2 周的凝血指标(PT、APTT、FIB)。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周与2 周,两组VAS 疼痛评分均较术后第1 天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 周与2 周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1 天的PT、APTT、F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周,两组PT、APTT 均明显升高,FIB 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 周的FIB 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应用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术后有利于疼痛的减轻,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效果良好,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血栓模型大鼠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血栓模型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溶酶原(PLG)含量和t-PA/PAI-1 比值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6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血府逐淤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用三氯化铁外敷颈总动脉复制血栓模型,观察血栓质量和测定血浆中t-PA、PAI-1、PLG 含量.结果 模型组颈总动脉有明显的血栓形成,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血栓质量均显著降低,其中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血栓质量最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浆中t-PA 含量和t-PA/PAI-1 比值、显著降低PAI-1、PLG 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通过升高t-PA 含量、降低PAI-1、PLG 含量,调节t-PA/PAI-1 比值,达到纠正t-PA、PAI-1 之间的平衡失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