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w,对比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疗效及治疗后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ST段抬高数值降低,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能有效减少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ST段抬高数值。  相似文献   

2.
李华荣 《新中医》2015,47(2):18-19
目的:观察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复方丹参片,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周用于控制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生理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上尤以心绞痛最为多见、常见。临床上应用单一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很好控制心绞痛的发作,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7例,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两组各为50例,西医组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联合组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平板运动时间、血浆黏度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平板运动时间、血浆黏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平板运动时间、血浆黏度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控制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燕 《中医药研究》2010,(8):996-996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绞痛阈值保持相对固定,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急症之一,易反复发作,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可突然猝死。笔者于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4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及稳心颗粒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照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6例,显效率为52%;有效13例,有效率为26%;无效11例,无效率为22%。观察照组患者显效37例、显效率为74%;有效11例,有效率为22%;无效2例,无效率为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入选标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 5 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 10 m g,日 3次。对照组口服消心痛 10 m g,日 3次。评定 3、5、8周心绞痛、心电图 (ECG)疗效。结果 :心绞痛有效率在疗程 3周 ,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在疗程 5、8周 (P<0 .0 5 ,P<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ECG有效率在疗程 3周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疗程 5、8周 (P<0 .0 5 ,P<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ECG在 5周后无明显变化 ,疗程 5周与 3周相比较 P<0 .0 5 ,对照组心绞痛、ECG有效率在疗程 5周后显著降低 ,疗程 5周与 3周相比较 P<0 .0 5。结论 :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心绞痛、ECG有效率明显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以盐酸曲美他嗪口服20mg,3次/d,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及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熊小冬 《中医药导报》2007,13(5):20-20,3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通心络胶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长效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4.0%,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8.0%;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86.0%,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6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瑜修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194-2196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加用益气逐瘀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治疗,35天为1个疗程,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45%。血液流变学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无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逐瘀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加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味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归脾汤加味汤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西医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西医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谈宇樑 《河南中医》2015,35(2):257-25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规二级防护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改善稳定性心绞痛老年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予低脂饮食,肠溶阿司匹林,心绞痛发作时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1.2%。[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三七参芪汤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94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与汤剂组,各4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汤剂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三七参芪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血脂水平、血流变指标、血流变速、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汤剂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汤剂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汤剂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均低于常规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FV)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汤剂组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心可舒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SA)的疗效。方法:9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心可舒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服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片,每日3次,每次4片,口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运动实验结果,及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5),到达运动实验终点的总时间及运动至ST段压低1mm的时间(m in)均明显延长(P<0.01),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在常规使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可使SA患者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心血管危险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依据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对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颗粒,1剂/d,早晚分2次冲服。两组疗程均为20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诱发因素及与体力活动的关系;测量治疗前后心电图和血脂变化,进行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心血瘀阻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42 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21%,高于对照组的77.92%(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缩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和T波倒置导联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异常率为10.39%,低于对照组的22.08%(P0.05),TC异常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5.97%(P0.01),HDL-C异常率为12.99%,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治疗后观察组SAQ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瘀阻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HCY,Cys C,CD63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2 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颗粒治疗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心绞痛能减少心绞痛发作程度,能调节脂代谢,还抑制炎症反应和血小板的活化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首先对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填写,然后分别从症状指标描述、证候特点及相关性分析3个方面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规律及差异性。结果:(1)血瘀、气虚是心绞痛证候最主要的证素,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瘀更为突出,气虚相对较少,经X2检验,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候相关强度依次为阳虚寒凝痰浊偏热血瘀阴虚,而气虚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相关强度较高。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痰浊、气滞、寒凝、阳虚,多为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运用中医益气活血为原则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