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有少数患者复发,且复发后治疗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术后辅助化疗在其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与复发相关的预测因素,并分析术后辅助化疗对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6±24.0)个月。结果:96例I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10例复发,复发率为10.4%。平均复发时间为(17.3±8.0)个月;其中盆腔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盆腔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复发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8±6.4)岁,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的(53.6±10.1)岁(P=0.015)。复发患者中Ic及G3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分期及病理分级者(P=0.011,P=0.000)。多因素分析发现:FIG0分期和病理分级是判断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P=0.013,P=0.000)。Ic期患者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未化疗者(P=0.046)。结论:FIG0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病理分级是判断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术后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Ic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CK-mit、Bax、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中线粒体肌酸激酶(CK-mit)、抗凋亡基因Bax和细胞核抗原抗体Ki-67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殖及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殖标本CK-mit、Bax和Ki-67的表达.[结果]CK-mit、Bax与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均呈高表达,癌组织分化越低,其表达越高.三者表达率,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典型增殖差异无显著性,与单纯性增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非典型增殖与单纯性增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K-mit、Bax和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K-mit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标志酶,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1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月经异常及绝经后阴道流血者占47.3%(9/19),高于其它类型上应性卵巢癌的14.5%(P<0.01)。手术治疗后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I期病例全部存活,II期和巩期患者大部分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5年、4年和2.7年。合并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官内膜异位症对预后无影响。作者还就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原发抑或继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或低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7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EGFR检测.结果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50.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EGFR的表达状况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及患者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EGF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细胞增殖状态、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对早期患者.本文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于2005年1月-2010年7月间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2例,选择同期经开腹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42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和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术前病理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10和136min)、手术出血量(52和65 mL)、平均切除盆腔淋巴结数(15.6和16.2个)、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5和8.2 d,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和14.29%)、术后病率发生率(7.1%和3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生存率均为97.6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86%和95.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较好的手术方式,但其远期治疗效果及长期预后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周卫强  孙敏 《肿瘤学杂志》2001,7(4):223-224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通过86例Ⅰ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治疗随访,对年龄、细胞分化、肌层浸润、脉管癌栓、受体、手术方式、C-erbB-2、p53等因素及生存率进行COX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为90.7%。单因素分析结果细胞分化、肌层浸润,受体、C-erbB-2、p53与预后有关,但多因素分析仅细胞分化、肌层浸润、PR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低、肌层浸润深患者预后差,治疗时需足够重视;而PR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OPN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测定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6.96%,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显著(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同其细胞分化有关,低分化者高于中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无明显差异,OP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OPN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OPN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OPN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负性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9.
孕激素作为单一治疗手段治疗年轻患者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已有40余年,且有多例患者成功妊娠分娩婴儿,但是罕有完全缓解后自然受孕的报道,而国内尚未有治疗成功后自然受孕的报道。本文报道本院1例Ⅰa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自然受孕分娩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0.
bcl-2和bax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bcl-2、bax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复杂性到不典型增生,bcl-2和bax的表达评分均有逐渐增多趋势,不典型性增生与前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内膜样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分期的增加,bcl-2表达评分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bax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bax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增生期和分泌期bcl-2和bax的表达无负相关,但在内膜样腺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bax呈正相关。结论:bcl-2和bax参与了癌前病变的发生。在内膜样腺癌中,bcl-2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关系密切;bax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关。推测bcl-2、bax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bcl-2和bax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变化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二者相互作用关系不大;bcl-2与bax可能共同作用参与了内膜样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21例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31.3%、87.5%、81.3%和20.8%。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90.5%、23.8%、42.9%和81.0%。经2检验,Vimentin(2=25.50)、CEA(2=20.50)、ER(2=27.29)、PR(2=10.17)和p16(2=22.1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在6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GFβ1的阳性率为93.75%,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30.00%(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TGFβ1表达增高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扭曲蛋白Twist和maspin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典型子宫内膜增生、40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的表达。结果: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阳性率分别为10%、37.5%和52.5%,12.5%、42.5%和43.8%。Twist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与组织学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和maspin没有显著相关(r=0.322,P=0.056)。结论: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和maspin蛋白表达不同,表明它们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中的潜在功能,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2A(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同期行门诊刮宫术获取的4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和NE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IP2A阳性表达情况。分析CIP2A在EAC和NE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P2A不同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通过COX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EAC组织中CIP2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织(P<0.0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AC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E组织(P<0.01)。CIP2A表达与EAC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宫颈管受累情况、p53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EA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92.0%、总生存率为88.0%;CIP2A表达、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附件转移、脉管内癌栓及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脉管内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下降相关,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five lectins in endometrial proliferation,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was studied histochemically. The staining density of ConA and WGA bound to intercellular and basal portion, the positive reaction and the density of both agglutinins to luminal border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from proliferation to neoplasm,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binding in adenocarcinoma. However, WGA and RCA binding to basal portion of malignant cells was weak, but stronger in the outer edge of tumor mas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lectin binding capacity provides a new probe to judge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8例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患者,病变组织均行HE常规染色、免疫组化染色,4例行KRAS分子检测,3例行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48~8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绝经后阴道出血。1例为刮宫标本,7例为手术标本,肿物均位于宫腔。光镜下肿瘤显示多种构型,常显示腺样、管状、乳头状、网状、实性结构,腔内常见嗜酸性分泌物,肿瘤细胞核成角重叠,具有中度异型性。免疫组化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阴性,P53呈野生型表达,GATA3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呈相反的表达模式。4例行KRAS分子检测均检测到突变,3例行子宫内膜癌分子检测均未检测到POLE、MSI及P53突变。本组手术标本4例为Ⅲc期,3例Ⅰa期,其中外院术后1例为Ⅰa期,4 a后发生肺转移。结论 子宫内膜中肾样腺癌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织学形态易造成低诊,本组病例显示出较高的侵袭性,免疫组化检查及KRAS分子检测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TPX2蛋白的检测,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TPX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率为72.5%,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5.0%(P<0.05)。(2)淋巴结转移者TPX2蛋白表达率为863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5.56%(P<0.05);浸润深度≥1/2肌层者的TPX2蛋白表达率为82.98%,高于<1/2肌层组的57.58%(P<0.05)。结论 TPX2蛋白高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TM二步法,检测67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3/18)、40.00%(12/30)、68.66%(46/67),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17,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Masp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但随着肿瘤的发展其表达水平下调,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扭曲蛋白(Twist)、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wist、ERα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wist、ERα阳性率分别为56.7%、42.5%、5%和53.3%、62.5%、90%。Twist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wist与组织学分级、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和ERα呈负相关(r=-0.279,P=0.008)。结论:Twist高表达、ERα低表达及两者的负相关关系暗示了它们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玲  周虹 《癌症进展》2012,10(5):530-533
目的探讨宫腔镜结合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的840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各类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组840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5例,经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6例。宫腔镜诊断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9.9%。在本组的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增加,ER、PR阳性表达降低,且降低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ER、PR的表达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子宫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