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表阿霉素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表阿霉素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不同浓度表阿霉素对膀胱肿瘤EJ细胞株的Ki-67的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术前24h分别接受生理盐水、阿霉素、表阿霉素膀胱灌注患者膀胱肿瘤组织Fas—mRNA的表达。结果0、30、60、90mg/L表阿霉素各浓度组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9.60±3.50、60.73±3.31、51.57±3.93、45.83±3.75(P〈0.01);表阿霉素较生理盐水可以明显促进肿瘤组织中Fas—mRNA的表达(P〈0.01)表阿霉素组和阿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可能通过下调Ki-67抑制膀胱肿瘤细胞增殖,促进Fas—mRNA的表达诱导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绿茶对大鼠膀胱肿瘤生长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诱导形成大鼠膀胱癌动物模型。将39只成年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膀胱癌模型组和绿茶组。24周后在麻醉下切除大鼠膀胱肿瘤组织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称量瘤体湿重并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和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指数(AI),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检测膀胱肿瘤组织Cx4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绿茶组的膀胱肿瘤癌变发生率、瘤体湿重、MVD分别为38.46%(5/13)、(4.47±1.01)g、(2977±776),均显著低于模型组83.33%(10/12)、(5.63±1.27)g、(3708±570)(Χ^2=0.041、t=0.018、t=0.014,P均〈0.05),瘤重抑制率为20.82%;AI(22.46±2.90)%明显高于模型组(4.92±1.00)%(t=0.000,P〈0.01)。绿茶组的Cx43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t=0.002、t=0.000,P均〈0.01)。结论绿茶能上调Cx43在大鼠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增强Cx43介导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从而有效抑制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膀胱重量与前列腺增生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重量(Bw)与常用BPH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81例BPH患者分为尿潴留与非尿潴留组,经腹B超(TAUS)测量其BW,将BW与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排尿后残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1例患者年龄平均(71.73±5.80)岁,IPSS(15.89±3.44)分,QOL(3.88±0.93)分,PV(61.55±19.67)m1.PVR(71.11±30.83)ml,Qmax(9.93±2.74)ml/s,PSA(3.30±2.63)rig/ml,BW(75.85±18.45)g;两组间年龄、QOL、PV、PRV、Qmax、PSA和BW存在显著性差异,而I—PSS差异无显著性;BW与年龄、IPSS、QOL、PV、PRV、PS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7,r=0.481,r=0.816,r=0.911,r=0.784,r=0.864,P〈0.001),而与Qmax呈显著负相关(r=-0.769,p〈0.001)。结论BW能反映BPH的严重程度,对指导判断BPH严重程度和外科干预时机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α(liver Xreceptor α,LXRα、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1.9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7.10±2.73)岁。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及血清脂类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po)B和ApoA1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α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血清中HDL—c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93±0.05)mmol/L vs(1.33±0.09)mmol/LD,P〈0.001;ApoA1浓度也低于对照组[(1.19±0.05)g/L vs(1.36±0.06)g/L],P〈0.05;血清ApoB、TC和T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过饱和指数:1.17±0.02 vs 0.79±0.10,P〈0.001);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7.96±0.39)mol%vs (5.26±0.89)mol%],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04.72±10.51)g/L vs (154.24±14.20)g/L],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 vs 7.22±2.22),P〈0.05,LXRα、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Syk 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标本中CD34的表达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 mRNA均表达阳性,3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Syk mRNA表达率为46.9%(15/32),其中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3.1%(3/13),明显低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63.2%(12/19)(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为49.2±3.6,54±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Ⅰ级Ⅱ级为13.6±4.5,32.3±3.2)与正常组织(5.9±1.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yk mRNA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明显负相关(r=-0.97)。结论肝细胞性肝癌中Syk基因的缺失对癌组织血管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肾癌手助腹腔镜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2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切缘阳性率、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手助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平均肿瘤大小分别为(2.58±0.50)和(2.62±0.60)cm(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0.2±38.9)和(353.6±89.6)ml(P〈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8.2±27.6)和(196.2±39.6)min(P〈0.05),平均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6.1±3.2)和(35.2±2.8)min(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2.0)和(12.3±3.0)d(P〈0.01),两组的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随访3~2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较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热缺血时间,手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CAIX/MN/G250mRNA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RCC患者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CAIX/MN/G250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癌旁肾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对术前外周血CAIX/MN/G250mRNA阳性RCC患者术后随访4周,并对其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57例RCC患者,其CAIX/MN/G250mRNA阳性率在外周血中为59.6%(34/57),癌组织中为78.9%(45/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2%(32/42)和95.2%(40/42),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34例外周血阳性患者CAIX/MN/G250mRNA水平术前2h、术后7、14、21和28d分别为0.54±0.13、0.56±0.15、0.34±0.13、0.29±0.18和0.22±0.11。RCC患者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在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使用RT—PCR技术检测CAIX/MN/G250mRNA对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CAIX/MN/G250mRNA检测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RCC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CD105 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CD105 mRNA表达与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2例HCC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随访1年以上患者及2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肝组织CD105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中心处癌组织中CD105 mRNA的表达水平为0.45±0.02,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组织的0.26±0.02(P〈0.05);肿瘤边缘处癌组织中CD105 mRNA的表达水平为0.65±0.08,明显高于中心处癌组织(P〈0.05)。边缘癌组织CD105 mRNA高表达与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有关(t=4.34,P=0.00);中心处癌组织CD105 mRNA表达与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无关(t=0.81,P=0.43)。中心癌组织、边缘癌组织CD105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等均无关(P〉0.05)。结论HCC边缘处癌组织CD10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心处癌组织及对照组肝组织,且其高表达水平与HCC根治术后早期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的变化。方法取2005年5月-2005年8月收治患者自愿捐献的标本。瘢痕疙瘩组10例,年龄16~35岁,平均病程2.2年;增生性瘢痕组10例,年龄17~32岁,平均病程8个月;正常皮肤组8例,年龄16~34岁。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3组标本中CuZn.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uZn-SOD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并对其进行评分。结果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MDA含量分别为(0.8213±0.0864)、(1.1390±0.1067)、(1.1900±0.0748)nmol/mg prot;CuZn-SOD活力分别为(20.60±5.56)、(31.65±2.21)、(34.36±5.01)U/mg prot。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MDA含量与CuZn-SOD活力同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均有CuZn.SOD蛋白阳性表达。正常皮肤组、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2.20±0.45)、(4.14±0.90)、(4.43±0.79)分;在真皮成纤维细胞中评分分别为(1.60±0.89)、(4.00±0.82)、(4.43±0.53)分。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CuZn-SOD蛋白表达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性瘢痕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CuZn-SOD活力升高、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米磁小体药囊靶向治疗肝癌的机制。方法肝癌裸鼠模型32只,记录各组治疗前及连续5d治疗后1、4、7、10、13d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e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纳米磁小体药囊结合内置支架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治疗13d后各组肿瘤体积分别为(367.8±44.0)、(465.0±91.2)、(764.7±100.6)、(776.1±116.2)mm^3,其体积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l-2的蛋白和mRNA表达(0.154±0.014)也低于其他各组(0.275±0.025、0.524±0.049、0.557±0.064)(P〈0.01);bax、Caspase-3的蛋白和mRNA表达则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纳米磁小体药囊对肝癌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下调bel-2表达和对bax、Caspase-3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抑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