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肉桂赤石脂配伍对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冬成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4):374-374,379
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肉桂,赤石脂配伍后可使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溶出量明显降低,为两药合用后镇痛作用降低或减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相畏"中药肉桂与赤石脂配伍使用后对机体组织前列环素(PGI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ICR/B F1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肉桂组、赤石脂组、肉桂加赤石脂组。药物干预3 d后取机体各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不同组织中PGI2表达的差异性。结果:在脊神经、小肠上段、脾和胸腺中,肉桂组PGI2表达明显上调,肉桂加赤石脂组PGI2表达明显抑制。结论:在PGI2指标上,赤石脂可抑制肉桂的上调作用,表现为"相恶"。  相似文献   

3.
肉桂赤石脂配伍对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肉桂,赤三脂配伍后可使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溶出量明显降低,为二药合用后镇静,镇痛作用降低或减弱的认识提供了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肉桂赤石脂配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免疫功能抑制条件下,就肉桂、赤旨配伍前后进行血液、免疫、抗炎、抗溃疡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对醋酸、电刺激、热刺激所致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赤石脂仅对电刺激致痛的有抑制作用,配伍后镇痛作用明显降低;肉桂能明显延长凝血时间,赤石脂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配伍后缩短了肉桂的凝血时间,降低赤石脂的止因作用及抗溃疡作用;肉桂、赤石脂有使WBC、RBC、Hb升高及胸腺、脾脏重量增加的作用,配  相似文献   

5.
附子配伍桂枝肉桂调控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附子与桂枝/肉桂配伍前后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阐明其传统药性配伍理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附子的总碱和酯型生物碱含量,结合HPLC指纹图谱对比附子与桂枝、肉桂配伍前后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附子与桂枝/肉桂配伍后总生物碱和酯型生物碱均有所降低,但附子配伍肉桂后,二者含量均高于其附子配伍桂枝...  相似文献   

6.
李泽 《大家健康》2012,(1):29-29
配方:肉桂5克,车前草30克,粳米50克。 用法:先煎肉桂、车前草,去渣取汁,后入粳米煮粥熟后加入红糖,空腹食用。 功效:温阳利水。  相似文献   

7.
蓝杏好  李琤  欧艳凌  刘阳  冷蓉 《吉林医学》2012,(34):7496-7497
目的:探讨黄连肉桂贴敷涌泉穴治疗血液病患者使用激素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激素后失眠的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黄连肉桂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于睡前做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睡前0.5h将黄连肉桂贴敷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至次日07:00揭除,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黄连肉桂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肉桂贴敷组可显著改善血液病患者使用激素后失眠的症状,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74岁老年女性患者,在用肉桂皮油洗泥浴后24h在暴露部位(臂和腿)出现持续广泛的湿疹和大疱性皮炎。用G EID C标准电池和牙科电池(包括丁奎要素和丁香酚)做斑贴试验,混合香料、肉桂要素、丁香酚、肉桂乙醇和乙醛均为阴性。肉桂及其组分已经使用5年,据作者所知,这是首例泥浴后肉桂皮炎的报道。肉桂油引发的泥浴皮炎@Garca-Abujeta J.L.$Centro de Especialidades de Benidorm, Avenida de Venezuela s/n, 03501 Benidorm, Alicante, Spain @De Larramendi C.H. @Pomares Berna J. @Mu.noz Palomino E. @刘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分析。方法选择从不同药材市场采购的中药肉桂(5份)和食用桂皮(5份),通过对两种药材的功效、用途、性状、薄层色谱(TCL)、显微观察、桂皮醛检查,对两种药材进行比较与分析鉴定。结果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在其功效、用途、形状、TCL检查、显微检查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TCL鉴别结果为置紫外线灯(365mm)下检视,肉桂(3个蓝色、1个棕红色斑点),桂皮(1个蓝色荧光斑点)。显色后肉桂出现1个与桂皮醛相应的黄色斑点、桂皮无斑点显示。结论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在功效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临床上使用此药时,要认真鉴别,从而保证肉桂药品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肉桂对链脲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7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肉桂组。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链脲菌素(65 mg/kg)一次性注射建立,肉桂组每天通过灌胃肉桂粉(5 g/kg)进行干预,电生理实验比较强直刺激前后海马CA1区PS幅度变化,westernblot实验检测海马脑组织中NR2B的表达。结果:电生理实验中,糖尿病组强直刺激后平均PS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肉桂能提高糖尿病大鼠PS增幅,并增加海马中NR2B的表达。结论:肉桂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下降,其机制与肉桂能上调糖尿病大鼠海马NR2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药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对比以及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性状、显微观察、TLC鉴定法、桂皮醛检查以及内酯类检查等综合方法对中药肉桂与食用肉桂实施对比与鉴别。结果在肉桂来源、性状、显微观察、TLC鉴定法、桂皮醛检查以及内酯类检查等方面,中药肉桂和食用肉桂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肉桂与食用肉桂在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易于鉴别,在临床使用中应重视鉴别,便于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肉桂氨茴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生长及周期蛋白P21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兔主动脉VSMC株为模型,应用活细胞计数进行细胞增殖和迁移检测,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肉桂氨菌酸作用24h后VSMC周期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率,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P21和P53的表达。结果20%的胎牛血清条件下,肉桂氨茴酸显著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在9.6~305.8/μmol/L范围内,随剂量增加其抑制率增加。IC-(50)为75.6/μmol/L。IC-(50)的肉桂氨茴酸作用VSMC 24h后,G1期细胞数占24%,显著低于作用前的51%(P<0.01),形成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率为36.7%。经IC_(50)的肉桂氨茴酸作用VSMC 24h后出现明显的P21和P53条带,而空白对照组无表达。结论肉桂氨茴酸浓度依赖性抑制VSMC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肉桂氨茴酸抑制VSMC增殖与细胞周期蛋白P21和P5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家兔出血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引起的低血压,均能被侧脑室内注入纳洛酮、酚妥拉明或肉桂硫胺所逆转。当中枢同时注入纳洛酮和酚妥拉明、纳洛酮和肉桂硫胺或酚妥拉明和肉桂硫胺后,作用强度不变,血压逆转的时间明显缩短,达到峰值时间也明显缩短。当中枢分别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吗啡或5—羟色胺,使血压下降,可分别被纳洛酮或肉桂硫胺、酚妥拉明或肉桂硫胺、酚妥拉明或纳洛酮所逆转。提示:休克兔低血压的中枢反应原可能是多个,这些反应原最终都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一共同作用点对上述三种阻断剂均敏感,它们的作用强度不能总和,但作用时间可以总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肉桂油滴丸中考察肉桂油提取工艺的研究及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检测肉桂中肉桂油提取的总量,以药材的粒度、浸泡时间、加水量以及提取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采用气质联用和气相色谱法,对肉桂油进行成分分析和桂皮醛的含量测定。结果肉桂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度为10目,浸泡时间2h,6倍的加水量,回流提取6h;肉桂油中有五个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主要为桂皮醛,含量为86.5%。结论影响肉桂油出油量的主要因素为药材加水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其次为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药材粒度影响力最小;采用最佳提取工艺提取的肉桂油含桂皮醛符合药典规定。本试验明确了肉桂提取肉桂油的提取率和所含成分分析,为肉桂油提取的工艺研究、标准制订和大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绿十字株式会社向中国申请用肉桂芽提取物及有效成分制备抗溃疡药的专利。肉桂芽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 cassiaBlume)的幼嫩果实。本发明是关于用肉桂芽经热水、醇或醇—水混合物提取含抗溃疡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肉桂精油对正常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菌群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给予肉桂精油0.384 3 g/kg,连续给药30 d,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其分布。结果 肉桂精油给药后,肠道梭菌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肠道梭菌IV簇细菌的变化更大。肉桂精油对结肠和直肠中两类菌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肉桂精油对肠道梭菌IV簇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可能是肉桂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比例配伍对交泰丸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和肉桂不同比例配伍后的5种有效成分:小檗碱、药根碱、巴马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质量百分含量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黄连含量固定随着肉桂配伍含量增加,黄连中的生物碱含量比例下降;随着肉桂含量增加,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未呈比例上升.结论:高效液相定量测定药物成分含量方法准确、敏捷、数据可靠为药效学提供了科学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肉桂与伪肉桂挥发油的性状及气相色谱的对比梁立芬,徐文春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i)的干燥树皮,多在秋冬采收阴干。其外观呈槽状或卷筒状,外表灰棕色,略平滑,易折断,气香味浓烈,味微辛辣[1]。肉桂性状:辛、甘、大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挥发油的工艺参数。方法: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作为考察因素,以肉桂挥发油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3个提取工艺参数对肉桂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14.5、提取时间为76 min、提取功率为810 W。采用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连续提取3批肉桂,肉桂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1.83%。结论: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桂挥发油工艺参数,预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八味肉桂胶囊对实验性慢性胃溃疡及脾虚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醋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评价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八味肉桂胶囊对慢性胃溃疡的影响;运用利血平致小鼠脾虚模型,观察八味肉桂胶囊对脾虚胃溃疡和小肠推进的影响;腹腔注射0.3 mg/kg利血平引起脾虚,观察八味肉桂胶囊对动物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利用微需氧培养幽门螺旋杆菌方法,评价其对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0.8 g/kg及1.6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明显减小醋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溃疡指数;1.6和3.2 g/kg的八味肉桂胶囊明显减少利血平致小鼠脾虚的溃疡指数.高剂量的八味肉桂胶囊可显著抑制脾虚动物的小肠推进距离、减少脾虚动物胃的残留率;八味肉桂胶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MIC为125 mg/mL.结论八味肉桂胶囊具有防治慢性胃溃疡和脾虚胃溃疡作用,高剂量的八味肉桂胶囊可促进脾虚动物的胃排空、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