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藿香正气软胶囊以治疗胃肠型感冒、胃炎、肠炎、暑湿感冒等疾病已为大家所熟知,至于能治疗空调病,大概人们还不太了解。 空调病,也称冷房病,是一种“现代病”,指人在空调房间内,因对室内外温差过大或长时间室内温度过低不能适应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头晕、心痛、心悸、胸闷、呼吸不畅、咳嗽、  相似文献   

2.
达人 《开卷有益》2011,(10):33-33
空调病,又称建筑病或办公大楼病。为空调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调查显示,在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员约有八成感到不适。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嗜睡、闷气,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咽干鼻痒,容易患伤风感冒。有人总结空调病有四大类症状:即干燥症状、过敏反应症状、哮喘症状和不明原因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3.
《求医问药》2011,(10):60-61
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使用空调来降温。其实,这种做法也有弊端,那就是长期使用空调很容易引起“空调病”。  相似文献   

4.
<正>夏至过后,就是小暑、大暑节气,气温逐日升高,天气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时节。从这个节气开始,人们会长时间使用空调。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强提示说,进入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空调病。什么是空调病有人说,自己有"空调病",其实误解了这个"病"。"空调病"并不是指自己对空调吃不消,会让身体产生病状反应,而是指过长  相似文献   

5.
正"有空调吗?"成为租房、旅行住店询问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空调"成了夏季生活之必需品,"空调病患者"也随之成为医院门急诊大军。什么是"空调病"?如何预防和治疗"空调病"?本刊特约请天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茁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做预防"空调病"的指导,助您健康过"三伏"。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虽无急性胃肠炎病名,但此病主要临床症状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和描述,如“呕吐”、“腹泻”、“腹痛”、“上吐下泻”等。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感受风寒暑湿外邪,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热邪气阻滞胃肠,而致吐泻交作,腹痛肠鸣,轻则饮食调理可愈,重则伤津亡阳而成脱证。故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尤其对重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现就中医对此病辨证分型论治,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就医的病人很多。表面看这类疾病不会危及生命,有些人认为是小事,不用治疗可能也会恢复健康。其实这些症状包含了许多疾病,有许多慢性胃肠道疾病,甚至肿瘤早期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痛、腹泻这样的“小毛病”,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进一步判断其性质、胃肠道状态、疾病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做出处理,防止疾病的加重和发展。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有针对病原菌的抗生素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喹诺酮类、呋喃类及其他类抗生素,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给予对症药物如…  相似文献   

8.
由运动引起的腹痛,经常被含糊地称为“刺痛”,很常见,多发于包括跑步的运动项目的参与者。这种典型的短暂疼痛的原因被几种病因学所牵强地解释,包括膈肌缺血。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中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和胃肠道出血。这些症状常短暂发生,被认为是通过促进运动终止而保护重要脏器免受损伤。胃肠道血流的减少、运动性的增强和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改变可能是本病的发生机制。本文报道了1例优秀跑步运动员,有与运动相关的严重腹痛症状和因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腹腔神经节而引起的腹泻症状。通过外科手术分离收缩韧带才获得完全的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
夏雨 《现代健康人》2005,8(8):54-55
炎炎夏日.呆在空调房间里工作学习、聊天.的确是件惬意的事.但在冷气背后却隐藏着“杀机”.稍不注意就会惹病上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调用户最多的国家.也是“空调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二伏以来,天津市湿热天气更加明显,这种汗蒸天家家都开启了空调,随之而来的空调病也多了。据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李正飞副主任医师介绍,因空调室内温度低,双腿长期处于低温的空间中,加上夏季大家都喜欢穿着短裙、短裤,暴露在外的双膝关节很容易受到冷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问题,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膝关节疼痛,这也使膝关节疼痛成为空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姜半夏传统制作工艺:完整半夏姜制法多在前期生半夏汤洗的基础上进行,亦有直接用姜汤洗的记载。半夏片为汤洗后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煮、蒸等,以炒法为优。半夏粉为半夏汤洗切片研细粉,再用姜汤浸澄,多用于制作糊丸或包衣。半夏饼为汤洗后半夏研粉与生姜汁或去皮生姜混合制成的饼状物,再经炙、煨、炒等法而成。半夏曲始于宋代,当时半夏曲有制饼与发酵两种,均以生姜为辅料。制饼者并没有发酵的过程,实为半夏饼。半夏曲的配方众多,生姜必不可少。地方炮制经验中将生半夏水浸泡,生姜煮取汁,再共同煮制为主流。地方炮制规范中多为生半夏水浸透,姜汤矾水共煮。现代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优选与炮制原理两方面。建议恢复姜半夏的传统汤洗姜制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刘璞 《华夏医学》2004,17(6):974-975
腹胀、腹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正常人胃肠道内有少量气体,一部分在胃内,一部分在结肠,小肠气体很少,胃肠道气体总量不超过150ml。当胃肠道内存在过量气体时,患者常因腹胀而导致食欲不振、上腹胀闷、早饱、恶心、呕吐、反酸、暖气、厌食、甚至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对伴有明显腹胀、腹痛的消化系统疾病应用维格WDL-2000B型胃动力疾病治疗仪(下称胃肠治疗仪,江西维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皋忠岚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120-1120
小儿腹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很多,既可以是内科疾病(如受寒、饮食不当、内脏器官和胃肠道炎症等)引起,也可以是外科疾病(如肠套叠、肠扭转、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表现,它们大都起病急、进展快,加之婴幼儿对疾病症状不能用言语表达或描述不完整清楚,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时察觉发病的症状和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和护理措施,才能减少小儿的痛苦。下面,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260多例腹痛患儿的临床实践,具体谈几点体会。1小儿腹痛的观察1.1首先了解腹痛的部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空调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对乘务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空调列车车厢内空气品质进行主观评价和监测。结果:乘务人员对空气品质及气味不满率较高,引起喉干舌燥、皮肤发干、疲劳的病症较多。结论:应通过改善空调客车车厢内的空气品质,防止“空调病”的发生,保障乘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正>1.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人反应迟钝,感受性低,患病后常缺乏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即使疾病比较严重,症状有时表现仍比较轻微;不同的老年人即使患有同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也可能有很大差异,这就给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带来不便。老年人的痛阈高,对疼痛耐受性强,发生了阑尾炎、胆囊炎、胃肠道穿孔引起腹膜炎等,都可能感觉不到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即使老年人存在着严重感染,体温升高不明显,白细胞计数仍可在正常范围内;老  相似文献   

17.
当归四逆汤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中的一个处方。原文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又说:“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汤。”本方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木通所组成,实属于桂枝汤的变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胃肠炎 [概述] 急性胃肠炎,属中医学“呕吐”、“泄泻”等范畴。多见于夏秋季节,以频繁吐泻及腹痛为主证,严重者可见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小腿肌肉痉挛、精神萎靡等,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原则上应及早送往医院诊治为宜。中成药的配合治疗可分以下四型。  相似文献   

19.
皋忠岚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20-1120
小儿腹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很多,既可以是内科疾病(如受寒、饮食不当、内脏器官和胃肠道炎症等)引起,也可以是外科疾病(如肠套叠、肠扭转、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表现,它们大都起病急、进展快,加之婴幼儿对疾病症状不能用言语表达或描述不完整清楚,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及时察觉发病的症状和病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和护理措施,才能减少小儿的痛苦。下面,结合我科近年来收治的260多例腹痛患儿的临床实践,具体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胃肠功能性和动力紊乱性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10):2-3
上个世纪的后四分之一年代 ,人们对以腹痛、腹胀、早饱、吞咽困难、反酸、胃灼热、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及排便异常等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症状的研究 ,无论从病理生理学、实验诊断学、乃至治疗学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评价胃肠道电活动和动力学各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大大地扩展了人们对胃肠道活动机制的理解。对于动力学从分子到整体器官水平、从器官到整个消化系统的研究也使得临床在对付胃肠功能性疾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 ,FGID)和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disordersofgastrointestinalmotility ,DGIM )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