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情况,分析心电图检查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预后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统计心电图诊断正确情况及住院期间患者死亡情况.结果 收集患者97例,其中心电图检查判断正确82例.住院期间,28例死亡,其中ST段抬高幅度前壁≥10mm的患者9例.结论 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ST段抬高幅度对于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ST-T改变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引起的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上ST-T改变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在作出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之前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现对近些年我院收治的108例患者通过常规静息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在冠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演变,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动态、持续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根据患者情况做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超声等其他相关性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并明确其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的其他原因。结果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的病历资料中,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迷走神经高张力共97例,占53.0%,而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左室室壁瘤、肺栓塞等共86例,占47.0%,心电图有其各自的特征。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但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其他常见原因依次是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室壁瘤和变异型心绞痛等,这些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在心电图演变、范围、ST段特征、T波等方面均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演变,注意ST段抬高的程度、动态、持续时间与症状的关系。根据患者情况做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超声等其他相关性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并明确其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的其他原因。结果18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的病历资料中,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迷走神经高张力共97例,占53.0%,而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左室室壁瘤、肺栓塞等共86例,占47.0%,心电图有其各自的特征。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但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引起ST段抬高的惟一原因,其他常见原因依次是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室壁瘤和变异型心绞痛等,这些非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ST段抬高在心电图演变、范围、ST段特征、T波等方面均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提高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后出院,5例转为透壁性心肌梗死,3例患者突发猝死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并不抬高或无Q波往往不典型,应结合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及心电图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以防漏诊误诊,延误病人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3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都使用心电图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32例患者中有17例出现T尖波增宽、15例患者出现ST段抬高、8例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12例患者出现急性损伤阻滞。此外,存在缺血性J波表现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出现缺血性 J 波的患者,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主要表现为 T 尖波增宽、急性损伤阻滞等征象,也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电图变化,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心电图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选取健康人员60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变异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右束支阻滞检出率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查,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率变异指标与健康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心电图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疾病检出率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3月—2022年4月在天津市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检查的6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形态分为ST段抬高组(n=37)及非ST段抬高组(n=23)。对心电图检查特征及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特征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概率,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急性心肌梗死52例,漏诊3例,误诊1例,诊断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3.3%,与综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1.111、2.328,P=0.242、0.292、0.127)。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比67.3%(37/55),高于表现为非ST段抬高的32.7%(1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6%,高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病情康复率为94.4%,高于ST段抬高患者的73.0%,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9.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国内外心脏病医生根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把急性心肌梗死(AMI)采用ST段抬高型(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NSTEMI)进行分类。这就预示着及时心电图检查对AMI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由于STEMI的心电图改变往往是典型的,容易诊断,而NSTEMI的心电图多数不典型,特别是发病早期单凭心电图难以区别。现将我院3年来收集的10例(资料完整的)NSTE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心电图ST段下移1mm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三支+左主干病变占比低于心电图ST段下移≥1mm患者(P0.05);心电图QRS时限100ms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三支+左主干病变占比低于心电图QRS时限≥100ms患者(P0.05);T波倒置2mm、T波倒置≥2mm、无倒置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单支、双支、三支+左主干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临床可依据ST段下移程度、QRS时限等评估患者冠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对所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包括观察组患者54例(左回旋支出现了病变的情况),对照组患者70例(右冠状动脉出现了病变的情况);针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针对两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对比分析发现,在Ⅰ导联ST段压低或水平,在Ⅰ导联以及aVL导联ST段同时压低以及患者的ST段抬高水平Ⅲ大于Ⅱ导联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更为明显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在Ⅰ导联ST段抬高以及ST段抬高水平Ⅲ小于Ⅱ导联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更为显著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心电图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获得的诊断效果显著,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心电图是否呈现ST段抬高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所有患者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监测结果.选择资深心电图医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概率为30.56%,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6%,ST段抬高的患者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且其预后结果低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结论:心电图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并展开救治,提高患者生存率,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技术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挑选本院收治的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来院接受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照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检测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率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NN、RmSSD都低于对照组,SDANN、LF、LF/HF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有更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缺血性J波患者19例,比例为32.6%,无J波患者39例,比例为67.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波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无J波组中18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2%,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J波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39例患者存在ST段抬高现象。结论心电图检查在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心电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6):707-708
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84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前区疼痛伴咽痛和牙痛,发生率为32.14%,其次是夜间间断性胸痛、间断性胸闷、头痛、腹痛和呕吐。84例患者中,38例(45.24%)出现典型心电图表现;52例(61.90%)患者的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2.69%,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中,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4.76%、3.57%,病死率为4.76%。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表现,同时还要进行心肌酶谱、18导联心电图和肌钙蛋白的检测,以此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陆理明 《药物与人》2014,(8):282-282
目的:对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59例和同期单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60例,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V1-3呈现出rS导联,V6导联QRS波群呈现出顶端粗钝宽阔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现出0.3-0.5mV的抬高状态;下壁心肌梗死患者Ⅱ、Ⅲ、aVF导联均属于QS型,ST段弓背表现出0.3-0.5mV的抬高状态,T波直立状态。结论:不同心肌梗死类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根据患者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而将其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无ST段抬高的ACS,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下面报道的6例贫血患者均属于后者。一、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1例,女5例。年龄54~78岁。合并有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病史2例。血红蛋白为68~81g/L,均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例;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胸痛发作时心电图都有明显的ST段动态改变,提示严重心肌缺血。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8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98例(76.56%);房性早博11例(8.59%);短阵性室速21例(16.4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例(7.03%);室性早搏31例(24.22%);房颤13例(10.16%);短阵性房速12例(9.38%)。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症状。(2)有缺血性J波一共32例(25.00%),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18例(56.25%);无缺血性J波96例,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36例(37.50%);由数据可知,存在缺血性J波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缺血性J波者要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情况诊断出来,尤其是在患者心肌梗死部位诊断中价值突出;相信,在充分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全面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8周左右对每一位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生化标志物检测,根据常规心电图fQRs的有无,将研究对象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分别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24h室性早搏的发生数明显高于非fQRs组(3140±555 vs 1226±142,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34.4%VS10.7%,P〈0.05)。结论心电图12导联fQRS波可能可预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郭衍 《中国卫生产业》2012,(22):148-148
目的 观察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表现,并分析其早期诊断要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特殊表现,并分析其早期诊断要点.结果 全部患者均未见胸痛,心肌酶谱动态改变,血清肌钙蛋白阳性,即刻心电图检查均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其中22例出现病理性Q波和ST段进行性改变,占84.62%;2例未见病理性Q波而ST-T段演进性变化,占7.69%;1例仅见ST段下移、T波低平,占3.85%.经治疗后,临床好转19例,占73.08%;死亡7例,占26.92%.结论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常无典型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诊断时应结合临床体征、心肌酶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