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对降低ICU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效果。方法对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职的92名ICU临床医护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研究,2015年11月以前(对照组)执行常规手卫生管理模式,2015年12月以后(试验组)实行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对比前后两个时间段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以及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结果在使用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后,医院ICU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73.3%提高至95.8%,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30.1%降低至9.2%,实行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前后,两组洗手次数、洗手液消耗量、洗手正确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NKWELL手卫生管理系统的出现,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ICU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率,还为临床管理者提供了更好的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ICU工作的46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同期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隐蔽性观察并记录ICU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次数,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手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观察洗手合格率,并采集手部标本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ICU医护人员的总体认知率为84.58%,其中洗手揉搓时间与六步洗手法正确步骤的认知率最低。ICU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较差,尤以穿脱隔离衣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切口前、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转移至清洁部位时、直接接触患者前洗手依从性低于20%,现场抽查ICU医护人员进行ATP荧光检测,其中正确执行手卫生37次、合格率为94.59%,不正确执行手卫生24次、合格率仅为12.50%,共随机抽取采样标本234例,其中未洗手标本49例,卫生手标本185例,共检出病原菌158株,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42%、大肠埃希菌占22.78%。结论当前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度,强化洗手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并对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临床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综合干预1年后,再次对感染现状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药敏监测数据应用WHONET5.4进行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出病原菌4 018株,其中多药耐药菌检出522株检出率为13.0%;检出的多药耐药菌中,以革兰阴性菌最多334株占64.0%,革兰阳性菌188株占36.0%;多药耐药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及神经内科,分别占25.3%、19.5%及11.7%;干预前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由43.0%提高至54.0%,标本送检率由23.5%提高至56.2%,多药耐药菌检出率由13.9%下降至12.2%,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由53.4%提高至84.0%,手卫生考核合格率由65.8%提高至89.2%。结论及时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并进行综合干预,建立以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率、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医护人员预防控制措施知晓率、手卫生考核合格率为评价指标的预防控制体系,对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ICU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抽查150名医务人员,分为实施前(2014年1~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12月),对纳入研究的对象进行手卫生知识考试、规范洗手法的正确率、洗手率、手卫生依从率等方面的考察。对比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试合格率、洗手率、手卫生依从率。结果:(1)和实施前(2014年1~12月)对比,实施后(2015年1~12月)手卫生知识考试合格率(90%)和七步洗手法考核正确率(92%)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实施前(2014年1~12月)对比,实施后(2015年1~12月)接触患者前后(95%)、脱手套后(87%)、无菌操作前后(93%)、接触患者体液后洗手率(97%)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实施前(2014年1~12月)对比,实施后(2015年1~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97%)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ICU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认识程度,提高其洗手依从率,提高其洗手率,为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率的降低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搬迁前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定植、传播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对医院ICU患者和环境标本进行采样和菌株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监测期间,该ICU从6张床位的小病房搬至20张床位的大病房。结果搬迁后ICU单人间数量增加,床间距增大,病房各项环境设施大为改善,护士和患者的人数比由2.0下降至1.2,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从31.3%下降至18.2%(χ2=11.86,P<0.001);搬迁前64例患者入ICU时检出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有19例,检出率29.7%,搬家后有30例,检出率12.1%;入ICU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获得率从搬迁前的37.8%下降至搬迁后的22.1%(χ2=4.90,P=0.027),说明搬迁后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的传播水平可能更高。结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护士患者合理配比是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在ICU传播的影响指标,病房环境改善后,有必要继续加强执行手卫生等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多药耐药不动杆菌属在ICU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干预重症医学科(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5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综合ICU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在ICU安装手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和手卫生行为。观察、比较安装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信息化系统安装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77.23%上升到9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01);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上升,从每床日(40.57±4.62)ml提高到每床日(51.59±5.12)ml(P<0.001);信息化系统安装前后医院感染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实时反馈信息化系统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定植进行为期3年的干预,以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4-6月对全院住院患者开展多药耐药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2012年7月-2015年3月在前瞻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定植率,并评价预防控制效果。结果 2012年4月-2015年3月检出1 355株新发多药耐药菌/定植菌,前3位多药耐药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药耐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4.13%、21.99%、21.33%;全部多药耐药菌分布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0.24‰下降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0.09‰;全院医务人员、医师、护士和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从31.83%、21.19%、47.50%和23.29%,上升至52.99%、41.95%、61.73%和52.35%;每床免洗手消毒剂使用量从每日3.9ml上升至5.7ml;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分别与手卫生依从性、免洗手消毒剂领用量呈反相关(P<0.0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干预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干预对控制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作用,降低综合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率。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入住ICU>48h的6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主动干预前后分干预组346例和对照组31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药耐药菌常规预防治疗措施,干预组采用入院患者主动筛查及循证治疗,通过观察干预前后综合ICU标本送检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变化。结果实施主动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标本送检1 988例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 434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检出率11.37%,较对照组的15.9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干预组为23.92%、对照组为51.40%,未分离出革兰阴性多药耐药菌。结论主动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基层医院综合ICU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明显提高基层医院综合ICU环境的清洁度,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处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手卫生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一般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接受侵入性检查和操作多,加上耐药菌泛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发生,而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为了解我院ICU护理人员手卫生现状,提高护理工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我们于2008—2009年分别对ICU65名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现状和洗手质量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ICU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的应用效果,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 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对错误的洗手方法通过脑力激荡及柏拉图等品管工具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62.4%上升至93.3%,戴手套后洗手正确率由25.1%提高至8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帮助医护人员建立洗手习惯的“知-信-行”链条,提高洗手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防控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状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者5 305例感染资料,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开展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具备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8 456例入院实施标准预防,确诊多药耐药菌感染者开具接触隔离医嘱、督导落实隔离措施及手卫生依从性。前瞻性收集干预后数据,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检出率、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实施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1.96%(104/5 305)下降至1.50%(127/8 456)(P=0.04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酶烯的肠杆菌(CRE)医院感染率分别从0.17%(9/5 305)、0.21%(11/5 305)下降至0.05%(4/8 456)、0.08%(7/8 456)(P<0.05);隔离率从52.38%(22/42)、上升至90.00%(27/30)(P=0.001);手卫生依从率从90.07%(363/403)上升至94.05%(1471/1564)(P=0.005)。结论实施主动监测和标准预防措施及开具接触隔离医嘱、督导落实隔离措施及手卫生依从性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防控多药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采取手卫生促进活动,长期、持续地对急诊科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进行干预,并通过日常监测了解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流行趋势以验证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1-3月医院开展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目标性监测;采取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干预研究;应用IBM SPSS 21.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4年3月急诊科住院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297例,检出最多的前3位多药耐药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药耐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XDRAB)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由42.5%下降至19.8%(P<0.05);急诊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20.2%上升至49.3%(P<0.05)。结论 通过在采取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从而阻断多药耐药菌的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急诊患者感染的影响,降低急诊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180例,医院于2014年1月开始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按患者院前急救时医护人员是否行手卫生干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结果对照组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8.89%,而干预组仅14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15.56%;干预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菌属等检出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师、护士、其他临床人员、其他非临床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87.50%、68.57%、63.64%和55.56%,明显高于干预前58.33%、42.86%、36.36%、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护人员洗手方法、洗手重要性、洗手指征及总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提高其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急诊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在多药耐药菌控制中的作用,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ICU 1 297例住院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5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594例设为干预前组,2014年3-12月住院患者703例设为干预后组,由责任护士负责组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并规范消毒方法和消毒质量的督查,比较两组的消毒质量和多药耐药菌检出结果。结果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在干预前后合格率分别为80.3%和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77.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患者目标性病原菌监测多药耐药菌检出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45.2%和26.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并规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质量管理,能有效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重症医学科多药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成立QCC小组,调查重症医学科多药耐药菌隔离控制措施现状、多药耐药菌知识知晓率及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根据科室存在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和查阅文献,分析原因并实施对应的干预措施后再次调查多药耐药菌隔离控制措施现状、知识知晓率及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对QCC活动前后数据进行对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多药耐药菌隔离控制措施知晓率由67.20%上升至93.33%,隔离措施执行率由52.27%上升至82.5%;多耐药菌检出率由50.42%降低至2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由80.00%、55.77%、62.26%降低至23.77%、19.23%、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由55.71%降低至53.95%(P=0.90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由91.67%降低至33.33%(P=0.054)。结论开展QCC可提高多药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和检出率,是一种较好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取信息化手段,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外科病区多药耐药菌患者及时有效进行干预,评价失访率与隔离措施依从率,探讨多药耐药菌精准化管理。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有效追踪2015年1-12月外科住院患者检出的目标监测多药耐药菌,按照医院信息化流程进行精准化管理,包括:通过LIS系统备注栏告知临床、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推送干预信息、结合现场督导评价隔离措施依从率等方式进行管理。结果 2015年共396例患者检出多药耐药菌,均采取LIS系统备注栏提示及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推送干预信息,现场督导303例患者,失访率为23.50%;失访较高科室主要为烧伤科35.70%和ICU31.90%;结合同期患者住院总日数,外科病区多药耐药菌检出率为0.94‰,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为0.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0.37‰,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0.10‰,在外科病区中ICU多药耐药菌检出率最高为21.02‰;对303例多药耐药菌患者现场督导隔离措施执行情况,开隔离医嘱依从率为95.00%,更换隔离床头卡的依从率为94.40%,床旁放置快速手消毒剂依从率为96.70%,清洁工对多药耐药菌患者的知晓率为94.10%,胃肠外科开隔离医嘱依从率最低为87.50%。结论通过信息化干预手段,精准化管理多药耐药菌,这对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有着至关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实施五步法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分离率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为干预后组,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率,在获取了依从性的基线水平后,实施综合干预措施,通过χ~2检验进行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多药耐药菌分离率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为54.0%,逐步提高至干预后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SA临床标本分离率从干预前的54.6%,下降至干预后的35.9%,VRE的临床标本分离率从干预前的30.1%,下降至干预后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五步法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实施五步法综合干预措施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分离率的有效性。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8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为干预后组,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手卫生依从率,在获取了依从性的基线水平后,实施综合干预措施,通过χ~2检验进行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多药耐药菌分离率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干预前为54.0%,逐步提高至干预后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SA临床标本分离率从干预前的54.6%,下降至干预后的35.9%,VRE的临床标本分离率从干预前的30.1%,下降至干预后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五步法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多药耐药菌的分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ICU患儿多药耐药菌(MDRO)聚集事件的控制过程,对医院感染耐药菌株聚集综合干预策略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干预管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心外监护2起多药耐药菌聚集事件,对照2008年1月-2013年12月4起聚集事件,对多药耐药菌预警时机、隔离措施执行情况、手卫生依从性、防护用品使用、常规环境消毒效果、抗菌药物管理等一系列干预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干预后,耐药菌聚集事件平均持续时间由28.25d缩短为14.50d,感染患儿耐药菌清除率由41.18%上升为72.73%,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临床24h内隔离措施执行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消毒达标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MDRO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耐药菌聚集事件的控制时间、提高感染患儿耐药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20.
陈永奎  刘玉学  刘福华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36-1737
目的了解胶州市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或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降低手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从各级医疗机构(市直医院、市直以下医院)Ⅲ类环境医护人员中随机抽取180名对其进行手卫生问卷调查和手卫生情况检测。采样方法、活菌计数均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结果医护人员消毒洗手合格率为81.7%,每次进行诊疗操作前主动洗手率仅占28.0%。手卫生意识薄弱,规范洗手的依从性差,医疗机构洗手设施、设备不完善,医院管理层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缺乏明确要求。结论该市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待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