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省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某省166所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进行调查,统计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对比分析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4382871例,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为8268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9%,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67.9%,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0.5%,多药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21.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2.7%,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3.2%;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各项院感监测指标存在差异;需进一步规范小规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偏高,需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师进康 《中国卫生产业》2020,(7):159-160,173
目的分析不同规模医院在不同感染监控指标下的感染情况及相应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该次研究以2019年1—12月间某地66所不同规模的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规模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指标,并记录所有医院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结果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总计住院患者1742587例,其中感染病例数为31366例,总感染发病率为(1.80%),分析各组感染发生率,医院规模与感染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对比第1组与第4组感染发病率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总感染病例数为576例,总感染率为(0.27%),分析第1组与第4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56%),分析4组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医院规模成反比关系;该次研究选取的66所综合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6.36%),分析4组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与医院规模成反比关系。结论不同规模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规模较小的医院感染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需要规范这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变化趋势和抗菌药物使用,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及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边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抗菌药物使用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41%、3.71%和4.76%,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神经外科、手外科、综合科和肿瘤科;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其次为浅表切口感染;2011-2013年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8.88%、60.53%和53.5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1.20%、33.44%和28.2%,均呈逐年下降趋势;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均>80.00%,符合医院管理年评价标准对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50.00%的要求。结论应将综合ICU、神经外科、手外科、综合科和肿瘤科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降低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继续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在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平台上报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该省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特点。方法医疗机构通过卫生专网登录院感监测平台上报监测数据,对参与监测医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进行收集分析。结果共收集全省228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相关质控数据,医院感染发病率、现患率分别为0.62%、1.14%,医院感染漏报率为4.29%,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检出率分别为0.04%、12.96%,手卫生依从率为78.4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8.54%、36.24%,Ⅰ类切口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0.37%、28.47%,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514‰、3.765‰、1.199‰。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床位数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次调查掌握了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床位数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特点和差异,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地区、各级、各规模医疗机构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动态了解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控制效果.方法 2004-2010年每月采用统一标准,监测固定数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及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对严重不合理者进行干预.结果 2004-2010年共监测38 049例住院患者,手术科室住院患者19 778例,非手术科室住院患者18 271例,通过监测和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4年的71.80%降到56.24%,下降了15.56%,7年中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80.60%,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的42.39%(P<0.01);病原学送检率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15.16%,升至2010年的56.27%;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经干预,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限逐年明显下降,2010年较2005年缩短了50.00%,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在术前规范使用率明显上升,由2005年的44.01%上升至2010年的87.64%.结论 通过控制措施可降低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限及抗菌药物治疗者的病原学送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医院抗菌药物相关指标统计过程和具体问题研究,进而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都符合标准值(≦60%),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56.03%下降为2022年上半年的43.53%;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都未达到标准值(≧5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9年的43.8%上升为2022年上半年的48.7%;2019年和2020年,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都不符合标准值(≦30%),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数值下降,符合标准值。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问题,因此除了需要临床医师不断学习,还需要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师、检验科、细菌室多方面共同配合,从而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基本情况,并与四川省的现患率调查数据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寻找该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相关要求对某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9月21日00:00-24:00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62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13、例次感染率为5.93%,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4.32%,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9.32%,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56.59%,该组数据与四川省同期调查数据比较,该院的现患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结论医务人员遵守《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落实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对比资料,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参考性资料。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医院进行Ⅰ类手术的13 99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品种、用药时机、用药时长、联合用药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13 997例患者中有13 865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6%,甲级愈合率为99.90%,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0.15%;给药时机及联合用药等指标远高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用药指标。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督促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卫生部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测,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10-2013年连续4年的横断面调查日共应调查住院患者为3 775例,实际调查住院患者为3 729例,由感染监控部专职人员将调查数据录入"医院感染监测及数据直报系统"进行核对、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并上报。结果 2010-2013年某综合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05%、1.72%、2.33%、1.0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2.76%、20.51%、21.09%、26.08%;一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81.22%、90.27%、93.25%、91.70%;二联用药使用率分别为17.99%、9.73%、6.75%、8.30%;三联用药使用率由0.79%降为0;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4.15%、71.53%、81.62%、81.78%。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符合国家卫计委<10.00%的要求,通过每年的横断面调查日比较,反映了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更有利于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规范眼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眼科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51 110例接受I类切口手术眼科住院患者进行目标监测,对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医院感染发病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51 110例眼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2011年的63.90%下降至2012年的25.93%,2013年1-10月份下降到17.8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1年61.86%下降至2012年25.86%,2013年1-10月份进一步下降到19.41%;在降低眼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同时,3年间手术部位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及未用药I类切口手术病例院内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多项科学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眼科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同时不会增加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的送检情况进行比较,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前1周对各科室感染管理联络员进行培训,完善病历及病原学检查,以床旁调查与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974例,实查973例,实查率为99.9%;发生医院感染74例,感染现患率为7.6%,社区感染88例,感染率为9.0%;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微生物检验送检率为3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9%,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47.2%.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促进抗菌约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63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统计分析调查及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结果实查住院患者638例,实查率99.5%,医院感染现患率3.9%,例次现患率4.9%;手术切口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6%,预防性用药为53.3%。结论该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员经严格培训,结果较为可靠;需加强对手术切口管理、空气消毒,控制陪护和日常高危因素监测,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孝感市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现状,为预防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孝感市12所二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2所医院实查住院新生儿14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2%(5/142);医院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综合医院(7所)新生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6%(3/82),专科医院(5所)为3.33%(2/6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三级医院(2所)新生儿医院感染现患率为6.25%(3/48),二级医院(10所)为2.13%(2/9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共119例新生儿使用抗菌药物,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3.80%,其中预防用药占68.07%(81/119)。38例治疗用抗菌药物者中有15例送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送检率为39.47%;其中综合医院病原学送检率为59.09%(13例),显著高于专科医院的12.5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9,P=0.016)。结论需要加强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尤其减少预防用药;提高专科医院病原学送检率,预防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全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及其他自愿参加调查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其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 766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1 008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26 97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01%。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599.21、3 458.40,均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7.53%)、泌尿道(11.56%)和手术部位(10.41%)。共分离病原体13 784株,居前5位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Ⅰ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为1.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9%,不同床位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5.89%,不同床位数医院细菌培养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89.90,P<0.01)。≥900张床位的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3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32.35%),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56.03%)。结论此次横断面调查多维度指标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单位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借助数智技术赋能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体系,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效率,保障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将抗菌药物指标预警、微生物送检信息化闭环管理、耐药监测数据决策系统等信息化体系应用到传统AMS体系中,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开展数智技术改进前后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质控指标,其中2021年的指标为对照组(改进前),2022年的指标为观察组(改进后),对比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改进趋势。结果 对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后,各项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较改造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VS 38.8%、20.9%VS 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低于对照组[(33.27±3.03)DDDs VS (42.06±4.42)DD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P<0.001)。观察组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8.5%VS 96.8%),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二级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选取2012-2016年调查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将调查结果输入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数据网络处理系统,经核验合格后,导出相关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应查住院患者6315例,实查患者6311例,实查率99.94%;共2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21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25%,例次感染现患率3.3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分别占33.18%、15.64%、15.1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7.61%、31.50%、29.90%、33.31%、30.99%,抗菌药物联用均为一联用药为主,分别为88.72%、90.65%、86.08%、83.29%、80.14%,使用目的以治疗为主,分别为56.14%、61.87%、71.90%、70.22%、71.39%,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31.70%、52.08%、45.97%、58.59%、41.94%。结论 5年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均>96.00%,调查资料准确,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提示下呼吸道、胃肠道与Ⅰ类手术切口感染构成比有上升趋势,医院应加强下呼吸道、胃肠道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李瑞菊 《卫生软科学》2012,(11):999-1000,F000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病原菌的检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I类切口术前0.5~2 h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12月16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调查日出院、转科及死亡的病例,不包括调查日入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调查病历273份,医院感染1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0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手术65人,I类切口15人,切口感染3人(其中无I类切口感染,其他类切口感染3人),切口感染率5%,I类切口术前0.5~2 h预防用药4人,使用率27%;抗菌药物使用185人,使用率68%,病原菌送检41例,检出病原菌7株。[结论]院内感染现患率较低,使用抗生素前标本送检率低,抗生素用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内蒙古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以指导临床主动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40所医院住院患者的现患率.结果 40所医院住院患者现患率为2.54%;内蒙古不同规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床位<300张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达61.60%,床位300~599、600~899、≥900张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22%、41.51%、49.67%;床位<300张医院的Ⅰ类手术患者预防用药率最高,达72.66%,床位300~599、600~899、≥900张医院预防用药使用率为60.88%、65.17%、48.76%;床位≥900张医院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培养送检率最低,为9.54%,其次为床位<300张医院.结论 加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比较医疗机构在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平台上报的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了解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真实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分别采集加入贵州省医院感染监测平台的医疗机构上报的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贵州省12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过程类数据和结果类数据,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03%、1.15%,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37%、2.31%,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33%、48.6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13.90%、37.70%,Ⅰ类切口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3%、0.29%,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日发病率分别为0.06‰、0.5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日发病率分别为1.11‰、1.60‰。12所医疗机构的CRPA和CRKP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过程类数据较结果类数据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监测过程类数据比结果类数据更准确,各地区应积极推动过程类数据的上报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通过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品种购用、落实培训制度、自动分级管理、加强耐药性监测、严控手术预防用药、药品使用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专项处方点评等多种形式进行了综合管理,净化了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环境,引导了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2011年11月与2010年同期比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比例由31%下降到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4%下降到56%、病原学送检率由28%上升到4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由86%下降到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每百人76个DDD值下降到47个DDD值,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