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将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用于脑卒中导致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康复,结合脑卒中康复的基本理论及各康复阶段的特点,设计出针对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主动康复系统,以期提高康复效果。方法:通过3D建模技术创造虚拟训练场景,结合Kinect体感交互技术对人体姿势及动作进行识别,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Brunnstrom理论、运动再学习等康复理论,设计出符合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特点的虚拟游戏,同时实现患者即时训练信息的实时反馈,建立上肢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并验证该康复系统对上肢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效度与信度。结果:应用体感交互技术设计出上肢主动康复系统,包括切食物、射击等多个虚拟训练游戏,通过运动检测及判别算法,实现患者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同时实现运动功能评估及关节活动信息的实时反馈。系统对肩关节外展、屈曲、后伸与肘关节屈曲等关节活动度测量与设定的目标值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进行比较,系统测量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29,1.57),肩关节屈曲活动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46,1.60),肩关节后伸活动度的95%一致性界限为(-1.53,1.67),肘...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体感交互技术开发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系统,观察其实时获得康复效果的模块功能。方法利用Kinect体感器的骨骼跟踪技术和Unity3D技术开发一款3D康复游戏系统。选取4个常用的上肢康复动作,利用动作引导轨迹引导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训练,按系统设计进行评分。结果 5位受试者在有引导轨迹的康复游戏系统下的得分高于无引导下的得分。结论基于Kinect的上肢康复游戏训练系统可以通过动作引导轨迹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对康复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运动功能康复系统,为实现家庭环境下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方法利用Kinect的骨骼实时跟踪技术,设计了三维运动、提手臂和姿势识别三种运动康复范式,系统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且能够对训练效果进行量化评估。选取5例健康受试对象采用该康复系统进行了测试。 结果5例受试者的三维运动平均得分为(79.15±4.89)分,提手臂运动平均得分为(98.89±0.67)分,姿势识别平均准确率为(90.37±5.21)%。 结论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康复系统可实现家庭环境下对患者的指导性康复训练及对训练效果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4.
视触觉增强现实是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它应用于上肢康复领域,能增强上肢康复的效果。本文从系统组成、交互方式以及适用对象等方面对现有的几种视触觉增强现实康复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Kinect体感交互技术及其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探讨Kinect传感器利用Kinect for Windows SDK提供的软件库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可行性,并介绍Kinect体感交互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对颈髓损伤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颈髓损伤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后采用 40分法评定脊髓功能并行上肢SEP检查 ,对照分析SEP与颈髓损伤的功能及疗效评定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治疗前SEP异常率为 86.1%。②与对照组相比 ,疾病组治疗前N11、N13 及N2 0 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5 ) ,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P <0 .0 5 )。③治疗前后SEP检测异常患者的颈椎脊髓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SEP检测正常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上肢SEP可作为颈髓损伤功能及疗效评定的依据 ,N11及N13 潜伏期延长是反映颈髓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亚急性期脑卒中并发认知障碍的偏瘫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脱落2例)和试验组(n=33,脱落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作业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认知训练,试验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MMSE、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改善(t>22.11,Z>4.79,P<0.001),试验组MoCA总分及部分维度分,MMSE总分及部分维度分,FMA-UE总分及手臂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2.06,Z>3.19,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改善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金毅  王圣虓 《中国康复》2016,31(2):151-152
目的:探讨Kinect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Kinect体感互动游戏进行干预。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0周后,2组FMA、MBI及FTHUEHK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inect体感互动游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3 种体感设备EyeToy、Wii 及Kinect 应用于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现状。体感交互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运动康复技术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目的:游戏互动可以极大提高上肢功能障碍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本文结合空间末端引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分别基于关节角度变化和机械臂末端点位置提出了2种平面游戏的交互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建立机械臂3个驱动关节角度与游戏界面坐标系的映射关系实现人-机游戏互动,并比较了同一运动轨迹在2种不同交互设计方法下的游戏界面轨迹。结果:基于关节角度变化的平面游戏交互方式,通过建立关节角和游戏界面坐标系的映射函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基于机械臂末端点位置信息的平面游戏交互方式则更能准确地表述机械臂的实际运动姿态,可以实现1∶1复原机械臂末端轨迹。结论:提出的2种基于不同数据信息的游戏交互方式均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多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平面游戏交互设计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偏瘫上肢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秀革  赵宝英 《中国康复》2000,15(2):104-105
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治疗介入越早越好[1]。其目的在于改善运动、语言、认知和其它受损的功能,使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以便恢复自主的功能、社会活动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于1998年3~11月对我院住院的34例急性脑血管病偏瘫(重度)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减少了患者残障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病灶部位、范围、偏瘫程度及认知功能相近,发病<2个月,病情基本稳定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和CT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  相似文献   

13.
邵采春 《现代康复》1999,3(11):1381-1381
能。年轻病人可靠轮椅.成为日常活动的工具,故手的功能特别重要。利用一切有效的功能活动是康复治疗的根本,特别是手术后应立即使用支具,井作出评价。主要评价包括。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阐明发展现代康复的意义,分析中国康复人力资源与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需求,提出发展中国康复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6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分层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45min,共9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治疗组同样进行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各30min,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6周共30次。采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在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治疗后,Brunnstorm分期上肢及手功能评定比较: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均更明显(P<0.01);两组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康复机器人组(n=49)及常规康复组(n=49)。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Fugl-Ma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FMA-UE评分(47.49±7.84)分,常规康复组FMA-UE评分(33.29±9.53)分,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MBI评分(52.49±9.45)分,常规康复组MBI评分(39.81±12.19)分,康复机器人组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一步实验分析发现,组间两两比较,康复机器人组肩关节前屈评分、肩关节外展评分、肩关节内旋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急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上肢运动康复潜能的预测作用。方法:27例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行正中神经SEP检测,评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其中22例患者3个月后再次评估以上量表。对正中神经SEP N20的振幅、潜伏期与急性期及3个月后的各项量表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较健侧延长,振幅较健侧减低(P0.05)。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低于N20可引出者(P0.05)。22例患者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较急性期增高(P0.05)。急性期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与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较差。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可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增加了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增加了上肢重复性运动训练,共治疗4周,5次/周,每次30min。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采用完成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任务难度得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法、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和手)、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eoGo得分、MBI评分、Brunnstrom分期、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后治疗组ReoGo得分、MBI评分和Brunnstrom上肢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Brunnstrom手和FM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偏瘫早期上肢功能的中医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偏瘫早期上肢功能的中医康复治疗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陈立典,吴强,陈颖楠,苏彩平,余惠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上肢功能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生活活动能力,但在偏瘫病的康复治疗中,上肢的功能恢复最难、最慢,其并发症也多。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如肢体良肢位摆放、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每周治疗10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SEP进行评估检测,记录SEP检测中N9 、N2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观察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18.87±6.62)分和(26.27 ±9.22)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分别为(16.53±4.79)分和(20.07 ±6.77)分,组内比较仅治疗8周后的上肢FMA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上肢FMA评分的提高值大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上肢FMA评分的提高值(P<0.05).观察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BI指数评分分别为(58.00 ±19.89)分和(62.33±20.34)分,而对照组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的BI指数评分分别为(65.67±18.01)分和(71.33 ±14.82)分,2组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BI提高值与对照组BI提高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观察组偏瘫侧SEP的N9和N20潜伏期分别为[(9.35±1.63) ms和(9.03±1.68)ms、(20.84 ±2.07)ms和(20.32±2.56)ms],波幅分别为[(3.71±1.28) μV和(3.91 ±1.18) μV、(1.83±0.44) μV和(2.08±0.51)μV],比较后发现,N9、N20的潜伏期均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高(P<0.05);对照组偏瘫侧SEP的N9 、N20潜伏期分别为[(9.87±1.68)ms和(9.52±1.54) ms、(20.89 ±2.38)ms和(20.51±2.69) ms],波幅分别为[(2.75±1.54)μV和(2.84±1.47) μV、(1.38 ±0.43) μV和(1.51±0.44)μV],治疗4周后的N20潜伏期和治疗8周后的N9、N20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偏瘫侧仅治疗8周后的N20波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其S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