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危险因素,为提升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于舟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12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持续感染HPV划分为HPV持续感染组75例和转阴组337例。分别采取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般资料与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关系及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结果持续感染组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 RLU/PC、绝经和吸烟患者的比例均高于转阴组(P0.05);两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避孕方式、宫颈癌家族病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HPV感染情况及饮酒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 RLU/PC、绝经和吸烟是影响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提示高危人群及时治疗生殖道炎症、有效控制术前HPV的负荷量、戒烟等,能有效防止患者术后HPV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因素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的研究提示吸烟、多产以及应用口服避孕药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与性传播疾病、宿主免疫功能的缺陷以及生殖道疣病史均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发现高危人群,降低术后复发率或残留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CKC的73例HSIL患者,均给予规范的CKC治疗,随访2年。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依据结果行宫颈活检术及宫颈管搔刮术,并行病理诊断。记录患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分娩方式、人工流产史、避孕方式、HPV亚型、切缘情况及术后是否应用抗HPV药物。以术后6个月为时间点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时,45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28例。术后6个月时,55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18例。术后12个月时,62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1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人工流产次数、避孕方式、HPV亚型、切缘情况、术后用药为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分娩方式与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切缘阳性是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年龄≥35岁、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切缘阳性的CKC术后患者应进行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锥切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本院妇科因HSIL行宫颈锥切术、术前HR-HPV感染者229例,分别于术后6、12、18、24个月行HR-HPV检测。结果:术后6、12、18、24个月转阴率分别为61.1%、71.6%、78.2%、84.3%。年龄≥40岁的患者术后6、12个月HR-HPV转阴率低于年龄<40岁(P<0.05),术后18、24个月HR-HPV转阴率不同年龄组间无差异(P>0.05);单一亚型感染与多种亚型感染患者术后各期HR-HPV转阴率无差异(P>0.05);HPV16/18感染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HR-HPV转阴率低于其他HPV亚型感染患者(P<0.05)。年龄≥40岁、HPV16/18感染是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40岁、多种亚型感染及HPV16/18感染对HR-HPV持续感染不具有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9、0.583、0.542。结论:患者高龄及HPV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5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随访3、6、12个月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情况,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将其分为持续感染组(130例)和非持续感染组(41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5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92、243、130例;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生殖道炎症、性伴侣数量、术前HPV病毒载量、病变累及阴道壁、锥切深度、切缘阳性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12个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Logit(P)=-10.2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CO2冷冻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的疗效,并分析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治疗的CIN伴HPV感染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IN和HPV感染的治疗效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治疗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6个月,CIN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83.04%,HPV转阴率为73.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性伴侣个数≥2个、人流次数≥1次、生殖道炎症是CO2冷冻治疗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CO2冷冻治疗对CIN和HPV感染清除均有一定的效果, HPV清除效果受到年龄、性伴侣个数、人流次数、生殖道炎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术后HPV感染持续阳性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连云港一四九医院收治的2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术后均持续随访12个月,据其是否存在HPV持续感染分组,分为HPV持续感染组(23例,术后3、6、9、12个月时均HPV感染阳性)和HPV转阴组(193例,术后12个月HPV转阴)。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患者术后HPV感染持续阳性的易感因素。结果 2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术后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存在HPV感染持续阳性,发生率为10.65%(23/2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V持续感染组中年龄≥4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无性生活保护措施、手术切缘阳性、有阴道内上皮瘤变、HPV 16/18感染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HPV转阴组,切除标本厚度小于HPV转阴组(均P <0.05);多因素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人乳状瘤病毒(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HPV感染的相 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以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2017年7月—2019年7月的1326例高龄备孕妇女为研究 对象,对其 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和 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 21种 HPV基因型检测。结 果 1326例研究对象 HPV相关知识知晓总分为 20分,平均(11.23?2.09)分,低于平均分数。其中 HPV感染者的平均得分为 (9.70?1.52)分,未感染者的平均得分为(13.69?1.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HPV感染率为9.28%, 感染亚型主要为16,52,11,58,68;长期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生殖道感染和丈夫阴茎包皮过长、吸烟等都与HPV感染 关系较大。结论 高龄备孕妇女HPV相关知识认知度低,长期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生殖道感染和丈夫阴茎包皮过长、吸烟 等都与HPV感染关系较大。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与HPV的持续性感染,以及各亚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且高龄女性具有更高的 宫颈癌患病风险。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提高育龄妇女HPV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从而降低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人乳状瘤病毒(HPV)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2017年7月—2019年7月的1326例高龄备孕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和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21种HPV基因型检测。结果1326例研究对象HPV相关知识知晓总分为20分,平均(11.23?2.09)分,低于平均分数。其中HPV感染者的平均得分为(9.70?1.52)分,未感染者的平均得分为(13.69?1.7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HPV感染率为9.28%,感染亚型主要为16,52,11,58,68;长期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生殖道感染和丈夫阴茎包皮过长、吸烟等都与HPV感染关系较大。结论高龄备孕妇女HPV相关知识认知度低,长期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生殖道感染和丈夫阴茎包皮过长、吸烟等都与HPV感染关系较大。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与HPV的持续性感染,以及各亚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且高龄女性具有更高的宫颈癌患病风险。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活动,提高育龄妇女HPV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从而降低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转归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2018年12月经病理结合HPV-DNA检测确诊的HSIL-HPV感染患者132例,以同期于医院体检健康妇女120例为对照组。确诊12个月后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对患者阴道分泌物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HSIL-HPV转归情况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132例HSIL-HPV患者经复查104例HSIL-HPV转阴,28例持续感染HPV。转阴组阴道正常菌群构成比例大于HPV持续感染组,但低于对照组(P<0.05);HPV转阴组菌群正常密集度及多样性占比分别为93.27%(97/104)及94.23%(98/104)高于HPV持续感染组(P<0.05)。治疗方法和最初病毒负荷量是女性生殖道HSIL-HPV感染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和高病毒负荷量的HSIL患者HPV具有更高的持续感染率,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HPV患者的阴道内感染变化有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10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癌有关[1].HPV病毒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2].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CIN)的首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宫颈癌患者生殖道细菌感染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宫颈癌和生殖道细菌感染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108例作为宫颈癌组,慢性宫颈炎患者108例作为宫颈炎组,对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 108例宫颈癌患者检出细菌60例,检出率为55.6%,10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检出细菌53例,检出率为49.1%;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患者生殖道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患者生殖道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例宫颈癌患者中生殖道HPV感染65例,感染率60.2%,10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生殖道HPV感染44例,感染率40.7%;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HPV阳性率高于宫颈炎组(P<0.05);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生殖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和宫颈炎组HPV阳性患者中生殖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HPV感染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生殖道细菌感染可能和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冷刀锥切(cold knife conization, CKC)术后病理切缘阴性患者发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其预测模型,为临床防治CKC术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的211例H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KC术,且术后病理报告内外切缘均为阴性,观察其术后15个月内HPV感染情况,根据患者CKC术后间隔6~12个月中是否出现与术前相同HR-HPV亚型的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记录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相关信息,分析影响CKC术后切缘阴性患者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术前HPV病毒高负荷量(≥50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明确术后第1次随访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Ⅱ/Ⅲ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行HPV分型检测,同时记录患者年龄、HPV亚型、宫颈转化区分型、手术方式、切缘情况、术后性生活情况、术后用药情况等资料。结果术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8种高危HPV亚型、切缘阳性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HPV的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35岁、8种高危HPV亚型感染、切缘阳性的CINⅡ/Ⅲ患者应密切随访,而第1次随访可于术后3个月内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患者经必要治疗后的HPV转阴率,以探讨HPV分型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病例为2007年11月~2009年11月妇科门诊符合条件的妇女5 000例,利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检测,阳性者在知情同意下行TCT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根据细胞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有无宫颈病变及其病变程度分组:①正常或炎症组:宫颈组织或细胞学正常或炎症者;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CINI和HPV感染;③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浸润癌(Cancer)、CINⅢ、CINⅡ。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予手术治疗或物理治疗,术后随访于3、6、12个月均行HPV-DNA、TCT、电子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再活检。结果宫颈癌根治术31例、子宫切除术87例、LEEP术334例、物理微波治疗256例,共治疗708例,随访3、6、12个月,在HSIS组、LSIL值,正常与炎症组累计HPV-H转阴率分别为86.4%(254/294)、91.9%(194/211)、95%(193/203),p<0.01。宫颈病变的多重感染组HPV转阴率明显低于单一感染组;全宫切除术后HPV感染的转阴率较LEEP、微波治疗组高;LEEP术后HPV转阴率与病变级别有关,宫颈病变越高级,治疗后HPV转阴率越低。术后6个月内HPV转阴者TCT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均未发现阳性结果。结论手术与物理治疗可有效促使HPV转阴与病灶消除,病变级别越高,病毒清除越难;感染HPV-H以及多重感染者,手术与物理治疗后转阴率下降。持续不转阴预示病灶残留或复发。HPV-DNA分型检测可作为临床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规筛查计划指标,用于CINⅡ、CINⅢ治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预测以及预示发展状况的可靠指标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所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的2 36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21种亚型HPV检测,其中包括5种低危亚型(LR-HPV)和16种高危亚型(HR-HPV),同时根据宫颈病病理活检结果将宫颈疾病患者分为3组,宫颈炎组2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118例,宫颈癌组36例。比较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疾病发病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的2 360例宫颈疾病患者中检测到HPV阳性患者371例,阳性率为15.7%,其中HPV单一感染203例(54.7%),多重感染168例(45.3%)。宫颈炎患者组HPV感染以HPV16(68.7%),HPV52(13.0%),HPV31(5.2%),HPV11(3.5%)亚型为主,CIN组HPV感染以HPV6(69.2%),HPV33(6.2%),HPV52(6.2%),HPV58(6.2%)亚型为主,宫颈癌组HPV感染以HPV 16(65.2%),HPV53(13.0%),HPV58(8.7%),HPV56(8.7%)亚型为主;HPV16型感染和HPV11型感染为导致宫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HPV6型感染和HPV52型感染为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HPV16型感染和HPV58型感染为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危型HPV是导致宫颈癌,宫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是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HPV分型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HPV与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和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其主要致病因素。随着对HPV研究的逐层深入,从流行病学分析其与疾病相关关系,到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HPV200余种临床亚型,阐明不同临床亚型的HPV感染分别通过不同的发病机制导致不同病变。HPV感染患者通常有较高复发率,且易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STDs)病原同时感染。针对HPV感染的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手术和免疫学治疗等多种方法。就HPV感染与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宫颈癌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其主要致病因素.随着对HPV研究的逐层深入,从流行病学分析其与疾病相关关系,到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HPV 200余种临床亚型,阐明不同临床亚型的HPV感染分别通过不同的发病机制导致不同病变.HPV感染患者通常有较高复发率,且易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STDs)病原同时感染.针对HPV感染的治疗,包括局部、药物、手术和免疫学治疗等多种方法.就HPV感染与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及宫颈癌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