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人外周血γδT 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细胞(SMMC-7721)移植瘤模型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 接种BALB/ c 裸鼠皮下,建立肝癌裸鼠模型。于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体外特异性扩增γδT 细胞。将已建立的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5 组,阳性对照组为5-氟尿嘧啶(5-Fu),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用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 分别注入裸鼠尾静脉,阳性对照组用5-Fu 裸鼠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裸鼠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包括治疗前后的体重、食物摄取量及生长状况等,并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TV)、相对肿瘤体积(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 C(%)]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RTV 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Fu 阳性对照组比较,TV 增长明显低于5-Fu 阳性对照组,RTV 各剂量组抑制程度相似,均略高于5-Fu 阳性对照组,T/ C(%)各剂量组比5-Fu 对照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外周血γδT 细胞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为建立肝癌免疫治疗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NK细胞对不同人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体内外抑瘤作用,并检测肝癌细胞MHC-I类链相关蛋白(MIC蛋白)的表达。方法: 抽取志愿者外周血5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置入NK细胞试剂盒行孵化及逐级扩增。计算NK细胞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SMMC7721的杀伤率。接种建立人肝癌细胞株裸鼠移植瘤,进行NK细胞瘤内及瘤周注射;计算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处死裸鼠,称瘤重,计算NK细胞对各组肿瘤抑制率。检测人肝癌细胞表面 MIC蛋白表达。结果: 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最强,BEL-7402次之,SMMC-7721细胞株杀伤敏感性最低。裸鼠抑瘤实验结果显示NK细胞对于BEL-7402细胞株的抑瘤效果最好,而对于SMMC-7721细胞株的抑瘤效果较差。BEL-7402及HepG2细胞株表面表达MIC,而SMMC-7721则很少表达。结论: NK细胞对于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体内外抑瘤作用不同,其差异可能和不同肝癌细胞株MI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方法BLBA/c裸鼠颈背部皮下注射人肝癌SMMC-7721细胞悬液5×106个.0.2m l-1.只-1,观察肿瘤生长情况,45d处死。瘤组织作病理及电镜检查;取裸鼠周围血作甲胎蛋白(AFP)的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该模型具有类似人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皮下人结肠癌移植瘤的局部抑制作用。方法雌性Balb/c裸鼠20只,以人Colo205型结肠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结肠癌实体肿瘤模型,待肿瘤体积长至理想大小,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移植瘤以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每周测量2次肿瘤体积,治疗27d后,处死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相对肿瘤体积(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增殖率[Brdu标记指数(LI)]。结果治疗27d后,裸鼠均存活。治疗组(125I粒子组)移植瘤的RTV为(251.59±72.2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RTV(1087.94±510.72),相对肿瘤增殖率为23.13%,明显减少,治疗组的LI为(15.00±5.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LI(38.75±6.29)。结论①人Colo205型结肠癌模型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大肠癌基础研究的良好模型之一;②125I放射性粒子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局部抑制作用;③125I放射性粒子在肿瘤体内累积一定剂量才会逐渐显现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基因沉默的慢病毒载体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成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重组逆转录慢病毒载体。Hep G2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以FABP5基因沉默慢病毒颗粒(LV-shRNA-FABP5)感染Hep G2细胞;阴性对照组以空载体慢病毒颗粒(LV-shRNA-NC)感染Hep G2细胞;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接种肿瘤细胞后观察裸鼠成瘤情况。4周后测量肿瘤的体积和重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FABP5的表达。结果:LV-shRNA-FABP5可以降低Hep G2细胞FABP5的表达。3组裸鼠接种癌细胞后均有肿瘤形成。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体积及重量明显减小(P0.05);实验组裸鼠肝癌移植瘤组织的FABP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沉默FABP5基因表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FABP5可能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S-398对肝细胞癌MVD值、VEGF、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VEGF、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移植瘤MVD,ELISA法测定血清中PGE2水平。结果在体外,NS-398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VEGF、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在体内,可显著降低裸鼠移植瘤MVD、VEGF、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P<0.001),并能降低裸鼠血清中PGE2水平(P<0.001)。结论COX-2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S-398可通过下调VEGF和MMP-9的表达而抑制肝细胞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tat5-shRNA对裸鼠体内人肝癌SMMC7721移植瘤的抑制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SMMC7721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15d后,待在接种部位出现肿瘤结节、质地较硬等指标认定为成瘤.将15只成瘤裸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K质粒对照组、Stat5-shRNA组共3组,每组各5只.空白对照组瘤内注射生理盐水,HK质粒对照组瘤内注射Pgenesil1-HK,Stat5-shRNA组瘤内注射Pgenesil-1 -Stat5A1,各组注射剂量及次数均为50μl/只,每2天1次,共10次.第35天,处死各组全部动物,剥瘤称重,计算肿瘤大小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HK质粒对照组比较,Stat5-shRNA组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21.35±3.69)%比(3.56±1.12)%,(3.81±3.05)%,P<0.05].结论 Stat5-shRNA可有效抑制裸鼠体内人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并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Stat5-shRNA在人肝癌的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S-398对肝细胞癌MVD值、VEGF、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VEGF、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移植瘤MVD,ELISA法测定血清中PGE2水平。结果 在体外,NS-398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VEGF、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在体内,可显著降低裸鼠移植瘤MVD、VEGF、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P<0.001),并能降低裸鼠血清中PGE2 水平(P<0.001)。结论 COX-2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S-398可通过下调VEGF和MMP-9的表达而抑制肝细胞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过表达对肝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PRRX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pLV-PRRX1-IRES2-EGFP,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后,感染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细胞株中PRRX1蛋白表达。皮下注射SMMC-7721细胞(对照组、空载体组、PRRX1过表达组及PRRX1过表达+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XAV939干预组)构建裸鼠肝癌移植瘤模型,其中干预组使用XAV939处理,观察处理后移植瘤体积大小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病变情况;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PRRX1以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RRX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成功感染肝癌细胞株SMMC-7721,感染后细胞中PRRX1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空载体组比较,PRRX1过表达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缓慢,组织坏死加重,细胞凋亡及PRRX1蛋白表达增加,而Ki-67、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均受到抑制;与PRRX1过表达组比较,XAV939干预进一步促进PRRX1过表达对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效果,但不改变PRRX1的表达。结论:过表达PRRX1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体内致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癌SMMC-7721细胞中侧群细胞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选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SMMC-7721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2个亚群。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法检测SP细胞和NSP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致瘤性。结果: SMMC-7721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9.2±0.2)%。SP细胞中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NSP细胞,凋亡率低于NSP细胞(P<0.05);SP细胞的增殖速度、克隆形成能力、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高于NSP细胞(P<0.05);裸鼠成瘤实验显示SP细胞的致瘤能力明显高于NSP细胞。结论: 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SP细胞可能富集了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多糖(AEPS)对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AEPS作用36小时凋亡蛋白survivin、caspase-3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PS不同浓度剂量组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表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AEPS可显著下调SMMC-7721细胞survivin和bcl-2的表达(P0.01),而caspase-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AEPS能明显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caspase-3及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atrigel对Her2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细胞原位成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er2阳性的人乳腺癌BT 474和Her2阴性的人乳腺癌MDA-MB 231细胞分为单纯原位移植组和matrigel联合移植组,分别接种于裸鼠乳房脂肪垫(mammary fad pat, MFP),每3 d测量肿瘤大小, 第30 d处死裸鼠,肿瘤组织及相关脏器送病理切片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并比较matrigel对2种乳腺癌细胞移植后肿瘤形成时间、成瘤率、肿瘤生长、增殖、凋亡和转移的情况。结果: Matrigel应用后2种乳腺癌细胞的成瘤时间较单纯MFP移植明显缩短(P<0.01);Her2阴性的MDA-MB 231细胞的转移率由25.0%上升至37.5%(P<0.05);Her2阳性乳腺癌BT 474细胞的转移率,2种乳腺癌细胞的成瘤率、增殖率和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atrigel应用于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的原位移植可以缩短成瘤时间,提高Her2阴性乳腺癌的转移率,但对2种癌细胞的成瘤率、增殖率和凋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γδT细胞经唑来膦酸刺激后对骨肉瘤细胞株HOS的体内外杀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5 mL,经唑来膦酸刺激后,在含IL-2的培养液中,培养14 d。用流式细胞仪测定γδT细胞所占的比例,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对骨肉瘤细胞株HOS的体外杀伤作用,并用抗人γδTCR抗体、抗人NKG2D抗体和穿孔素/颗粒酶阻滞剂CMA分别预处理γδT细胞,观察杀伤作用的变化。另用骨肉瘤细胞株HOS注入BALB/c裸鼠皮下建立骨肉瘤裸鼠种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2组,分别为未治疗组、γδT细胞治疗组。观察裸鼠瘤体大小及称量瘤重。结果:PBMCs经唑来膦酸刺激14 d后γδT细胞阳性率达到(95±3)%。当效靶细胞比为6∶1、12∶1、25∶1、50∶1时,对HOS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6.8%、31.5%、37.8%、40.9%。用Anti-γδTCR抗体、Anti-NKG2D抗体及CMA预处理γδT细胞后,当效靶细胞比为25∶1时,对HOS的杀伤率分别为32.3%、4.7%、16.7%。体内抑瘤实验中,γδT细胞治疗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42.78%。结论:PBMCs经唑来膦酸刺激后,可获得高纯度的γδT细胞,在体内外其对骨肉瘤细胞株HOS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t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裸鼠建立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积增至约100mm3时,随机分为对照组、THHta-1(100mg/kg)和THHta-2(200mg/kg)组,实验期间观测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的变化,计算肿瘤相对增殖率及瘤重抑制率;取肿瘤组织及肝、脾、肾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HHta-1组和THHta-2组裸鼠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降低,平均抑瘤率为60.4%和80.2%,治疗第21天两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40%;THHta-1组和THHta-2组肿瘤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HHta致裸鼠体重减轻但裸鼠肝、脾、肾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THHta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体内抗结肠癌活性,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汉黄芩素对人CD3AK细胞增殖及对肝癌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PBMC;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CD3AK细胞。收集培养第7天的CD3AK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汉黄芩素诱导48 h:CCK-8法检测人CD3AK细胞增殖率;MTT法检测汉黄芩素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汉黄芩素作用前后CD3AK细胞穿孔素(PFP)、颗粒酶B(Gr B)、CD107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汉黄芩素对CD3AK细胞杀伤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药物诱导前后CD3AK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表达。用transwell chambers小室进行药物诱导前后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率检测。划痕愈合实验观察药物诱导后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融合情况。结果:汉黄芩素能明显促进CD3AK细胞增殖,汉黄芩素浓度为3.2 mg/L时,细胞增殖率比对照组(0 mg/L)高2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汉黄芩素为3.2 mg/L时诱导的CD3AK细胞对靶细胞SMMC-7721杀伤活性最高(60.4%),与对照组(4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汉黄芩素诱导后的CD3AK细胞PFP、Gr B、CD107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汉黄芩素作用48h后的CD3AK细胞其ERK1/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所上调,浓度在12.5~0.8 mg/L时,ERK1/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经浓度为50、12.5、3.2、0.8、0.2mg/L汉黄芩诱导48 h后,肝癌细胞SMMC-7721通过transwell小孔细胞数以汉黄芩浓度为12.5 mg/L时最低、肝癌细胞SMMC-7721的融合率以3.2 mg/L时最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黄芩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CD3AK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活性,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迁移和细胞的融合。汉黄芩素促进CD3AK细胞增殖和功能改变可能与活化细胞ERK1/2蛋白,上调CD3AK细胞表面PFP、Gr B、CD10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诱导IGF-I受体基因沉默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在体抗瘤效应,探讨RNA干扰IGF-I受体基因对裸鼠人鼻咽癌移植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右侧背部接种人鼻咽癌CNE2细胞后,肿瘤直径达5~7mm的24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IGF-1RmRNA特异性真核表达质粒(pshRNA1)治疗组,瘤体内多点注射pshRNA1;B组为pshRNA2质粒载体对照组,瘤体内多点注射阴性质粒载体pshRNA2(剂量同A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瘤体内多点注射0.3ml生理盐水。从开始治疗后3周处死裸鼠,分离肿瘤,部分做共聚焦观察质粒转染情况,其余肿瘤组织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和IGF-I受体蛋白在瘤体内的表达变化。结果所有裸鼠移植瘤接种成功,14d左右肿瘤直径达5~7mm。治疗裸鼠7d后,pshRNA1治疗组抑制率达67.21%,瘤体积明显小于阴性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阴性质粒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shRNA1治疗组移植瘤可见大片癌组织表达绿色荧光,其中仅少数细胞为IGF-IR阳性细胞。阴性质粒组癌组织也表达绿色荧光,但IGF-IR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pshRNA1治疗组(p<0.05),而生理盐水组的移植瘤未见绿色荧光。结论shRNA干扰IGF-I受体基因能在体内有效下调IGF-I受体蛋白的表达、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裸小鼠移植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素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RGZ对荷瘤裸小鼠进行灌胃干预3周后,RT-PCR实时荧光定量检测PPAR-γ的△Ct值和表达拷贝数,测量各组瘤体体积(TV)和重量(TW),计算相对肿瘤体积(RTV)和相对肿瘤增值率(T/C%)。结果胆管癌移植瘤随RGZ剂量增高PPAR-γ的表达升高,而相对肿瘤增值率T/C%减少;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结论在裸小鼠移植瘤内RGZ能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PPAR-γ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肝癌的转移复发被认为可能存在有肿瘤干细胞,后者在肿瘤细胞中数目极少,使得临床鉴别存在一定困难。Thy-1是卵圆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通过特异性标记物间接证明肿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肝癌细胞中是否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并进行筛选鉴定。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圆细胞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及正常肝细胞QSG7701的阳性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Thy-1标记阳性的肝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分选效率。裸鼠皮下接种实验设立3组,Thy-1+细胞组裸鼠于背部皮下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5×105/只,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同法接种HepG2细胞0.5×107/只,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同法接种分选的Thy-1-细胞0.5×107/只,1个月后观察各组成瘤性。结果与结论:卵圆细胞表面标记蛋白Thy-1在肝癌细胞HepG2,BEL7402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QSG7701(P0.05)。Thy-1+细胞组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85%,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为1%,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几乎无免疫荧光表达。HepG2细胞阳性对照组、Thy-1+细胞组5只裸鼠全部成瘤,且瘤体体积相对较大;而Thy-1-细胞阴性对照组仅有1只裸鼠成瘤,瘤体体积明显小于前2组(F=144.568,P0.05),提示肝癌细胞中存在Thy-1标记阳性的卵圆细胞样干细胞,其可能是肝癌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表达的miR-15a-5p对人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加入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miR-15a-5p寡聚核苷酸,并进行测序确认;利用pcDNA6.2-GW/EmGFP质粒构建miR-15a-5p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MMC-772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5a-5p的表达;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设计的miR-15a-5p序列与寡核苷酸测序结果匹配达100%;真核表达质粒瞬转后人肝癌SMMC-7721细胞miR-15a-5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miR-15a-5p高表达SMMC-7721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miR-15a-5p高表达组细胞迁移速度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表达的miR-15a-5p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染同源盒第7基因(HOXB7)siRNA质粒表达载体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裸鼠皮下接种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对2周后形成的瘤块进行分组干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阴性质粒组、HOXB7质粒组,观察转染后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比较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OXB7质粒组的裸鼠移植瘤块生长慢、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134±0.039)cm3比(1.006±0.235)cm3,P<0.05],而阴性质粒组瘤块体积大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929±0.157)cm3比(1.006±0.235)cm3,P>0.05]。HOXB7质粒组裸鼠体内肿瘤MVD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1.9)比(19.9±5.6),P<0.05],阴性质粒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8.1±5.5)比(19.9±5.6),P>0.05]。结论针对HOXB7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A375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和瘤内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