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扬 《智慧健康》2023,(12):103-106
目的 分析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中,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更理想,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激光治疗方案对牙体牙髓牙周病变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观察组所有病例来自2017年4月~2018年10月到本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患者,共48例,选择同期来本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治疗的另外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确保两组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根管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激光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治疗患者为4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患者,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存在不良反应12例,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进行比较,观察组为(1.25±0.13)分,对照组为(2.71±1.04)分,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牙体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治疗时,通过激光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根管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总体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3.
勾雅萍 《智慧健康》2023,(11):104-107
目的 探讨可视化根管技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治疗的牙体牙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做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根管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可视化根管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接受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后,其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所用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疼痛测定值、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牙体牙髓病治疗,和常规治疗相比,应用可视化根管技术获得了较好成效,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了,患者疼痛感减轻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减少了,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试验组给予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 0 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4 5例和观察组5 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法,观察组予以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70.4±1 2.6)min]长于常规组[(4 3.6±1 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 0%)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运用在牙体牙髓中虽然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广大患者认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张元 《医疗装备》2022,(19):85-87
目的 分析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震荡技术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医院的84例根管治疗患者,按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2例,51颗患牙)与试验组(42例,54颗患牙)。对照组采用超声震荡技术,试验组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震荡技术,比较两组根管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周,试验组恰填率(98.15%)高于对照组(62.75%),疼痛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试验组治愈率(85.19%)高于对照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震荡技术可提高根管充填效果,减轻根管治疗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进而提升根管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刘琼  谢晓梅 《医疗装备》2022,(21):120-122
目的 探讨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予以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Cor、E、N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中不仅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患者采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进行充填对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进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患者共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132例患者分成恰填组、欠填组和超填组三组,每组均包括44例患者,对恰填组进行恰当充填,欠填组填充物进行欠缺填充,超填组填充物超出根尖孔,并探讨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恰填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相比欠填组高出13.63%,相比超填组高出18.18%,P<0.05。恰填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为6.82%(3/44),明显低于欠填组和超填组,P<0.05。结论:在对牙体牙髓患者进行根管填充时,恰当充填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发生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根管显微镜技术同时结合超声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牙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治疗组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牙体牙髓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适当填充组、超量填充组、欠量填充组牙体牙髓患者均采用vitaPex牙胶尖根管治疗方法.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及治疗期间疼痛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三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均有疼痛情况发生,但适当填充组患者疼痛发生率最低;适当填充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77%,显著高于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1.11%、65.00%,且P<0.05,三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超量填充组与欠量填充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牙体牙髓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应于治疗前应用医学影像技术详细检查患者患牙情况,从而准确计算患者根管长度及结构,从而确保对其进行适当填充,避免超量或欠量填充情况发生,降低患者治疗疼痛现象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宏丽 《现代养生》2014,(16):48-48
目的:研究牙周牙髓综合症临床治疗效果,给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共63颗牙)牙周牙髓综合症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B、C三组,每组患者20例(21颗牙)其中给予A组患者牙周和根管同时治疗,给予B组患者根管治疗2-3月后,进行牙周治疗;给予C组患者根管治疗。治疗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B组患者,但是对比可知P>0.05无显著差异性;A组、B组患者疗效均优于C组疗效,对比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针对牙周牙髓综合症的患者而言,进行根管及牙周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牙得到较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的根管填充疗效、综合疗效、各项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根管填充适充率和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与多次根管治疗疗效差异不大,但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用药时间及治疗时间均较短,且患者疼痛感更轻,临床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于丹 《智慧健康》2022,(24):137-140
目的探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A组行欠量根管填充治疗,对照B组行超量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行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疼痛发生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3.44±0.34)分低于对照A组(4.28±0.46)分、对照B组(4.7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4.65%低于对照A组21.43%、对照B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A组80.95%、对照B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间疼痛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取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在疗效上存在差异性,以适量根管填充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与疼痛感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在腰椎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接受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予以传统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疼痛、腰椎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ODI及MacNab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在腰椎疾病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有效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不同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牙髓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行根管治疗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例次在充填根管后产生一过性胀痛,对照组1例觉局部异物感,2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otaper机根管预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根管治疗、Protaper机根管预备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改善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taper机根管预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牙周临床指标,总体效果优于使用碘甘油辅助治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谢奇效 《智慧健康》2023,(15):102-105+111
目的 调查对牙列游离端存在缺失现象的患者实施种植牙技术修复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予以归入实验组(n=80)与参照组(n=80)当中,实验组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治疗,参照组应用传统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骨吸收量、QOL评分、评分指标(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牙龈炎、感染、牙齿不稳)。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与QOL评分、评分指标,差距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指标、QOL评分均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 对牙列游离端存在缺失情况的患者实施种植牙修复干预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根管冲洗术治疗根尖周炎对患者局部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本院进行根尖周炎疾病治疗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例数相同的超声根管冲洗组和常规根管治疗组,超声根管冲洗组使用超声根管冲洗术治疗根尖周炎,常规根管治疗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进行根尖周炎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牙齿疼痛发生概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根管冲洗治疗的超声根管冲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的常规根管治疗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疼痛发生概率比较,使用超声根管冲洗治疗的超声根管冲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牙齿疼痛发生概率明显少于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的常规根管治疗组,P<0.05,可以将数据作为研究依据。结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对根尖周炎患者采取超声根管冲洗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治疗后再次出现牙齿疼痛的概率也明显的降低,对于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超声根管冲洗治疗术,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患者实施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于我院牙科抽取58例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组和常规根管治疗组,分别实施口腔根管治疗和常规治疗措施。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较短,治疗有效率较高,且相关评价指标优势明显。结论:为了加速患者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的康复,应加大对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试验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为(2.5±0.7)分,低于对照组的(4.9±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比较,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可显著提高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