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居玲玲 《工企医刊》2013,(6):477-479
目的 调查传染科护生的负性心理状况并探讨自我心理调适策略.方法 对传染科护生的心理状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干预指导.结果 91名传染科护生焦虑发生率为35.16%,焦虑总分为35.78±8.32,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传染科护生存在着特有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应选择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措施,改变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生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寒  赵必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60-4662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18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使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最少采用的是自责。在本、专科护生间、城镇组与农村组护生间应对方式无统计学差异。应对方式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其中自责、解决问题对实习护生心理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应重视对实习护生应对方式的教育,以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健康、生活事件对本科护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量表(PSQI)、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自编生活事件对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调查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311名本科护生睡眠情况。结果本科护生PSQI总分(8.65±3.49),56.91%本科护生的睡眠质量差。影响本科护生睡眠质量生活事件为学习考试压力、家庭矛盾、恋爱问题、人际关系、本人/家属疾病困扰,就业压力;影响本科护生睡眠质量的心理健康因子有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力差、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人际关系、学习考试压力、心理承受力差可解释睡眠质量变化的37%。结论本科护生的睡眠质量较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并给予正确指导,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层次护理专科生考试心理健康状况,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05级三年制和03级五年制护生进行心理调查,于干预前对341例护生进行考试前的调查(其中三年制护生173例,五年制护生168例),并于干预后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考试前护生主要心理问题为躯体化、抑郁、恐怖、偏执和焦虑等。五年制和三年制护生在考试前的心理状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措施实施后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生与其他学校学生一样也存在考试焦虑现象,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护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护生考试前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度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选取我校100名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进行初步资料的获取,对比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心理素质的差异.结果 护生症状自评量表所得分值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焦虑因子外,护生其他心理应对方法所得分值均低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相反低,在消极方面的应对途径多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结论 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持续走下坡路线,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与组织者,应充分挖掘护生内在性格特征及心理变化规律,运用不同方式改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高校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378名独立学院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独立学院护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6.7%,主要体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②负性生活事件与护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r=0.175~0.487,P< 0.01).③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对护理专业不满意及人际关系对心理症状有正性预测作用,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2.8%.结论 独立学院护生的心理问题较多,首先应减轻其学业负担,注重人际关系训练,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发生率在10%~30%之间,心理问题明显地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军校高职护生是大学生中一个单性别的特殊群体,研究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问题。为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学华  杨静  陈文  林琳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370-1372
了解实习护生食用早餐频率与积极心理资本关系,为实习护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四川、云南、广东、江苏、吉林、湖北6省15所学校2 854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每周食用早餐7,5~6,3~4,1~2和0次的比例分别为60.93%,20.95%,11.63%,5.40%和1.09%,其积极心理资本得分依次为(4.88±0.79) (4.64±0.71) (4.57±0.75) (4.36±0.73)和(4.21±0.69)分,每天食用早餐的实习护生积极心理资本得分高于每周食用早餐5~6,3~4,1~2,0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35,P<0.05).实习护生食用早餐频率对积极心理资本有预测作用,食用早餐频率提高一个单位,积极心理资本得分增加8%.结论 每天吃早餐的实习护生比例较低.实习护生每天吃早餐对积极心理资本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护士学生(简称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弹性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497名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9.67±11.63)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的心理弹性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在20~25岁的护生心理弹性高于16~19岁的护生;男护生心理弹性高于女护生;学历层次高的护生心理弹性优于学历层次低的。结论护生心理弹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的护生心理弹性水平不同。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应重视培养护生个体心理弹性素质,根据不同特征的护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弹性训练,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高年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CL-90并附加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基本情况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入校时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无差异性,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学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在对心理教师是否认可学生、是否认为护生心理问题较其他专业更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丽娜 《中国校医》2006,20(1):88-90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迅速发展。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干预等方面,而对大学生、特别是医专学生(简称医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报道较少。医专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学习生活的特点,使医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医专生心理健康水平,短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远期将决定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而提高医专生心理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普遍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事预防医学教学近十几年,近年来义兼授护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此基础上,根据医专生特点和本校2000、2001两级在校生课堂调查结果及平时心理咨询的经验,就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生心理弹性现状,探讨压力、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尝试为提升本科护生幸福感水平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698名在校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压力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1.78±11.78,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弹性得分与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业水平及专业态度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压力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253~0.543,均P0.01),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3~0.543,均P0.01);压力对本科护生幸福感的影响,部分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起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54%。结论心理弹性在压力影响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来提升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水平,可增进幸福感体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医学院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护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3级本科护生实习前后进行SCL-90问卷调查,包括9个因子和1个附加项目。结果实习前后护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附加项目等6项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后强迫症状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5.0%和27.6%;实习前后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护生占全部被试护生的24.4%和32.5%。结论实习后护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实习前低,实习对护生心理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  胡筠惠  文华 《中国校医》2003,17(6):491-492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 -90自评量表对泸州医学院 16 0名本科护生进行测评。 结果 护生在应激过程中较多采用成熟的应付方式。使用成熟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使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使用混合型应付方式的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介于成熟型和不成熟型之间。 结论 不同类型应付方式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 ,护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加强对应付方式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心理弹性及专业适应性水平,探讨护生心理弹性与专业适应性相关性.方法 2019-12,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6-2019级20个班级在校40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均完成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与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的填写.结果 共发放问卷40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各年级护生之间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社会支持与高职护理实习生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宝鸡地区3所高职院校2013级实习生中随机抽取63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李超平修订的(MBI-GS)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职业相关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实习男护生负性职业因素检出率高于女护生(P值均0. 05)。②除客观支持外,男护生支持总均分及其它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护生(P值均0. 01),职业倦怠高于女护生(P 0. 01)。③男护生在焦虑、敌对和偏执得分高于女护生(P值均0. 05),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4个因子得分高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 05)。④男女护生除主观支持外,支持总分及其余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男护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四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⑤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对职业倦怠预测力最大;独生子女对心理健康预测力最大。[结论]高职护理实习生社会支持低,职业倦怠发生率高,男护生尤为严重,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心理顺利过渡。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学院233名护生在临近实习1个月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将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护生的9个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除焦虑外,其他8个因子五年制均显著高于三年制高职护生。结论五年制和三年制高职护生的心理问题显著高于同龄人,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对五年制护生,应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了解杭州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SD-RISC)、心理健康量表(SCL-90)对从杭州市5所大学中选取的大学生1 107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大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均分和总均分均>2分,拥有较高的心理韧性水平;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4.93%,中度心理障碍为21.41%,严重心理障碍为1.36%;心理健康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症状(3.88%);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测量各因子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值为-0.658-0.432,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性,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韧性水平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心理问题在我国护生中较为突出。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文章针对目前护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隐性课程的特点,提出护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以达到拓宽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了解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医学类本科院校2018级护理专业133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护理专业新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除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外,其他因子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恐怖因子分高于大学生常模(P0.05),人际关系、抑郁、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低于大学生常模(P0.05);性别和家庭结构对护理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结论:医学院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高校应根据护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疏导与教育,从而提高护理专业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