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爱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307-5308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经PICC置管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的78例患者中,一次成功者75例,留置时间48-180天,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1例。结论 PICC导管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提供了一个长期、安全途径,对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高等级医用硅胶制成的柔软的、有弹性的导管至上腔静脉。结果 78例乳腺癌患者已部分留置成功至化疗结束,保护了外周静脉,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picc穿刺易选择在首次化疗时,穿刺部位应首选健侧的贵要静脉,同时对患者的操作难度及血管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林琳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07-1608
目的探讨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与VPA(Venous Port Access)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应用PICC与VPA直接将化疗药物送至中心静脉,可减少反复穿刺浅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可以避免留置针滑脱、出血带来的化疗药物渗漏造成的损伤,总结PICC和VPA手术配合的护理要点。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已经逐渐替代留置针在化疗中的应用,大幅度地减少患者因化疗药物渗漏造成的损伤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两种中心静脉置管的比较,PICC组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但VPA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PIC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能较高。结论 VPA是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液及化疗理想的通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8~2019-08期间在本科室住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PICC,研究组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分析两组置管成功率、带管期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置管成功,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管期间,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操作虽较PICC复杂,但导管留置时间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并发症增加,对于经济条件较差、化疗时间较短的患者,可建议使用PIC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l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肿瘤患者接受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后各项身体指标,分析比较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与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随机抽样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1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采用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有效率90%,优于参照组(72.5%)。结论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比常规治疗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将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癌化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患者依从性、留置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 PICC 置管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维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9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中患者使用PICC,代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注入化疗药物.结论 选用PICC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采用PICC技术治疗肿瘤的患者60例。结果在PICC技术治疗肿瘤过程中,经正确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提前拔管现象,未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 PICC技术治疗肿瘤期间,经正确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提升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科采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查检表、柏拉图、甘特图、鱼骨图及雷达图等手法,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主题为"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开展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由12%降低至3%.圈员的积极性与工作凝聚力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得以改进.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穿刺点感染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张春霞 《职业与健康》2009,25(7):782-784
目的为寻找适合血液病患儿化疗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8例小儿血液病患者进行置管给药,观察其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8例患儿置管成功率100%,顺利完成了化疗,置管时间30-390d,拔管后导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和堵管2例。结论采用PICC可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为小儿血液病患儿提供了一条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途径,置管方法和护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祁康宁  刘东军 《现代保健》2010,(27):140-141
目的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药物损伤的发生,探讨PICC的应用。方法23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穿刺成功率为95%,治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1例,穿刺点出血2例,无1例出现皮下硬结。结论PICC置管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方法:参考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结合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特点,制定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对9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运动锻炼时间为(208.33±20.451)min/周,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为(13.19±4.615)分,与医护人员沟通得分为(6.28±1.551)分,自我监测得分为(13.53±4.618)分,适时适量活动得分为(11.72±3.875)分,依从性得分为(8.07±0.897)分,预防静脉炎得分为(9.80±2.084)分,预防导管堵塞得分为(10.26±1.526)分,预防导管感染得分为(15.07±2.010)分,预防导管脱出得分为(22.18±2.713)分,应急处理得分为(5.06±1.221)分。带管时间为1~3个月组患者体能锻炼、认知性症状实践得分、适时适量活动、预防导管堵塞、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导管脱出评分高于带管时间<1个月、>3个月组的患者(P<0.05),而带管时间<1个月组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得分高于带管时间1~3个月组、>3个月组患者(P<0.05),带管时间>3个月组的患者应急处理得分高于带管时间<1个月、1~3个月组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不同带管时间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各有弱势项目,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以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周娟娟 《智慧健康》2022,(28):227-230
目的构建乳腺癌患者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80例入组女性患者(2019年7月-2021年6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以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护理中行PICC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控,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让患者获取满意护理体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PICC置管组),对照组33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疼痛率6%,导管并发症率9%,留置时间30~320d,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5%,疼痛率36%,留置针并发症率39%,留置时间1~8d,日常生活需人照顾。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肢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侧上肢体无肿胀的患者40例.同期60例乳癌手术后健侧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24 h后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指导.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4.4%,相关感染2%,导管阻塞2.6%,肢体肿胀19%.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1.7%,相关感染6.2%,导管阻塞5.6%,肢体肿胀17%,两组并发症无差异(均P>0.05),但是患侧并发症比健侧低.结论 早期对乳腺癌患侧置PICC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20—2021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收治的白血病PICC置管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分析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4 8,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 7,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以强化护理培训为基础,联合卫生护理、导管护理以及其他护理措施,是常规PICC导管护理的升级和补充,弥补了常规PICC导管护理内容单一,无法全面应对护理问题且易发护理风险的不足,可提高PICC置管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CDSMP(慢性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010年11月~2011年10月88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实施CDSMP作为干预组,将2010年2~11月90例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拔管前疾病自我管理行为、PICC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健康状况的7个方面(整体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精力指标、疲劳、气短、疼痛、PICC对患者生活影响)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在自我管理行为方面、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明显提高,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管腔回血、导管感染、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CDSMP可改善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自我管理行为、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计划性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减少并发症,减轻上肢功能障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对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计划性、连续性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在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上肢水肿发生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全程的计划性、连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手术患者参与患肢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以及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