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ANK/RANKL/OPG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琰  刘超  宋仁纲 《医学综述》2013,19(7):1166-1168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是近些年来骨代谢领域的重大发现。许多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通过作用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影响骨代谢,而导致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溶骨性骨肿瘤及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该文就主要RANK/RANKL/OPG信号通路的成员、信号转导及表达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OPG/RANKL/RANK系统信号通路对调节破骨细胞分化与骨吸收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表达RANKL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或破骨细胞表面上的RANK结合后,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激活,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则分泌表达OPG与RANKL竞争性结合,阻止RANKL与RANK的结合。作为破骨细胞形成、分化和骨吸收调节的关键调节物OPG/RANKL/RANK系统信号通路在口腔领域中乳牙的萌出及替换、正畸牙的移动、牙周炎等生理性及病理性过程中的改建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3.
任嫒姝  付钢  邱雨  何科 《重庆医学》2015,(35):4955-4957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缺氧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O2浓度为20%,对照组)和缺氧(O2浓度为2%)状态下培养3、6、12、24 h ,采用RT‐PCR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RT‐PCR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培养3、6 h时,缺氧组和对照组OPG、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12、24 h时,缺氧组OPG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而缺氧组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常氧组,缺氧组RANKL/OPG的比值较常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以影响人牙周膜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荣玉  涂萍  段鹏 《医学综述》2021,(16):3244-3249
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代谢病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长期高糖状态易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的严重程度,给人体带来诸多危害.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测序技术的运用证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健康的骨科常见病,OPG/RANK/RANKL是参与骨调节及骨重建的最重要分子系统之一,与骨疾病相关的骨质疏松有密切的联系,并已成为抗骨质疏松药物设计的新靶点.因此,对该系统的深入研究将为骨生理、病理机制阐明及骨疾病防治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s细胞株(A7r5),采用不同浓度Ox-LDL(75、150、300μg/mL)或不同时间(4、12、24h)处理构建VSMCs损伤模型,分别采用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主动脉OPG、RANKL表达情况。结果:经过oxLDL干预后,VSMCs高表达OPG而低表达RANKL,且呈现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结论:ox-LDL能够促进大鼠VSMCs OPG表达,并同时抑制RANKL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RANKL对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和活性的影响.方法 50、100和150 μg/L三种RANKL浓度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并计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上清中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骨板吸收实验检测破骨细胞骨吸收活力.结果 100 μg/L和150 μg/L RANKL浓度组在破骨细胞数量、细胞大小、核数目,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骨吸收率方面均明显高于50 μg/L组(P<0.01),而100 μg/L和150 μg/L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100 μg/L RANKL浓度下破骨细胞形成和活性能力强且相对较经济,是破骨细胞诱导培养的理想浓度值.  相似文献   

8.
RANK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牙龈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牙龈上皮中的蛋白表达及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犬乳恒牙替换期牙龈上皮中RANKL的染色情况.实验组为处于前牙替换期的12周龄犬,对照组为恒前牙牙根发育完成的24周龄犬.比较两组间相应细胞的RANKL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RANKL的阳性信号表达于犬乳恒牙替换期牙龈上皮中的棘细胞和基底细胞.与对照组相应细胞RANKL表达强度有差别(P<0.05).结论 RANK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的牙龈上皮中有表达,可能在牙齿萌出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吸烟因素是否影响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水平。方法 依据吸烟情况,将30例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和非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1、4和12周用滤纸条法收集实验牙的GC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GCF中的RANKL/OPG水平。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的RANKL浓度与基线时相比,在治疗后1、4和12周明显下降(P〈0.05),而OPG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的RANKL/OPG比值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与基线相比,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吸烟组GCF中RANKL浓度以及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非吸烟组OPG浓度都高于吸烟组,但仅在治疗后4和12周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使龈沟液中的RANKL浓度下降,RANKL/OPG的比值下降,OPG浓度明显升高;吸烟使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RANKL浓度和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4和12周时0PG浓度明显低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护骨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活化因子RANK在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及骨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W264.7实验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培养;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实验组采用前期实验收集的骨吸收上清处理,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细胞OPG、RANKL、RANK的表达.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实验性牙槽骨吸收模型,研究其吸收重建规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G、RANKL、RANK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MC3T3-E细胞经骨吸收上清处理7d后,OPG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29.636±5.652),对照组为(15.568±1.229),表达显著上调(P<0.01);但实验组RANKL蛋白平均荧光强度为(6.806±1.738),对照组为(18.082±2.732),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OPG/RANKL比值在上清处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注射法成功制备大鼠牙槽骨吸收模型.在牙槽骨吸收区域OPG水平较无骨吸收区域有所降低,RANKL的表达则相反.结论 OPG、RANKL、RANK参与了大鼠实验性骨吸收活动;破骨细胞骨吸收上清可能通过改变OPG与RANKL的比值,从而影响骨重建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存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可能来源于胃成体干细胞和骨髓细胞,目前获得GCSCs的主要分离方法有流式细胞分选术和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常使用的特异性胃癌干细胞标志物有CD44、CD24、EpCAM(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等.GCSCs与胃癌耐药、转移及其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贯穿于胃癌靶向治疗和胃癌预后判断中.本文就胃癌干细胞的起源、分离鉴定、标志物及与胃癌治疗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α-辅肌动蛋白(alpha-actinin-4,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q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RGM-1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利用RNAi技术敲低SGC7901细胞中的ACTN4表达,并应用qRT-PCR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中ACTN4的沉默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明显高表达;ACTN4-siRNA可有效敲低SGC7901细胞中ACTN4的表达,敲低ACTN4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 ACTN4在胃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EGCG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活化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EGCG对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染色FCM分析测定;Westem blot检测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EGCG对BGC823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EGCG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BGC823细胞凋亡.EGCG(20μg/mL、40 μg/mL、80μg/mL)作用48 h后,BGC823细胞中△(Ψ)m降低,细胞色素c(Cyt c)释放增加,caspase-9蛋白表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GCG通过活化线粒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BGC82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从 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胃癌形成、发展及转移等方面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的关系是近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有着密切的联系,参与了胃癌增殖分化、凋亡等的调控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结论]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与胃癌关系的不断揭示对胃癌的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通路可能成为今后胃癌诊治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以STAT3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通路的复杂性及胃癌发生发展的多因素调控性,我们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人类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对miRNA‐106a(miR‐106a)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凋亡检测来观察miR‐106a在两个人类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细胞系上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印迹及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miR‐106a的表达来观察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观察miR‐106a与RU NX3的关系。结果 miR‐106a在多药耐药胃癌细胞中表达增加,并抑制胃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作用于RUNX3调节多药耐药。结论通过作用于RUNX3基因,miR‐106a诱导胃癌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对人胃癌细胞株(NKM4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把NKM45细胞置含不同浓度(15,30,60μmol/L)ISO的培养液中培养24h。用TUNEL试验检测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结果ISO显著地增加NKM45细胞的凋亡率(P<0.01),并随ISO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cl2和P53的表达随ISO浓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NKM45细胞凋亡率与Bcl2和P53的表达密切相关(r=-0.93,P<0.01和r=-0.99,P<0.01)。结论ISO可促进NKM45细胞凋亡。NKM45细胞凋亡与Bcl2和P53表达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RhoA对胃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和蛋白激酶A对这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Boyden槽迁移率分析法和刮除一迁移分析法,观察RhoA激动剂LPA及PKA激动剂cAMP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迂移活动的影响。结果:加入RhoA激动剂LPA后,癌细胞迁移活动明显增强。加入PKA激动剂cAMP后再加入RhoA激动剂LPA,癌细胞迁移活动不再出现明显变化。结论:RhoA活化可促进SGC-7901细胞迁移,PKA可通过抑制RhoA活性而阻止该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 DADS )是否通过下调组织蛋白酶D ( Cathepsin D )的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转移。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ADS及干扰Cath-D对人胃癌MGC803细胞Cath-D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DADS及干扰Cath-D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DADS作用人胃癌MGC803细胞24 h后,Cath-D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划痕距离明显增宽(P〈0.05),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siRNA干扰Cath-D后,Cath-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划痕距离明显增宽(P〈0.05),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DADS能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th-D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28生长及诱导其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光镜观察、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还原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法、琼脂糖DNA凝胶电泳法检测As2O3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给药浓度时对MKN-28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KN-28细胞经As2O3作用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呈浓度-作用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周期分析发现药物作用后MKN-28细胞的生长周期受到明显阻滞。琼脂糖DNA凝胶电泳检测到细胞发生凋亡时由于DNA的规律性降解而形成的梯状条带。结论As2O3既能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28的生长,又能诱导该细胞凋亡,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和作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在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中检测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可行性,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SP(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117例胃癌及165例非胃癌患者胃液脱落细胞P16、DAPK(死亡相关蛋白激酶)、E-cadher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hMLH1(错配修复基因)四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并与组织、血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标本四种基因异常甲基化的频率,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E-cadherin、DAPK发生甲基化的频率,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液脱落细胞各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pylori感染无关。结论:通过胃液脱落细胞检测肿瘤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有望作为检测胃癌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