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阳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疫情感染情况,有效的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对全市所有20~65岁年龄段的常住和暂住人口进行调查,并对查出的既往有偿采供血者和1996年1月1日以后死亡的既往有偿供血员的配偶及年龄小于14岁的子女以及感染途径为既往有偿供血的HIV感染者的配偶及年龄小于14岁的子女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全市查出既往有偿采供血者509人,发现HIV感染者9例;在已死亡的既往有偿供血员的配偶中发现HIV感染者1例。结论:有偿采供血途径是我市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我市应进一步加大宣传、监测、行为干预和综合关怀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既往非法采供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二代传播的现状。方法选择中原地区既往非法采供血感染HIV的行政高发村之一的某村作为调查现场。2004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既往非法采供血人群入户调查资料和再入户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既往非法采供血HIV感染者二代传播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该村因献血感染HIV者373例,其中HIV单阳夫妻201对;HIV双阳夫妻80对,其中被判断为夫妻间性传播1对,其余79对由于夫妻双方均存在既往有偿献血史,无法判断这些夫妻中是否存在着夫妻间性传播。全村48例HIV阳性母亲感染后共生育孩子76例,HIV阳性孩子7例,母婴传播率9.21%(7/76)。结论HIV母婴传播既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也是既往非法采供血地区HIV二代传播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段丽  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899-900
<正>近年来,梅毒和HIV感染在我国发展迅速,呈 蔓延之势,卫生部要求采供血机构对供血员进行梅 毒和抗-HIV筛查。赤峰市是中小旅游城市,外来 人口多,流动性强,为了解本地区有偿献血人群中梅 毒和HIV感染情况,本文对363名有偿献血员做了 调查,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4年根据赤峰市中心血站提供 的资料,选择有偿献血员比例较高的松山区五三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阳市各类人群HIV感染状况和传播方式,为制定HIV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南阳市各类人群监测结果建立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测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651人,HIV阳性率15.01%.阳性者仍以既往有偿采供血这一行为有关。在性病就诊者中、劳教人员监测中均发现存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结论:我们的核心工作仍为控制既往有偿采供血这一人群引发的婚内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同时要加强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村民HIV/HBV/HCV混合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国中部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HIV/HBV/HCV混合感染状况.方法:以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2岁以上村民1506人为调查对象,采静脉血检测HIV、HBV、HCV.结果:1506人中,1180人进行了所有检测,总调查率78.4%.1180人中,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5.34%、5.34%、36.44%.HIV/HBV、HIV/HCV、HB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0.25%、12.12%、0.34%、0.34%;有有偿献血史者单项HIV、单项HCV、HIV/HCV感染率高于无有偿献血史者;无有偿献血史者HCV感染者的配偶HCV感染率78.13%(75/96)高于无有偿献血的HCV阴性者的配偶HCV感染率2.91%(19/654)(P<0.000 1).结论:由于有偿献血,血源性艾滋病高发村存在较高水平的HIV、HBV或HCV混合感染,主要感染类型为 HIV/HCV.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市2005-2006年新发现的HIV/AIDS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全市新发现的HIV/AIDS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新发现1 236例HIV/AIDS,有偿采供血感染的人占60.44%(747/1236),既往受血感染占14.97%(185/1236);异性性传播占21.36%(264/1236),其中HIV感染者配偶间性传播占48.48%(128/264),婚外性传播占51.52%(136/264).确认的1 236例HIV/AIDS中,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发现的人占61.65%(762/1236).结论 全市新确认的HIV/AIDS中经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上升;HIV感染者主要通过VCT发现;应进一步加强VCT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河南、吉林、辽宁174例有偿供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标准化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行为学、有偿供血史资料,采集静脉血进行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检测。结果显示HCV感染率95.40%。既往有偿供血(浆)是感染HCV的主要原因,有偿供血HIV感染者HCV感染集中于1992年后。  相似文献   

8.
<正> 采供血机构是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场所。我国号称肝炎大国,HIV感染大多数可能是医源性经血液传播引起,特别是献血队伍的HIV感染,说明了基层采供血机构防范工作的薄弱。这不仅可以发生于献血员,也会感染于工作人员自身。现将我站工作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医源性感染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医源性疾病的防范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因有偿采供血、吸毒致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携带和(或)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方法运用舌象拍摄和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的舌象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有偿采供血或吸毒致HIV携带和(或)AIDS人群中出现率较高的舌象有:热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63.64%和65.71%,瘀象舌色出现率分别为33.64%和41.14%,胖大和(或)齿痕舌分别为40.45%和45.14%,裂纹舌分别为35%和26.86%;两类人群均以白苔居多,黄苔出现率分别是23.18%、28.。0%,厚苔的出现率分别是40.45%和31.43%,腻苔出现率分别是65.91%和82.29%。结论两组人群的舌象表现较为一致,HIV携带者和(或)AIDS患者常见舌象特点是:舌质红;苔厚腻,以白腻居多;舌体胖大或有齿痕;有瘀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HIV感染对有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中国中部地区,通过问卷及血液检查共获得133例HIV/HCV合并感染者、152例HCV单纯感染者和29例HIV单纯感染者,对3组患者均随访5 a.结果:HIV/HCV合并感染组、HCV单纯感染组和HIV单纯感染组分别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