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21号染色体上的所有已知基因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SNP),建立一种检测基因SNP的高通量的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荧光标记的自动双向测序法,对中国汉人、少数民族共96个人DNA标本,在21号染色体上所有已知基因的启动子区、全部编码区及其临近的内含子区进行自动测序,并通过Polyphred软件识别SNP。结果: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荧光标记的自动双向测序法在128个基因发现了许多SNP。汉族人与少数民族在一些基因有SNP的差异。结论:自动双向测序法检测基因的SNP是直接、可靠和高通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microRNA-21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PCR-LDR)对6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的microRNA-218单核苷酸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评估此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同期对比检测microRNA-25、microRNA-143和 microRNA-106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AG和AA基因型,microRNA-218 rs11134527 的GG基因型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易感性(OR=2.31, P<0.05)。而microRNA-25 rs41274221、 microRNA-143 rs4705342和 microRNA-106a rs13788171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易感性无关联(P>0.05)。结论MicroRNA-218 rs111345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31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华南地区散发性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65377;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华南地区711例健康人和702例CRC的Survivin基因-31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65377;【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CC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36.35% vs. 26.2 %, χ2 = 17.89, P < 0.001),与CC基因型相比,CG65380;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携带者的CRC发病风险分别显著下降至0.61倍(95% CI = 0.46 ~ 0.80, P < 0.001)65380;0.52倍(95% CI = 0.38 ~ 0.71, P < 0.001)和0.58倍(95% CI = 0.45 ~ 0.74, P < 0.001)65377;【结论】 Survivin基因-31C/G多态性与CRC发病风险有关,-31G变异基因型是中国南方人群散发性结直肠癌独立保护因素653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G组(XPG)C46T基因多态性与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检查确诊的Ⅳ期结直肠癌病人73例,治疗前提取外周血DNA,应用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其基因型与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病人的2周期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 C/C野生基因型病人的近期有效率(73.0%)明显高于C/T+T/T突变基因型的病人(P=0.014);C/C基因型病人PFS(中位时间为11个月)明显长于C/T+T/T基因型病人(6个月),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8.90,P<0.01).结论 XPGC46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以奥沙利铂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敏感性和生存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6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5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招募350例笔者医院门诊处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后抽提基因组DNA,选择29个VD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基因分型,并测量血浆维生素D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结直肠癌的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rs2254210、rs1540339、rs2107301、rs11168267、rs11574113、rs731236、rs3847987和rs11574143等8个VDR的SNP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相关(P<0.05)。在血浆维生素D浓度较高的人中rs11574113、rs3847987和rs11574143这3个SNP位点与结肠直肠癌的风险相关性更显著。rs7968585位点不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下各位点的基因型患者的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开展维生素D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于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并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一种DNA序列多态性。SNP现象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并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目前已发现数万个SNP标记,且有多个生物医学网站开辟了专页对其加以介绍。随着对SNP检测和分析技术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与DNA芯片等技术的结合,它已成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初步满足对疾病相关基因定位研究的需要,尤其是对多基因遗传病高精度基因定位的要求,并将最终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酶-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启动子区-1195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以及与COX-2表达的关系.方法:对118例结直肠癌血标本,应用SYBR GREEN PCR溶解曲线方法进行COX-2启动子区-1195G>A基因型分析.结果:含有A等位基因的GA或AA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差异显著(p=0.007及P=0.010).GA、AA基因型COX-2阳性率相对于GG基因型OR分别为3.01(95%CI 1.07~8.46,P=0.036)、2.79(95%CI 1.17~6.64,P=0.020).结论:COX-2-1195G>A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COX-2表达密切相关,该位点含A等位基因提示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晚高风险,COX-2免疫组化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DNA修复基因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00975?rs11615?rs2228000?rs2228001?rs238406) 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病理特征及激素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乳腺癌病例和健康对照各350例?用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水平?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生?病理特点和相关激素受体(ER?PR?HER-2)水平的关系?结果: rs11615TC/TT和rs2228000TT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明显相关,且亚组分析提示rs1800975AA和GA基因型分别与绝经期乳腺癌?ER阴性乳腺癌发病相关?此外,rs2228000T等位基因与PR?乳腺癌HER-2阳性亚型相关,且rs11615与乳腺癌ER?PR阳性均相关?rs2228001与T3期乳腺癌?PR?HER-2阴性均相关?结论: rs2228000TT和rs11615TC/TT可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对于不同基因位点,肿瘤病理特点及ER?PR?HER-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或预防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内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及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等方法分析PRKCZ基因内5个SNP位点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PRKCZ基因中rs427811和rs809912位点两种等位基因重组质粒报告基因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两个位点可能影响PRKCZ基因表达。结论PRKCZ基因中两个SNP位点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在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MEGSIN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特征,并与国外数据库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8例广东地区汉族个体,提取基因组DNA。对包含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及5’UTR区、3’UTR区的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综合正反向结果识别和鉴定基因内SNPs。所得结果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SNP数据库(dbSNP)中进行查询和比较。【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共发现24个SNPs,主要位于非编码区;22个为替换型SNP,1个为插入型SNT,另一个为缺失型SNP;其中有6个SNPs在数据库中未报道,有4个数据库已报道的SNPs,在本次研究未能证实在中国人群中存在多态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MEGSIN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美国数据库中基于高加索人群的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MEGSIN基因结构,且为在中国人群中研究MEGSIN基因相关疾病并最终找到致病位点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国汉族人群L-选择素(L-selectin,SELL)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及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技术检测SELL基因rs964555,rs2205848,rs4987318和rs2298900的基因型。结果对照组和CAD组间4个SNP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rs964555,rs2205848和rs2298900构成的单倍型以CAT型为主,各单倍型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SELL基因的4个SNP与CAD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BLACP)基因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及其基因型在宫颈癌高发区———湖北省五峰县土家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并分析其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及动态等位基因杂交 (DASH)技术 ,对 30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BLACP基因调控区的 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位于BLACP基因下游调控区的SNPrs3795 14 7位点存在AA、AC和CC 3种基因型 ,且与宫颈癌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 ,其中基因型CC和A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33.333和 3.76 1;位于BLACP基因上游调控区的SNPrs3795 14 8位点存在CC、CT和TT3种基因型 ,但其等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宫颈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BLACP基因上SNP位点型别的不同 ,可能导致了个体对宫颈癌的易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华东地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抵抗素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华东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及正常对照组96例,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抵抗素基因作SNP筛查,并作进一步的基因分型。结果:抵抗素基因启动子区发现4个SNP(-638G/A-537A/C,-420C/C,-358G/A),内含子区3个SNP(-167/, 157/,+299G/A),这些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抵抗素基因的SNP与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疾病,其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单核苷酸多态性是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可通过候选基因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方法进行检测。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在白癜风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按照基因功能对白癜风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归纳与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中国人群中肾素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SNPs)及其分布,探讨其与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PCR一直接测序技术检测24份取自中国不同民族人群的DNA样本,筛查肾素基因启动子区、编码区和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明确SNPs及其分布;应用PCR-直接测序和SnaPshot法对所发现的SNPs进行基因分型。选择380份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195例心肌梗死和185例健康对照)DNA样本,进行肾素基因候选SNPs的病例一对照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所检测的5247bp肾素基因序列中共发现8个SNPs,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对照组和心肌梗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启动子区域单倍型频率分布,在两组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素基因可能不是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心肌梗死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研究.方法 选我院自2010~2012年间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自同期我院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共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DISC1中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体位点使用基因分型芯片进行分型,探究患者疾病与多态性之间的联系.结果 两组精神指数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DISC1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也是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SG基因多态性 ,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选取 74例正常对照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3 6例 ,平均年龄 (5 4.1 5± 7.77)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 1人 ,其中男性 2 7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5 7.2 5± 7.97)岁 ;高血压家族患者 2 0例 ,其中女性 1 1人 ,男性 9人 ,平均 (4 9.97±6.93 )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 ,进行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 ,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该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 :肌酐 (Cr)和尿素氮 (BUN)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 ,P <0 .0 5 ) ;高血压组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内皮素 (ET)、利钠多肽 (心钠素 ,AN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 ,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 <0 .0 1 ) ;HSG基因 1 2位内含子的 1 40位点在 3种人群中存在G点删除变异。且其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家族组、高血压组、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0 .80、0 .41、0 ,P <0 .0 0 1 )。提示 :肾功能的指标 (Cr和BUN)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血浆AngⅡ、ET、ANP及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