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粘附分子 (AMS)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ICAM -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糖尿病等疾病时表达增加 ,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2,3]。本文对45例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sICAM -1、sVCAM -1同时作了检测。以探讨其与尿白蛋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对象2型DM患者45例 (诊断按1985年WHO标准 )为我院近一年来内分泌住院患者。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61岁 ,病程半月~20年 ,所…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有无并发CHD分为糖尿病并CHD组(28例)和糖尿病不并CHD组(70例),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再依微量白蛋白尿含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43例)和非白蛋白尿组(55例),比较两组CHD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并CHD组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高于不并CHD组[(56±32)mg/L和(22±15)mg/L,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并发CH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白蛋白尿组(41.86%和18.18%,P=0.01)。结论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CHD发病率的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分别测定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FMD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较NC组的FBG、hs-CRP水平明显升高,FMD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NA组,FMD则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FMD与FBG、hs-CRP、MAu呈负相关;hs-CRP与sBP、TG、MAu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伴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FDM下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MAU能反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是心血管病预测的重要的指标.hs-CRP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标志物,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杜俊文  吴韬  王伟超  张俊芳  崔素敏  任巧华 《临床荟萃》2011,26(16):1388-1389,1393
目的评估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微量白蛋白尿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49例年龄、性别、病程与之相匹配的正常白蛋白尿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hsCRP水平以及hsCRP与年龄、病程和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和hs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HbA1c(11.86±1.95)%vs(10.26±1.03)%,hsCRP(1.7±0.5)mg/L vs(1.2±0.4)mg/L(均P〈0.01)。hsCRP与年龄、病程、BMI及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胰岛素的应用量无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和BMI是hs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hsCRP的水平有明显增加,这是炎症状态的一种反应。显示了微量白蛋白尿与亚临床炎症及内皮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测定的应用.方法 64 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mALb的浓度及尿白蛋白的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30例,微量蛋白尿组(MA)22例,临床蛋白尿组(CP)12 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和尿mALb.结果 不同进展期的DN患者4项时相蛋白与尿mALb平均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除NA组CER均数,其余各组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1).hs-CRP、α1-AAG、CER和HPT水平CP组最高,依次为MA组、NA组,对照组最低,并随mALb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均呈正相关和密切相关.相关系数tr检验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0.01).结论 急性时相蛋白和尿mALb与DN有关,与病变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可靠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尿液收集方法对尿微量白蛋白(Al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连续3d收集7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晨尿及24h混合尿,并根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不同分为3组,分别测定尿Alb、尿肌酐(Cr)及尿量。结果 在3组DM患者中,晨尿Alb测定结果与24h尿差异无显著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884,0.990,0.970。晨尿Alb/尿Cr的比值与24h尿Alb/Cr的比值无显著差异。r分别为0.891,0.993,0.987。结论 收集晨尿测定尿微量Alb简便,迅速,受运动,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小,对DM的早期诊断特异性高,适用于临床对DM的早期诊断及随访。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DM—MA)和正常蛋白尿组(DM-NA),将其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DM-MA)Homa-IR(4.25±1.60)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DM-NA)(3.51±1.34)(P〈0.05),与DM-NA组比较,DM-MA组FINS、HbA1c、TG显著升高(P〈0.05);以UAER为应变量、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P〈0.05水平有Homa-IR、HbA1c和TG进入模型,Homa-IR与UAER呈正相关。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IR可能与MAU的形成有关,IR是MAU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选取11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按照HBA1c的高低分为控制良好组(A组)和控制不良组(B组),选取79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同时检测尿mALB、Ucr,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的血清CYSC和尿mALB/Ucr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尿mALB/Ucr的增高血清CYSC显著增高(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3.在糖尿病组中血清CYSC和尿mALB/Ucr均可能单独升高(P〈0.05),其中血清CYSC单独升高82例、尿mALB/Ucr单独升高81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27%。结论血清CYSC和尿液mALB/Ucr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临床上结合血清CYSC和尿液mALB/Ucr发现病人早期肾功能改变,能够提高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42例)和正常蛋白尿组(38例),比较2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蛋白尿组动脉内径缩小、峰值流速增加、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程度重。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刚  刘靖  侯永利 《临床荟萃》2007,22(14):1037-103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后期约有50%~90%的患者有肾功能损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1,2]。微量蛋白尿的出现预示着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危险性升高4~6倍,而且可能向终末期肾病发展。我们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马来酸罗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而微量蛋白尿(MAU)已被广泛接受为2型糖尿病(T2DM)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MAU一般反映广泛内皮功能紊乱和(或)血管损伤。本旨在探讨伴有MAU的T2DM患CRP的变化,并与尿蛋白正常的患及正常人比较,了解CRP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65例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AU组ISI显著低于未合并MAU组,而且ISI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在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检疫100例T2DM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其中无糖尿病肾病(DN)组55例,早期DN组25例,临床DN组20例,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无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DN组,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检测对T2DM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LDL亚组份改变与糖尿病肾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定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与UANR,比较不同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LDL亚组份变化。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亚组份以小颗粒LDL者较多(19/24比6/30,P<0.0001),小颗粒LDL和UAER及ACR有显著相关性。讨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主要含有小颗粒的LDL,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5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MAU的发生率为12.84%。MAU危险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AU与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呈明显的独立正相关,而与年龄、BMI、DBP、FBG、HbAlc、BUN、UA等无明显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MAU的发生率为12.84%,糖尿病发病时间、收缩压、胆固醇、血肌酐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DM1组(CCr≥85 mL·min-1· 1.73 m-2,45例)和DM2组(50 mL·min-1·1.73 m-2≤CCr<85 mL·min-1· 1.73 m-2,4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健康组).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及Jaffe’S动力学方法测定3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肌酐,收集8h尿量测定肌酐清除率.结果 DM1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及DM1组(均P<0.01).3组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诊断和检出率,对DN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DM—MA)36例,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NA)29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3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测定,并计算HOMA—IR评估组织胰岛素抵抗,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DM—MA组与DM—NA组HOMA—IR均高于N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DM—MA组HOMA—IR示明显高于DM—NA组(P〈0.05),而且HOMA—IR与UAER呈独立相关(r=0.4875,P〈0.01)。结论:与DM—NA相比,DM—MA有更严重的IR,IR是MA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老年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的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对65例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AU组ISI显低于未合并MAU组,而且ISI与UAER呈独立相关。结论 在老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中,胰岛素抵抗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