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影响某专科医院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108名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及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科护士PSQI得分明显高于国内正常成人组,除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外,总分及其他5个成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6.3%的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PSQI总分>7分;不同职称、工龄、夜班频数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职称、工龄、夜班频数是肿瘤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1145名医护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8.78%;各岗位医护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ICU、急诊科、妇科、精神科的医护人员(P〈0.01);倒夜班组明显高于白班组(P〈0.01);不同文化程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组显著高于医生组(P〈0.01),31岁及以上年龄段护士与医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轮班制工作、个人作息习惯、居住环境等。[结论]温州市医护人员的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政府、有关管理者及医护人员的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5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50.79%临床护士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较差,与国内正常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科、急诊科、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与其他科室护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夜班频数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护士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总体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因素主要有职业特征和科室性质,次要因素有学历、年龄、夜班频数等,建议护士积极调整心态应对职业压力,减少负性情绪,医院管理者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对特殊岗位护士实行轮换制,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昔表对淮安市8所二级医院581名夜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夜班护士匹兹堡睡眠质量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P〈0.01);44.92%的夜班护士存在睡眠障碍;夜班护士睡眠质昔的影响因素为科室和有无二线班(P〈0.O1或P〈0.05)。结论准安市二级医院夜班护士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社会、有关管理层及护士自身的重视,建议从社会、医院、护士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丽萍  周双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706-707
文章从不同科室、班次、性别、年资的角度阐述了临床护士的睡眠现状,并将影响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即:睡眠习惯不良、职业压力大、物理危害严重、护士角色转换困难、性格情绪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提高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精神科84名临床护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调查其睡眠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精神科临床护士PSQI总分为(7.69±4.36),有54.8%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质量问题;(2)婚恋问题、是否喝茶(咖啡)、身体不适、环境嘈杂、睡眠的错误认知与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有显著相关(P <0.05或P<0.01).结论 精神科临床护士睡眠质量较差,需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睡眠,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温州市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1145名医护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护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8.78%;各岗位医护人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ICU、急诊科、妇科、精神科的医护人员(P<0.01);倒夜班组明显高于白班组(P<0.01);不同文化程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组显著高于医生组(P<0.01),31岁及以上年龄段护士与医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精神压力、工作压力、轮班制工作、个人作息习惯、居住环境等.[结论]温州市医护人员的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政府、有关管理者及医护人员的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8月对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170名ICU倒夜班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总均分为9.00(7.00,11.00)分,67.6%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其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3个维度得分最高。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夜班工作时间长度、夜班对睡眠质量影响程度、经济收入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总变异的25.5%。结论 本组ICU倒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性别、夜班次数、夜班对睡眠质量影响程度、经济收入满意度和职业发展前景是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对ICU男护士群体给予更多关注,支持12 h制夜班护士在值夜班期间进行短暂睡眠,保证规律的夜班轮转速度,提高护士经济收入水平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期改善ICU倒夜班护士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1月1日~2019年1月31日,对170例ICU清醒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进行调查。结果:患者RCSQ总得分为(49. 05±18. 8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U噪音、是否入住单人病房及焦虑程度是影响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P 0. 05,P 0. 01)。结论:ICU清醒患者的睡眠质量一般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三级精神病院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并探讨改善护士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某三级精神病院231名护士,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调查其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PSQI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精神科护士21.6%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是否倒班及学历与护士PSQI评分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护理管理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班次,改革工作制度及环境,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以提高护士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ICU失眠症护士睡眠质量的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方便性抽样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Icu(包括综合ICU、脑外科及胸心外科ICU)失眠症护士共7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护士均按常规给予睡眠健康宣教,遵医嘱每晚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商品名:思诺思)10mg;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睡眠认知及行为、工作及休息环境、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3个月。结果睡眠时间无规律(55.26%)、准备睡觉前担心睡眠的能力(59.21%)是IGU失眠症护士最常见的不良睡眠卫生习惯。两组护士干预后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发生率和睡眠进程各参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护士的觉醒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得以提高。结论以改变护士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改善工作及休息环境、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ICU失眠症护士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徐珊  余昆容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27-728
目的 探讨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质量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安排班次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9名8h轮班制护士及71名非8h轮班制护士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 8 h轮班制与非8h轮班制护理人员睡眠障碍者分别为54名(68.35%)和57名(80.28%);睡眠质量得分分别为(27.51-6.89)分和(28.65±6.56)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非8h轮班制护士觉醒不足因子得分高于8h轮班制护士(P<0.05).结论 两种轮班制下护士睡眠障碍情况严重,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新的轮班方式以改善护士睡眠质量,保障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护士的睡眠质量、焦虑状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睡眠状况得分为(29.94±4.52)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2.00%;焦虑得分为(54.02±7.15)分,82.00%的护士存在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与焦虑呈正相关(P<0.01)。结论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帮助护士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1CU护士睡眠质量、疲劳状况及其相关性,以便有效调节睡眠,缓解疲劳,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量表(FAl)调查北京3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ICU护士,分析其睡眠质量与疲劳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67%护士疲劳的严重程度和77%护士疲劳的结果因子得分异常;46%军队ICU护士存在睡眠质量差,表现在睡眠潜伏期延长、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本组的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与疲劳程度呈一定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军队ICU护士睡眠质量的降低是增加疲劳感的因素之一,同时疲劳感的增加又可影响睡眠质量。提醒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合理排班,减轻护士压力源,教会护士自我调节睡眠,缓解护理人员的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沟通能力的策略。方法:采用史瑞芬编制的《沟通能力测量表》对新疆某"三甲"医院的511名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沟通能力测量分值为(79.230±13.018)分,略低于全国常模(P<0.05)。不同科室护士沟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科室护士得分最低,内科护士得分相对较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17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17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为(7.45±4.58),52例(44.44%)患者睡眠质量较好,65例(55.56%)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其中33例(28.20%)睡眠质量极差。不同性别患者在入睡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水平和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呈负相关;综合营养评分不同的患者在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总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因素可能有性别、营养状况、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的心理疲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68名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交谈,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交谈的基础上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睡眠质量量表(PSQI)进行评价,对2组的焦虑、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干预前SA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及PSQI评分分别为(33.01±2.18)分和(3.15±0.95)分;对照组常规护理后SAS及PSQI评分分别为(37.03±2.05)分和(5.20±1.27)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县级医院临床护士长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疲劳,以焦虑和睡眠质量差最为明显,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缓解心理疲劳、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使其更好地投入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三科收治的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光照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多导睡眠监测及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IS各因子中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白天情绪、白天思睡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治疗后观察组Ⅲ期睡眠比例上升(P0.05),Ⅱ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对照组Ⅲ期睡眠及快动眼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Ⅱ期睡眠比例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结论光照疗法可调节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节律系统,使机体内在节律系统与外在生物节律趋向一致,为治疗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戈壁滩驻训官兵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官兵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64名戈壁滩驻训官兵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驻地健康官兵66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两组官兵睡眠状况;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组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分者71名,不良睡眠发生率26.9%.两组官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催眠药物、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因子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戈壁滩驻训官兵睡眠质量与变应性鼻炎、呼吸不畅、咽喉疼痛、咳嗽、心理卫生知识缺乏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 戈壁滩驻训官兵睡眠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