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37例不同类型的特发性癫痫患者脑脊液(CSF)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特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组CSF中GABA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组和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性发作组(P<0.05)。服用抗癫痫药物组CSF中GABA含量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0.001),疾病组CSF中G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初步表明特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水平过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患者SOD、MDA检测意义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87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对其中34例患者红细胞内SOD(RBC-SOD)活性进行检测,对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血清总SOD(T-SOD)、Mn-S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uZn-SOD活性无变化或显著降低及RBC-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相关性表现为T-SOD及M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9323,P<0.001;r=0.9215,P<0.001),CuZn-SOD与MDA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关(r=-0.8861,P<0.001)。提示这些变化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变发展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E与脑动脉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7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与对照组44例,对其血清载脂蛋白E(APOE)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进行含量测定,并将APOE与HDL-C、LDL-C、TC、TG、APOAI、APOB(100)逐一进行相关比较,结果发现:脑动脉硬化症病人(CAS)血清APOE、LDL-C、TC、TG、APOB(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POAI无明显变化(P>0.05),且APOE与HDL-C呈负相关;与LDL-C、TC、TG、APOB(100)呈正相关;与APOAI无直线相关关系。提示APOE可做为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癫痫患者脑脊液γ—氨基丁酸,谷氨酸,催乳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神经递质的改变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了癫痫患者脑脊液(CSF)中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和催乳素(PRL)含量的改变。结果癫痫患者CSF中GAB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lu、PR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GABA与Glu之间呈直线负相关,Glu与PRL之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GABA、Glu、PRL与癫痫发作有关,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癫痫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37例不同类型的特发性癫痫患者脑脊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特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组CSF中GABA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部分性发作组和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性发作组(P〈0.05),服用抗癫痫药物组CSF中GABA含量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0.001),疾病组CSF中G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初步表明特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中枢神讷抑制性氨基酸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伴OSAS患者的血压和血管舒缩功能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伴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平均动脉压(MABP)、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方法测量31例患者血浆CGRP和ET含量,静息状态下测量血压;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ICVD伴OSAS患者组MABP、ET均炕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CGRP与MABP  相似文献   

7.
出血性卒中患者脑脊液微量元素和抗氧化酶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36例脑出血、31例SAH患者的脑脊液微量元素和抗氧化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脑出血和SAH的脑脊液锌、硒、铬、铁、镁含量,GSH-Px活性和G/M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铜、MDA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微量元素和抗氧化酶与出血性卒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膜脂质、微粘度及血清脂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3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膜CH)、膜磷脂(膜PL)、膜微粘度(膜)及血清脂质进行测定,并与41例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①IS患者膜CH、膜CH与膜PL比值(膜CH/膜Pu及膜显著增高(P<0.01),膜亏与膜CH及膜CH/膜PL呈显著正相关;②IS组血清胆固醇(CH)、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载脂蛋白A_1(APO-A_1)显著降低(P<0.01),膜CH和膜与APO-B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H、APOA_1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滥用与尿液过氧化脂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配对设计的38例海洛因滥用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尿液过氧化脂质(U-LPO)含量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之值相比较,海洛因滥用者组的U-LPO平均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洛因滥用者的U-LPO含量随其尿液吗啡含量及滥用海洛因史的增加而升高,并均呈直线正相关(r=0.7855,P<0.001;r=0.6674,P<0.001);提示海洛因滥用者体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呈现病理性加剧。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滥用与尿液过氧化脂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配对设计的38例海洛因滥用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尿液过氧化脂质(U-LPO)含量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之值相比较,海洛因滥用者组的u-LPO平均含量显著升高(P<0.001),海洛因滥用者的U-LPO含量随其尿液吗啡含量及滥用海洛因史的增加而升高,并均呈直线正相关(r=0.7855,P<0.001,r=0.6674,p<0.001);提示海洛因滥用者体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呈现病理性加剧。  相似文献   

11.
左旋咪唑迟发性脑病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48例左旋咪唑迟发性脑病(LIDE)患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同时用ICS-Ⅱ分析仪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配对标本的部分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LIDE组CD3、CD4、CD25、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和CSFIgG、IgA、IgM及IgG鞘内合成率(IgG-Syn)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12.
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内皮素—1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均相竟争法,测定56例急性病毒性脑炎(AVE)患儿的血浆和脑脊液(CSF)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AVE急性期患儿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血浆和CSF中ET-1含量高于恢复期(P<0.01),血浆与CSF中ET-1含量呈正相关(r=0.858,P<0.001),病情严重、抽搐频繁、EEG和脑CT或MRI显示病变部位广泛者,血浆和CSF中ET-1含量增高更为显著。认为ET-1是一种新的内源性致病因子,在AVE病程发展与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84例癫痫患者进行了脑脊液中IgA、IgG及β_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发现癫痫患者脑脊液中IgA、IgG及β_2-微球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发病年龄越小,含量越低。服用和未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之间,以及病因明确的癫痫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立体定向手术后患者脑脊液中IgA高于对照组(P<0.01),疗效满意,异常脑电图明显改善。以上结果提示:癫痫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检测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和对照组30例的脑脊液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病例组MnSOD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uZnSOD含量轻型患者高于中、重型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高于对照组和梗塞组,而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脑脊液SOD的增高反映了脑组织对缺血的防御反应,尤其是CuZnSOD对缺血比较敏感,可以反映出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报告10例MG病人均检测了周围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H50、E-玫瑰花结试验(ERFT)和淋巴细胞转换试验(LTT),同时还测定血丙酮酸及酶谱(GOT、LDH、CPK),并设30例正常对照。MG组与对照组比较,除ERFT(P<0.001)、GOT(P<0.01)、CPK(P<0.01)、及LDH(P<0.05)有差异外,余诸项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一般血清免疫学或补体测定对MG诊断无特异性意义,结合文献复习对MG患者若干临床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与TIA发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一氧化氮(NO)与TIA发作的关系。测定23例TIA患者TIA发作期和TIA发作后第3d血清中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发现,TIA发作时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01);TIA发作后第3d,NO含量回升至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加但仍低于正常(P<0.005),而MDA含量持续高于正常(P<0.001)。结果表明,NO含量降低与TIA发作有关,TIA发作后缺血再灌注期NO可能参与组织损伤。本文提示,NO对TIA有防治作用,SOD能增强NO的治疗作用,TIA发作后宜积极抗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脑脊液活性B细胞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法检测75例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活性B细胞(ABL)。结果:感染、脱髓鞘疾病组与CNS其他疾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1.5%和8.7%,其差别极为显著(P<0.005);病毒性脑炎组与细菌性脑膜炎组的ABL>5%的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现CSF中ABL的出现较IgG早。认为CSF中ABL的检测有助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ACHT)患者、40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OND)患者及32名正常人的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其抗体(Anti-MBP)含量。结果表明:ACHT组患者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OND组与正常人组(均P<0.01),ACHT患者中脑挫裂伤组和脑内血肿组血清MBP含量较脑震荡组明显增高(均P<0.01);而OND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ACHT组患者血清Anti-MBP含量与OND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MBP含量对判断颅脑损伤的病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的含量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Alzheimer病(AD)实验室诊断指标测定。方法:ELISA测定40例AD患者,26例梗塞性痴呆(MID)患者,58例正常人脑脊液Tau含量。结果AD患者、MID患者脑脊液Tau 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AD组与MID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AD组Tau蛋白含量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P<0.01,r=0.44),MID组未发现此相关关系(P>0.l).三组测定值与年龄均无相关关系。结论:Tau蛋白含量在 AD患者脑脊液中明显升高,在 MID组亦增高,故单纯测定Tau蛋白难以鉴别AD和MID。作者单位:卫生部课题资助基金(批准编号:94-1-246,卫生部九五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