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医学》2012,34(1)
目的 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形成的原因,以及手术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显微外科分离技术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行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体格检查以及MRI检查证实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按照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共26例,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7个月.17例术后症状同术前,无进行性加重.5例术前轻度排尿排便障碍而下肢肌力正常者,术后二便功能改善良好.1例脑脊液漏,伤口换药后治愈.2例术后并发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后治愈.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1级.26例患者术前均以俯卧睡眠为主,术后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巨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一定要考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降低术后并发症,少数患者神经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巨大脊髓脊膜膨出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形成的原因,以及手术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显微外科分离技术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技术对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行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体格检查以及MRI检查证实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按照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共26例,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7个月。17例术后症状同术前,无进行性加重。5例术前轻度排尿排便障碍而下肢肌力正常者,术后二便功能改善良好。1例脑脊液漏,伤口换药后治愈。2例术后并发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后治愈。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下降1级。26例患者术前均以俯卧睡眠为主,术后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巨大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拴系一定要考虑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阻止病情发展,降低术后并发症,少数患者神经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邹有瑞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258-259,192
目的 探讨脊柱裂并巨大脊膜膨出突入盆腔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骶后正中入路、畸胎瘤切除、脊膜膨出结扎修补术治疗1例,术后追踪随访,根据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会阴部感觉异常、排尿功能障碍明显好转,对正常生活无影响;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原巨大囊肿消失,直肠膀胱位置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MRI诊断、神经显微外科手术加功能锻炼治疗脊膜膨出效果显著,其神经功能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同期手术的方法及效果,阐明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6例巨大脊髓脊膜膨出并发脑积水患儿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脊髓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观察手术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中度改善3例、轻度改善或无变化2例;2例患儿前囟门张力下降,头围缩小;2例患儿囟门闭合,复查CT示脑室变小;4例患儿大小便障碍有好转,双下肢迟缓性瘫痪均有不同程度恢复。6例患儿均未出现颅内感染、切口不愈及脑脊液漏,无复发患儿。结论: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脊髓脊膜膨出切除和修补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例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月~2年,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和肢体功能障碍,术前2例合并有大小便失禁,术后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小儿脊膜膨出早期行椎管扩大探查、脊髓栓系松解、脊膜修补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脊髓和脊柱末端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导致脊髓栓系,如隐性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等,脊髓栓系使脊髓末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脊膜膨出或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往往早期即出现尿失禁症状,且随患儿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松解栓系修补脊膜膨出,可防止畸形进展.所以提倡早期手术[1]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48例腰骶部脊膜、脊髓脊膜膨出患儿行脊髓栓系松解及脊膜修补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探讨其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31例接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透明质酸治疗组(A组)16例及对照组(B组)15例,所有病例都经显微手术治疗,术毕A组以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1支(1500U)+生理盐水10.15ml喷于脊髓周围及创腔内;B组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15ml局部使用。以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A组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程度高,优良率75%;B组优良率5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显微手术彻底松解粘连同时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水后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至2009年10年间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脊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脊髓内室管膜瘤患者,有32例获得手术全切,全切率为88.9%,3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者24例(66.7%),无明显改善者7例(19.4%),加重5例(13.9%);随访0.5年至9.5年,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在Ⅰ~Ⅲ级的24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例患者未见明显好转,2例肌力障碍程度加重;术前McCormick临床功能分级Ⅳ级的12例患者中,有5例好转,3例症状有加重。肿瘤复发有3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达到脊髓内室管膜瘤的镜下全切,患者术后症状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腰骶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特点,提出临床病理分型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5例脊膜脊髓膨出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病理特点归纳出4种类型:Ⅰ型:单纯神经束膨出,粘连型;Ⅱ型;神经束终止型,Ⅲ型:脂肪瘤型;Ⅳ型:脊髓栓系为主型,在显微镜下对Ⅰ、Ⅱ型分别进行单纯分离松解或部分无功能神经束支的切除,Ⅲ型应适当分离切除脂肪瘤组织,Ⅳ型在充分松解的基础上切断马尾肥大的终丝。结果 22例随访病人中Ⅰ、Ⅱ型的治疗有效率为89%(14/16),Ⅲ型为66%(4/6),Ⅳ型中合并脂肪瘤的4例病人术后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运动功能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无脂肪瘤者效果良好,总体满意率为71%。结论 脊膜脊髓膨出的病理分型有助于手术方法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术前MRI检查和术中显微外科技术对保证症状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部脊髓栓系征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 方法: 分析自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经MRI检查诊断为颈部脊髓栓系征的患者7例,其中脊髓脊膜膨出型3例,脊膜膨出术后继发型4例.全组均在全麻显微镜下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术中对栓系的脊髓或神经根进行彻底的游离,切除多余的硬膜或瘢痕组织,并将硬膜进行整形修补缝合.结果: 7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示符合脊髓栓系,于术后2~3周出院.其中3例症状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2例症状无变化.结论: 颈部脊髓栓系征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松解粘连、解除栓系,以防止神经功能的继发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2例小儿脊膜膨出的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经随访最长3年,最短3个月,无一例并发脑脊液漏和肢体功能障碍,术前2例合并有大小便失禁术后均有一定改善。结论儿童脊膜膨出症,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王建生  王志潮  柳江  张鸿祺 《北京医学》2012,34(11):949-951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小儿先天性脊髓脊膜膨出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自1980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小儿脊髓脊膜膨出共32例的治疗体会。结果:痊愈29例,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结论:尽量早期手术,但是术前有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视为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14.
脊膜及脊髓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膜膨出和脊髓脊膜膨出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畸形 ,可发生于脊椎的任何部位。 1987年 7月~ 1997年 7月 ,我院手术治疗此类病儿5 4例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4例病儿中 ,男 3 7例 ,女 17例 ;年龄 2 d~ 5岁。腰骶部脊膜膨出 42例 ,胸部 12例。单纯脊膜膨出 47例 ,脊髓脊膜膨出7例。所有病儿术前均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手术前囊壁溃破脑脊液漏 4例。对巨大型脊膜膨出及脊髓脊膜膨出或囊壁溃破脑脊液漏病儿 ,在手术中加用体外引流。具体方法是在修补过程中将脑室引流管放入脊髓蛛网膜下腔 ,然后自椎旁肌下方及外侧引出体外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利用改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脊柱裂患者为分析对象,行脊柱裂改良手术治疗。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21例(87.50%)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例(8.33%)临床症状无变化,1例(4.17%)临床症状加重。手术前11例大小便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9例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2例双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分别由术前的Ⅰ级提高至Ⅳ级和Ⅰ级提高至Ⅲ级;3例单侧下肢瘫痪的患者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裂,首先要去除来自局部硬脊膜囊和其他组织的压迫,然后行松解脊髓栓系、椎管扩大探查、脊膜修补术,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崔志强  修波  萧凯  罗天宝  段宏宇 《北京医学》2010,32(11):899-902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的显微外科疗效。方法选择532例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及MRI检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尿动力学、神经电生理及膀胱B超等检查结果。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结果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519例(97.6%)达到Ⅰ级,11例(2.0%)达到Ⅱ级,2例(0.4%)为Ⅲ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81例(15.2%),有效321例(60.3%),无效125例(23.5%),加重5例(0.93%)。结论早期手术可避免患者严重残疾,MRI检查、尿动力学以及神经电生理、术中使用显微镜可提高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1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髓内型11例,髓外硬膜下型2例,硬膜外型1例。血管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特异性高,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8年9月~2004年1月收治的21例病人。结果: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50岁。显性脊柱裂10例,其中2例曾做过脊膜膨出修补术;隐性脊柱裂9例,2例无脊柱裂。常见的症状为小便失禁、足内翻畸形、腰腿痛。21例病人均有MRI检查结果,7例有椎管内占位性病变。17例经历了显微外科松解术。随访3个月~5年,平均2年,好转9例,无变化8例,4例失访。结论:有脊柱裂及典型症状者均应行MRI检查,尽早发现TCS,尽早手术充分松解被牵脊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MMC)的诊断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MM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并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1级69例(94.5%),2级4例(5.5%)。术后随访3个月~1年,56例(76.7%)获得随访中,手术近期疗效中显效19例(33.9%),有效32例(57.1%),无效5例(8.9%),无术后病情加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RI检查是MMC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尽早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MMC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MMC)的诊断以及显微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MMC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RI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并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按Kirollos 术中松解分级评定1级69例(94.5%),2级4例(5.5%).术后随访3个月~1年,56例(76.7%)获得随访中,手术近期疗效中显效19例(33.9%),有效32例(57.1%),无效5例(8.9%),无术后病情加重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RI检查是MMC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尽早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MMC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