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脉冲多普勒(PWT)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流速(E、A)、计算E/A;应用TDI速度模式,在心脏四腔心切面检测二尖瓣内、外环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结果: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组(E/A〉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尖瓣血流频谱E、A、E/A及二尖瓣环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I检测二尖瓣环Ea及Ea/Aa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E/A〈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尖瓣环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A较正常对照组增高,E、E/A及二尖瓣环Ea、Ea/Aa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DI检测二尖瓣内、外环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可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与二尖瓣血流检测左室舒张功能(E/A〈1)减低者有很好相关性,并可鉴别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化,估测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利英  卢冬敏 《河北医药》2014,(19):2969-297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技术评价氯沙坦钾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12周及24周,治疗前、后用TDI技术测量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 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 E)、A波速度( A)、E/A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氯沙坦钾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 .05),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Ea、Ea/Aa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治疗24周后E、E/A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Ea、Ea/Aa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结论氯沙坦钾对中、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组织多普勒比二尖瓣血流频谱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研究稳心颗粒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PAF患者作为房颤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为常规治疗组,B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同时以54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不伴PA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及无房颤组以及A、B组间治疗前后Pmax及Pd的变化。结果房颤组Pmax及Pd均高于非房颤组(均P〈0.01),治疗前A、B两组Pmax及P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max及Pd较治疗前均明显缩短,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PAF者较无PAF者Pmax及Pd增大,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PAF可缩短Pmax及Pd,减少房颤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Cl_(2)混合液建立PAF大鼠模型。通过心电图检测大鼠房颤易感性,电Mapping检测大鼠心房传导离散度,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房肌组织纤维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结果Ach-CaCl_(2)尾静脉注射7 d后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胺碘酮组不同程度延长大鼠房颤诱发时间,缩短房颤持续时间;降低心房传导离散度;缩小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改善心房肌组织排列,减少纤维沉积;降低TH蛋白平均分布密度及分布不均一程度;下调TH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通补防颤方可降低Ach-CaCl_(2)诱导PAF大鼠的房颤易感性、心房传导离散度,改善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为通补防颤方在防治PAF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PAF的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CHF)合并阵发性房颤(PAF)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1例CHF合并PAF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35例,胺碘酮治疗)与联用组(36例,单一组+厄贝沙坦)。对比用药前后两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P波离散度(Pd)以及房颤复发与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LVMI、Pd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均降低(P0.05),联用组明显比单一组低(P0.05);联用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CHF合并PAF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配合胺碘酮可降低LVMI与Pd,减少房颤复发,并有利于窦性心律的维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WPW)患者旁道的电生理特性以及消融旁道后计算P波离散度,探讨阵发性房颤(PAF)发生机制。方法WPW合并旁道介导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127例。消融前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电生理检查测定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消融成功术后24h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波最小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根据既往有无PAF发作分为2组分析。结果有PAF发作组23例,无PAF发作组104例。2组在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射频消融术中旁道存在逆传者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别。消融前有PAF发作组旁道前传和逆传不应期较无发作组短。消融术后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有PAF发作组显著长于无发作组。P波离散度的增加提示窦性激动在心房传导的非均质和不连续性。结论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窦性激动在心房内的非均质传导在WPW患者房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TDI)对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进行常规超声心电图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查,测量各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E)、A波速度(A)、E/A进行比较,两组指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舒张期E、E/A降低(P<0.05),Ea、Ea/Aa明显降低(P<0.01),Aa无明显差异。结论TDI检测出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有助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血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用TDI技术测量左室收缩期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E)、A波速度(A)、E/A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a、Ea/A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24周后E、E/A较治疗前升高(P<0.05),Aa较治疗前降低(P<0.05),Ea、Ea/Aa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P<0.05).结论: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敏感;卡维地洛对轻、中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血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24周.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用TDI技术测量左室收缩期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波速度(E)、A波速度(A)、E/A进行比较,观察降压效果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a、Ea/A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24周后E、E/A较治疗前升高(P<0.05),Aa较治疗前降低(P<0.05),Ea、Ea/Aa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P<0.05).结论: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敏感;卡维地洛对轻、中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脉冲多普勒(PWT)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流速(E、A)、计算E/A;应用TDI速度模式,在心脏四腔心切面检测二尖瓣内、外环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结果: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组(E/A>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尖瓣血流频谱E、A、E/A及二尖瓣环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I检测二尖瓣环Ea及Ea/Aa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组(E/A<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尖瓣环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A较正常对照组增高,E、E/A及二尖瓣环Ea、Ea/Aa较正常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DI检测二尖瓣内、外环运动速度Ea、Aa,计算Ea/Aa,可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与二尖瓣血流检测左室舒张功能(E/A<1)减低者有很好相关性,并可鉴别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化,估测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心功能与P波离散度(Pd)的关系,探讨心功能指标对PAF的预测价值。方法用CDFI超声测定38例PAF患者和30例正常组的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Pd)。结果PAF组Pmax和Pd阳性率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max+Pd联合使用,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用者;PAF组左心房内径、左房舒张末期面积、左房收缩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左房峰值充盈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左室峰值充盈率(LvPFR)与LAP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P<0.01);Pd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678,P<0.05)。结论Pd与Pmax结合使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价值。方法记录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PAF者(A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分别测定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与4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者(B组)比较。统计Pd≥40ms、Pax≥120ms以及Pd≥40ms+Pmax≥120ms阳性例数,计算PAF的灵敏性、特异性。结果Pmax:A组(125.84±17.7)ms显著高于B组(109.4±13.1)ms(P〈0.05);Pd:A组(47.7±13.1)ms显著高于B组(31.4±11.6)ms(P〈0.05);Pmin、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max、Pd、LAD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Pmax≥12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2.5%;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85%;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87.5%。结论Pd是原发性高血压伴PAF的独立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早期诊断。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仪对21例PAF患者窦律及房颤时LAD、LVEF、S-LAmax、V-LAmax、LAEF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及18例慢性房颤(CAF)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1)PAF患者窦律时左心房较正常人扩大,左心房功能降低,E/A比值降低且<1。(2)PAF发生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功能明显降低,而左心房大小无明显变化。(3)CAF比PAF患者,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左心房功能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功能也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PA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性改变。(2)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价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对预防和治疗均有指导作用。(3)动态心电图是临床筛选PAF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申张君  张铮  丁力平  等. 《天津医药》2016,44(8):935-938
摘要: 目的 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房颤 (PAF) 的危险因素。方法 206 例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心电图及病史资料分为 PAF 组 66 例和窦性心律 (SR) 组 140 例, 记录年龄、 性别、 体质指数 (BMI)、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及他汀类药物史、 24 h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P measurements, ABPM) 结果、 心脏超声指标、 脉搏波波速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血脂、 肾功能等, 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PAF 组年龄、 左心房前后径 (LAD)、 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 PWV 均高于 SR 组 [分别为 (88.92±3.42) 岁 vs.(86.36±4.67) 岁,(39.00±6.66) mm vs.(33.54±7.77) mm,(132.49±14.83) g vs.(119.00±11.35) g,(13.45±4.85) m/s vs.(9.89±2.74) m/s], PAF 组三酰甘油 (TG)、 血压平滑指数 (SI) 较SR组低 [分别为 (1.33±0.91) mmol/L vs.(1.95±1.29) mmol/L, 0.75±0.06 vs. 0.79±0.04]。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I 减低, LAD、 LVMI 增大、 PWV 增快皆是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 PAF 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压不平稳、 左心房增大、 左心室肥厚、 动脉硬化皆是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并发 PAF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心内科治疗的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有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67.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房颤次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A峰峰值流速(VA),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左心房内径(LAd)之外与治疗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较为明确并且优于一般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克宁  黄申申  李捷  汤玉凤 《中国药师》2005,8(12):1026-1027
目的:了解胺碘酮在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方法:4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口服胺碘酮后观察P波间期和P波间期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P波间期离散度(Pd)和最小P波间期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测量心电图的P波间期和Pd可观察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贺涛  唐艺佳  陈旸  李刚  陶剑虹 《中国药业》2012,21(14):37-39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9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厄贝沙坦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分别测定用药前及用药1年后的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并与37例健康体检者的指标作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有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房颤组的房颤复发次数减少,用药后用药组心率变异性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及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改善心律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以及转复率、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转复率、LAD以及LVMI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用  邢玉龙 《安徽医药》2013,17(3):492-49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将该科52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房颤复发、转为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够很好的维持窦性心律,1年内房颤复发及转为持续性房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具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