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分析中医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肾气不足、劳倦内伤、外感邪毒和跌仆损伤而致病,提出颈椎病在中医可分为颈背肩臂痛证、痿证、眩晕证三类,同时对颈椎病的中医疗法做了析要,分析了中医各种疗法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应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优势互补、联合治疗的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影像学肌骨超声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特征.方法:选取156例颈椎病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所有患者行肌骨超声扫描并记录影像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骨质增生、椎间孔、椎管狭窄、横突孔、项韧带钙化等肌骨超声数据以及血流信号的结果显示,颈椎病的中医证型与肌骨超声学表现具有一致性.结论:从肌骨超声学角度...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多发病,病情反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工作和生活.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旨在探讨分析颈椎病各型的中医辨证分型,为颈椎病治疗的辨证论治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中期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及中医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180例早期、中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牵引、推拿正骨、药物理疗等综合疗法,观察治疗效果,并对20例治愈患者进行1~5年的随访.结果 近期优良率为95.55%,好转率为2.78%,未出现1例并发症.结论 中医治疗早、中期脊髓型颈椎病安全、速效,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以发作性眩晕、头痛、复视伴有眼球震颤,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者45例,并对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属于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和相邻椎节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及相关组织,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2].颈椎病大致属于中医"痹症"、"痉症"、"头痛"、"眩晕"、"项强"等病理范畴.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故其发生、发展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了解颈椎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对探讨颈椎病发病机制以及防治颈椎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讨论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方法: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文献资料,对中医整脊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作进一步的归纳,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不现整脊复位手法,提出不足与展望.结果:明确和掌握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个体不同病情而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按摩保健操在颈椎病防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结合中医传统保健操,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传统按摩保健操在颈椎病治疗中无创伤、见效快、无副作用.缩短了病程,对颈椎病常规推拿治疗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舒颗粒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优于对照组的84.38% (P <0.05).结论:加减葛根桂枝汤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颈椎牵引、中医手法、中药热敷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7例.男41例,女56例;年龄22 ~70岁,中位数42岁;病程7d至16年,中位数8个月.于治疗20d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痊愈65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8%.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不仅能兼顾局部与整体,还能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这种优势互补的方法,能增强疗效、缩短疗程,且简便、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颈椎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中医护理水平。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收治了69例颈椎病患者,回顾分析69例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操作安全、无创伤,患者乐于接受。69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护理措施的干预是提高颈椎病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中医护理干预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可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在治愈率和远期疗效的优势.方法:将混合型颈椎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30例,中医组应用针刺颈痛穴、中药自拟方:舒复康;低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隔天一次,连续治疗14天,弥可保口服.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中医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中医组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P〈0.001.结论:中医针颈痛穴配合中药舒复康治疗颈椎病能起到满意的效果和降低复发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1].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跌扑挫伤、长期慢性劳损、风寒湿邪痹阻等原因,导致脉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筋脉失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颈椎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常见疾病.笔者对本院175例颈椎病患者实施牵引、针灸、中药湿热敷、康复锻炼等中医传统治疗结合中医对症护理、情志护理、健康宣教等,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中医特色疗法结合西医治疗颈椎病,并对出院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治疗颈椎病,减轻或消除颈椎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即中医“项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2010年以来本科对10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以针灸推拿为主,内服中药,静滴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类药物,配合中药热敷,颈椎牵引,磁疗等中医综合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观察颈椎病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25岁~80岁;病程5-20 d.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和护理,60例痊愈,35例好转,5例无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6 5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1 6 5例中 ,治愈 4 8例 ,显效 5 7例 ,有效 4 1例 ,无效 1 9例 ,总有效率88.4 8%。同时 ,通过对不同年龄、病程、中医证型等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发现 ,年龄大、病程长及肝肾亏虚型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差 (P <0 .0 1 ,P <0 .0 5 )。结论 :中医辨证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该文在阐述古代文献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记载及传统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参考近年国内的临床研究成果,将中医传统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毫针、电针、温针灸、手法、艾灸、拔罐等治疗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罗平  刘忠象  李梦雅 《河北中医》2012,34(8):1193-1194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患者居多,近年来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颈椎病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邻近软组织病变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波及周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2011 -04-2011 -11,我们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点穴按摩操配合药枕治疗颈椎病60例,并与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颈椎病发病中占60%以上.其主要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支配范围的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随着社会发展,颈椎病已经成为骨科发病率之首.目前在国内外,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其中手法治疗该病,是中医的优势.下面将手法治疗本病10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