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属常见症状及病种,病情有重有轻,伴发症状普遍见于大多数疾病中。《内经》为咳单独立论,亦称《论咳》,以内外合邪为病机,肺胃为病之源头。《伤寒杂病论》六经太少阳阴、阳明、厥阴为纲,分表里寒热虚实;咳亦以六经而分为六经病证,每证又可依寒热虚实再分四证。《彭子益论》临床所见以咳为主之病多为久咳,久咳者伤气伤津。寸口脉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肾,左主血,右主气。脉沉,左右脉偏一侧细者,此为肺金枯燥不能生水,甲木失养,少阳相火上冲攻肺之咳。  相似文献   

2.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五脏均可致咳,临床各具特征,当详审脉证而施治。现将本人近年所治肝咳、心咳、脾咳与肾咳之验案各一例,略述其证治经过和体会,以示用《素问·咳论》指导辨治咳嗽的一斑。谬误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3.
《内经》对咳嗽已有较深刻认识,《素问.咳论》所云“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形寒饮冷伤肺为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及“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两篇,从表里寒热虚实例述咳嗽病证,既体现咳嗽病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也说明凡邪气如痰饮、热邪、燥邪、风邪等伤肺即可致咳,所列诸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喜用。  相似文献   

4.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六腑之"火"邪影响到肺亦令人咳。李士懋教授的平脉辨证思辨体系以脉象为主要依据,以脉为主线,首分虚实后辨虚火、实火、虚实夹杂犯肺的病因病机,以及主脉、五脏六腑之"火"致咳的兼脉。临证采用清热透散、滋阴升阳的治法,并注重归经用药,尤以归肺、肝经药物为重,从而达到止咳以治标,解火郁以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男,48岁。1985年3月7日诊。感冒后,咳无休止,咳逆上气,胸痛、咳吐黄稠粘痰,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为腑气不通之热咳。(?)大柴胡汤治之:大黄10克,柴胡15克,半夏12克,枳  相似文献   

6.
例1 余××,女,60岁。咳嗽10余年,白天不咳,每晚临睡前则剧烈干咳,但只需饮冷水一杯,其咳渐止,一夜安然无恙。若不喝冷水,则大咳不止,以致一夜不能安卧,诸药罔效。诊其脉,左手弦细,右手弦滑大。因夜间油灯昏暗,故舌象未诊.处方:甘遂3克、大戟4.5克、芫花3克、大枣10只,水煎服。2剂后,所苦若失。8个月后随访未复发。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本例主要从偏弦脉象及咳欲饮冷悟出。咳嗽10余年,可谓“咳家”了;欲饮水者,津不上承也;欲饮冷而不欲饮热者,水饮久郁,郁而化热也。甘遂、大戟味苦性寒,芫花辛温,三药合用为苦寒攻下逐水猛剂,寒药乃是对证之品。水饮咳嗽,咳嗽是其标,水饮为其本。未得其本,徒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肺胀”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中,《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咳喘。”《灵枢·胀论》篇又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明确指出肺胀有咳、喘、胸中胀满等证。在《金匮要略·肺痿肺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有更详尽的描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朱丹溪对肺胀有新的见解,在《丹溪心法·咳嗽》中谓:“肺胀而咳,或左或  相似文献   

8.
一、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关肺脓肿的症状和疗法的记载祖国医学对于肺脓肿的治疗方法,有着极为丰富和可贵的经验,我们如果从中医文献所截的肺痈病加以研讨,便不难发现中医所称的肺痈病,其中就包括有脓肿在内。兹举例说明如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咳而胸满,振寒脉数,  相似文献   

9.
唐农 《广西中医药》2001,24(4):34-35
余临证以来,遇咳嗽症颇多,有咳十天半月者,有咳一、二月者,甚者三月、四月亦屡见不鲜.目前,更多见有咳嗽患者,反复滥用抗生素,愈用愈咳,缠绵不止.临床遇此类顽固性咳嗽,凡舌脉有中虚胃寒之征象者,多考虑为肺咳,恒以理中汤化裁治之,用之得当,每应手取效.兹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女,41岁。1982年11月18日诊。咳嗽三月余,咽痒即咳,咳嗽连声,有少量涎沫痰,咳则遗溺,夜间不能平卧。曾经中、西医数十次治疗,效果均不显。察其舌苔白而略腻,舌质淡,脉沉细。咳而遗溺,应属膀胱  相似文献   

11.
"喉咳"为国医大师干祖望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病证,以咽痒即咳、不痒不咳、痒止咳亦止为其临床特征。蒋健教授对此补充了以下主要学术见解:"喉咳"的外感病因为"6+1",即除了传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更多由空气污染之"雾霾"所导致;诊断时勿忘询问患者是否伴有咽痒而咳的特点;提出治疗"喉咳"以抗过敏、养阴利咽、清热解毒及宣肺止咳为主,4种治疗原则可灵活组合。这些学术见解进一步丰富了"喉咳"的病脉症治。  相似文献   

12.
答:心咳是由心病传于肺所引起的一种内伤咳嗽。属五脏咳之一。根据《素问·咳论》:“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素问·标本病传论》:“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侯》:“咳而唾血”,以及《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心病则先心痛,而咳不止”的记载,结合现代临床观察,心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  相似文献   

13.
止咳平喘口服液灌胃给药能明显减少小鼠二氧化硫气雾引咳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对组织胺和乙酰胆碱收缩离体脉鼠气管、减少脉鼠离体肺、支气管灌流量的作用,有较明显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哮喘临床以喘息、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鸡声,甚则但坐不得眠为主要症状。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具有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中医文献对哮喘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比较一致,但分类则繁简不一,目前比较习用寒热分类,辅以虚喘来概括。验于临床笔者认为用表、里分类,可以抓住病机的重点,加强治疗的针对性。《金匮》咳逆上气篇记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是  相似文献   

15.
五脏病变皆可致咳的理论,《黄帝内经》早有阐述,后世名家也多有发挥,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深远意义。连建伟教授治疗咳嗽尤其是久咳,多从调理五脏气机着手,以逍遥散治疗肝咳或以复脉汤治疗心咳等,皆自本源入手而疗效明显。文章择其调五脏治咳嗽验案进行分析,有助于古代医理实用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喉源性咳嗽是由国家级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首次提出的,指的就是急慢性咽炎、喉炎、声门下区变态反应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它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痒为主症,咽痒如蚁行,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阵发性咳嗽,咳甚则痉挛状,咳嗽后吐出少许白黏痰,遇油烟刺激加重,夜间咳剧。甚则不能入睡,咳甚时可致面红、汗出、憋气、恶心、呕吐。舌脉一般无明显异常,咽喉部可见充血,颗粒突  相似文献   

17.
哕证浅议     
哕是证名。秦汉以前的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对哕证的病机、治疗都有较详细的论述,但后世对哕证的理解,歧义颇多。有以哕为咳逆者。《活人书》称:“咳逆者,仲景所谓哕是也”。但这只是《活人书》作者自已的理解,今本仲景书并无此论。咳逆二字仅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中。在六经病诸篇中,但有哕而无咳逆。《活人书》遂误以咳逆为哕。严用和在  相似文献   

18.
《内经》“聚胃关肺”思想在治疗咳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必因于肺,肺胃关系密切是《内经》对咳嗽辨证中体现的一种学术思想。肺外合皮毛,人之皮毛最易感受外邪;肺脉起于胃之中脘,经胃上口人胸属肺,胃中寒凉饮食、痰饮等,最易由肺脉上至于肺而发生肺咳。《内经》中有:“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对咳之病机综言:“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也。”籍此思想的指导,笔者近年来采用肺胃同治的方法在喉源性咳嗽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心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医杂志》1998年第10期刊登了张子臻的《车前子止咳喘效佳》,文中记载的病案值得细细玩味:张某,患支气管感染近2个月,曾服用消炎、止咳、化痰之中西药物均不效,后改用静脉滴注青霉素或先锋霉素效亦不著。来诊时仍咳嗽频作,咳吐白色黏痰,咳之不爽,胸部憋闷,伴咽痒欲咳,咳甚则遗尿,夜间难以入睡。舌质红、苔薄黄,脉滑。肺部听诊  相似文献   

20.
李忠 《光明中医》2011,26(8):1727-172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属中医"腰腿痛"、"痹证"等范畴,《素问.刺腰痛篇》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说:"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其描写的症状与西医所说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同时也说明了本病多与扭挫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