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君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23-2924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的临床结局,探讨无痛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6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产妇260 例,按照1∶1 比例选择260 例自然分娩组同期住院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对象,自然分娩组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无痛分娩组应用0.125%罗哌卡因进行无痛分娩.结果 与自然分娩组比较无痛分娩组宫缩时疼痛程度轻,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比例低(P〈0.01);2 组比较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平均出血量、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第一产程活跃期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镇痛组,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未实施分娩镇痛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孕妇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镇痛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延长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新生儿评分,是安全有效的。同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分娩全程镇痛对分娩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镇痛及分娩全程镇痛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复原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时、产后2h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顺产率、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子宫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全程镇痛将部分延长产程时间,但对分娩结局没有影响,能够增加顺产率,提高新生儿的状态,同时对产妇分娩后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峰  陈俊芳  周晓曦 《重庆医学》2006,35(16):1495-149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减轻和消除分娩疼痛以及对产程、分娩方式、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产科及麻醉科禁忌证、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施行任何镇痛方法的初产妇10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以及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结果 观察组分娩时疼痛程度为Ⅰ~Ⅱ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产程、第3产程、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分娩镇痛效果可靠,且能降低剖宫产率,而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5-11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esthesia,PCEA)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经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选取同期入院未加任何镇痛干预的自然分娩经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前、后VA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9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将要求无痛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要求无痛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各产程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及新生儿情况等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活跃期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可减轻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4月要求实施镇痛分娩的住院待产妇8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要求实施镇痛分娩进行自然分娩的待产妇8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情况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能减轻产妇疼痛,增加其自然分娩信心,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25-12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我院自然生产的孕妇121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常规分娩,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为产妇提供指导、鼓励与帮助。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行分娩镇痛。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10.54±4.37)h,第二产程时间(0.93±0.55)h,总产程时间(11.66±4.47)h;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6.83±3.15)h,第二产程时间(0.74±0.44)h,总产程时间(7.74±3.25)h;两组产程时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时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体质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镇痛减轻产妇疼痛感,虽延长产程,但对产时失血量及新生儿没有影响,在保障母婴安全前提下,能减少产妇分娩的痛苦,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研究组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同期未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11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镇痛效果好,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乐无痛分娩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杞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4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导乐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无痛分娩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有效起到镇痛作用,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360例选择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0例。观察组给予笑气吸入镇痛,对照组未进行无痛分娩。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粪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和羊水粪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笑气用于无痛分娩对产妇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42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和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初次分娩产妇。将其中18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方式者纳入观察组;252例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分娩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剖宫产率、住院时间、母婴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98%,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1)。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方式能改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
王震侠 《河北医学》2010,16(4):464-466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陪伴分娩联合安定曲马多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5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应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1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陪伴分娩联合安定曲马多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减轻产痛,加速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应用笑气吸入实施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正常分娩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笑气和50%氧气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100例同时期同等条件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无痛分娩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出血量、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分娩过程中产妇血压、脉搏变化及有无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无痛分娩98例有效,总产程时间平均312.45min,全部为自然分娩,失血量平均184.34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大于7分。对照组无痛分娩有效为0例,总产程平均为423.22min,自然分娩97例,胎头吸引术1例,产钳助产2例,失血量平均188.64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大于7分。两组产妇比较,无痛分娩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分娩时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血压、脉搏均无明显波动,无一例出现毒副反应。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晶  李娜  刘晓青 《当代医学》2021,27(30):16-18
目的 探究无保护会阴联合无痛分娩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以及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联合无痛分娩方式,对照组产妇采取会阴保护联合常规非药物镇痛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指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后会阴损伤程度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保护会阴联合无痛分娩方式进行自然分娩能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自然分娩总例数3154例,其中使用分娩镇痛197例,随机选取其中150例无痛分娩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分娩同等条件未使用无痛分娩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时疼痛程度、分娩时间、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产后2 h出血量及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91),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85、0.770、0.541);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通过分娩镇痛能明显地减轻产妇在分娩时所产生的疼痛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健康无不良影响,分娩镇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静  曹启军 《现代医学》2009,37(5):345-347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亲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头位、进入活跃期的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87例和对照组187例,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高、产钳助产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9.
姚金翠 《中外医疗》2023,(6):105-108+113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分娩的初产妇2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镇痛方式差异分为观察Ⅰ组(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58例)、观察Ⅱ组(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52例)与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110例)。记录各组产妇产程用时情况,对比3组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Ⅰ组、Ⅱ组初产妇第一、二产程用时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产妇第一产程用时长于观察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第二产程用时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第三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与Ⅱ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组与观察Ⅱ组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1、5 min评估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产程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自愿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68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无痛分娩组与同期未采用无痛分娩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组镇痛有效348例,占94.55%,镇痛效果明显;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时间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效果确切,对母婴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