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2.
肾功能减退时,由于尿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易发生恶心、呕吐、厌食纳差,而这一现象随肾功能恶化进一步加剧,患者由于摄人不足导致营养状况越来越差,出现贫血、浮肿、低蛋白血症、体腔积液等诸多并发症。这一现象在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更为突出,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和复杂性,而且增加病人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证实,透析效能的高低与患者的饮食及营养状况有非常密切联系,高通量透析能清除中、大分子物质,但能否达到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并发症,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琼海市人民医院10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与对照组(予以高通量血液透析)各51例,对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4+、CD3+、CD8+、CD4+/CD8+。评估左室后壁厚度(LVPWT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在心尖四腔切面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展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结果 透析后,观察组的LVPWTd、IVSTd、LVEDV、LVESV、hs-CRP、TNF-α、IL-6、CD8+低于对照组,而LVEF、CD4+、CD3+、CD4+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3,24(4):401-403,410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肾替代治疗患者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卫刚  张苗  卢景奎 《现代医学》2011,39(4):419-423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6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退出腹膜透析转向血液透析的患者设为转换组,继续行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行对比分析。结果:17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23例(13.1%)改为血液透析治疗,其中7例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例为透析不充分,5例为腹透管功能障碍,3例为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其他2例。与对照组相比,转换组患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较多,开始透析时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更低,营养不良及贫血程度较严重(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仍然是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早期肾脏替代治疗,规范患者操作程序,改善患者贫血及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A组,n=40)与血液透析组(B组,n=40)。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透析,分析两组患者透析期间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尿量、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相较B组,A组血肌酐、血红蛋白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4周,相较B组,A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组间血肌酐无差异(P>0.05),治疗前、疗后12周组间尿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24周,相较B组,A组尿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8周,A组降低幅度大于B组(P<0.05),治疗12周,A组继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后持续下降至第24周。B组自16周起,与组内比较明显下降;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24周均有改善,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可提高患者透析期间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邢安  张红  吴文武  花日红  吴丹萍 《海南医学》2014,(24):3680-368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将52例患者纳入腹膜透析组(CAPD组),88例患者纳入血液透析组(HD组),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的体重、尿量、血压、肾功能、血脂等临床指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2月,两组患者的体重、血钾、血糖、血脂等指标无显著变化,而肾小球滤过率(GFR)、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等部分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明显。两组患者透析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HD组血浆白蛋白水平较透析前显著性升高(P〈0.05),而CAPD组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尿量显著降低(P〈0.05),CAPD组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透析后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透析前下降,但CAPD组收缩压下降较HD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贫血症状均得到改善,CAPD组血红蛋白较HD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HD组, CAPD组PT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5例患者转为腹膜透析治疗,CAPD组1例转血液透析治疗;HD组并发症以内瘘阻塞、充血性心衰、高钾血症为主,CAPD组以腹膜炎多见,HD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CAPD组(P〈0.05)。结论 CAPD可改善贫血、钙磷代谢紊乱,不足在于感染率较高;HD优势在于可改善GFR,纠正低蛋白血症,不足在于心血管并发症,内瘘阻塞率较高。两种透析方式各有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0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8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膜透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7.18%比对照组66.6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6.23±1.52)mL/min比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4.01±1.31)mL/min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685.38±113.28)μmol/L、血尿素氮(11.54±2.61)mmol/L比对照组血肌酐(997.85±104.37)μmol/L、血尿素氮(15.27±2.45)mmol/L低(P<0.05),观察组白蛋白(29.58±4.16)g/L比对照组白蛋白(25.63±4.37)g/L高(P<0.05).结论 腹膜透析治疗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索针对腹膜透析(PD)不充分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PHD)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经PD治疗不充分的2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均转行PH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转行PHD后食欲明显提高,饮食限制变少,皮肤瘙痒、不宁腿症状均有程度不一的缓解.治疗后患者的Kt/Vpd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更低,总Kt/V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PHD可明显提高PD不充分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最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150例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透析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C组采用联合透析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透析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生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联合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B两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透析组透析后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A、B两组患者,白蛋白指标高于A、B两组患者。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调整患者体内环境,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且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分别对50个血透病人及46个腹透病人用短表36项(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用主观整体评估(SGA)分析其营养状态。[结果]两种透析方式在体力、疼痛、情感、疲乏等方面均无差别,社会功能方面腹透病人大于血透病人(P<0.001)。用SGA分析两组病人的营养状态并无差别,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营养状况与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营养状况好的透析病人其生活质量较好,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80),使用Baxter CT190双醋酸膜滤器行高通量透析6个月,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患者改良SGAN、BMI、TSF、MAMC、ALB、PA、TF、透析前CH、BUN、SCr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方法更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鹏宇 《海南医学》2008,19(2):92-93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及营养状况的评估.方法 将27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组,HPD组使用F60高通量透析器,CHD组使用低通量F6透析器,均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临床观察.结果 HPD组与CHD组比较,尿素氮(BUN),肌酐(Scr)清除无显著性差异;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PD能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并能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定两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比例、NK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透析方式均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但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方式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技术及装备的进步,使新的血液透析技术不断产生,高通量血液透忻就是其中之一。以往文献主要报道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种治疗作用,但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较少。现将我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于青  徐琦  缪文  姚建  徐琴君 《上海医学》2004,27(8):605-606
由糖尿病引起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欧美等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目前多采用血液透析(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ESRD,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长期成活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透析充分与否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比分析HD和CAPD对我院199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三六三医院行MHD治疗的87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44)采用HFD联合HP治疗,对照组(n=43)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炎症状态、钙磷代谢水平、睡眠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明显升高,而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LB、PA、HB、BMI、IL-6、hs-CRP、TNF-α、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和PSQI各维度评分差值比较,观察组血清ALB、PA、HB、BMI、IL-6、hs-CRP、TNF-α、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和PSQI各维度评分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肌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结合个性化护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需进行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组患者行腹膜透析,两组均持续透析8周,并同时予以个性化护理.结果 治疗组S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