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1例手术的体会结合复习文献,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冷停搏液灌注心脏停搏后改用冠状静脉窦温氧合血持续逆行灌注。病变主动脉瓣切除后替换人工心瓣膜。采用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结果 本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结论 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术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同时行瓣膜置换及搭桥术效果良好,但应注意手术方法、心肌保护及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逐渐增多,如何同期处理冠状动脉搭桥(CABG)与心脏瓣膜置换(VR)是心脏外科面临的新问题.我院从1992年7月到1993年3月共行瓣膜置换术+冠脉搭桥5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贾宝成  李长生 《吉林医学》2003,24(3):203-203
已有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需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80%[1],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2],人们发现房颤是一种起源左心房的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诱发房颤,其机制是房颤引起了心房重构包括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方向紊乱等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心房解剖重构)以及房颤引起心房肌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和传导速度减慢等心房电生理学特性改变(心房电重构),并引起心功能变化。本文通过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探讨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三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临床结局?方法:对从2004年1月~2009年8月的37例因风湿性瓣膜病行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观察?全组心功能Ⅲ~Ⅳ级29例(78.4%),18例(48.6%)行三瓣膜置换术,5例为再次手术?结果:院内死亡5例,早期病死率13.5%;危险因素包括心功能Ⅳ级(P=0.002)?腹水(P=0.008)?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P=0.002)?体外循环时间(P=0.002);术后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40.5%:低血压9例(24.3%),再次开胸止血2例(5.4%),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2.7%),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8.1%)?晚期死亡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计算1?2.5年生存概率(包括早期死亡)分别为86.5%?83.0%?全部随访存活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至Ⅰ~Ⅱ级?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中,三尖瓣置换早期病死率仍偏高,与术前右心功能障碍表现?肺动脉高压等因素相关,但中期生存结果满意,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红卫  张润生  杨营军  杨恒 《医学综述》2008,14(17):2706-2707
目的探讨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1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20例患者术后随访6~38个月,均无心绞痛发作,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择瓣膜置换或成形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揭国义 《浙江医学》1996,18(6):365-365
医务人员患风湿性瓣膜病而长期误漏诊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 例1:男,53岁,医师。嗜烟20年,反复咳嗽,偶见痰中血丝7年,声音嘶哑2年。劳累后胸闷、心悸1月,一直按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治疗。既往无风湿热史。体检:血匝、脉搏、呼吸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左侧卧位左腋中线第4肋处闻Ⅱ级舒张期杂音,仰卧位胸骨左缘第3肋处闻二尖瓣开放拍击音,M_1和P_2亢进伴分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增宽,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胸片示左房右室增大,肺总动脉与大分支阴影增粗,两肺呈瘀血样改变。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右室内径扩大,二尖瓣增粗,回声增强,舒张期开放受限,水平面瓣口1.6cm~2。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Ⅱ级。在上级医院作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人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分析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7月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18例,年龄50-71岁,平均59.22岁.手术采取体外循环下先行瓣膜置换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因出血二次开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余16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如辅以完善的围术期处理,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已成为心脏外科的常规手术,但对其中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患者需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纠正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同时使缺血心肌再血管化,使心功能得到改善,但手术操作复杂,围术期处理难度大。我院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施行此类手术1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在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2017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的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149例患者,应用不停跳冠脉搭桥心肌保护技术行瓣膜置换合并冠脉搭桥术的手术效果和相关并发症.对于搭桥+主动脉瓣膜/双瓣膜置换术,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  相似文献   

12.
报道我院1990年5月至1996年12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986例,结果二尖瓣病损害为89.76%,主动脉瓣病损率为3225%,以20-49岁发生率高、占76.98%,男女之比1:3,以女生为多,而AV病变则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刘治元  吴东信  欧斌  蓝远敏 《河北医学》2010,16(9):1084-1086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对4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换瓣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1例于术后第9天突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余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死亡率7.32%。随访35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术后严密的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柳尧林 《西部医学》2010,22(5):845-846,848
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25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辩+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0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死亡3例(低心排血量2例、心室颤动1例)死亡率3.84%。随访65例,平均随访4.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骐  肖颖彬  陈林  刘梅 《重庆医学》2004,33(2):193-194
目的分析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与三尖瓣联合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 1997年1月~2002年6月,我科对122例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患者施行外科治疗,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均做瓣膜置换手术,同时行三尖瓣De Vega或Kay环缩术.结果早期死亡4例(死亡率 3.28%),其余患者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联合三尖瓣病变常引起左心、右心功能不全,并发肺动脉高压与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因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施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对提高手术疗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合并先天心脏畸形者较为少见,笔者在术中遇到2例,兹举1例介绍如下: 患者女性,29岁,病志号256098。劳累后心悸气短8年,近2年加重,时有下肢浮肿,不能平卧等症发生。查体,心率52次/min,血压14/18kPa,心尖部有舒张期杂间,主动脉瓣听诊区有双期杂音,以舒张期为主,股动脉检查(+),末稍血管征(-)。ECG:窦性心动过缓,STV_5下移。VCG:二尖瓣口面积0.8cm~2,开放受限,可见返流血速。主动脉瓣开放轻度受限,可见中度返流。X-rgy:双肺瘀血,左房大明显,左右室均大。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1995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两例风湿性心脏病紧急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苏,恢复有效循环,一例痊愈出院,一例因急性肾衰,术后第三天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心功能指标上的差异。方法对收治21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需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左房(LA)、右房(RA)、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结果房颤组患者无论是左房还是右房,均明显大于非房颤组患者房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低于非房颤组房颤组;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明显低于非房颤组。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患者心功能受损重于非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孕前行心脏手术设为A组,未行手术组设为B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心脏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2例,产妇死亡2例;剖宫产是两组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心脏手术后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择期剖宫产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72例,79例行二尖瓣置换,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6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共置换人工机械瓣203枚。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97%;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严格的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瓣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