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60例MPS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戊酸雌二醇2 mg,1次/天;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1 mg,1次/天,且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天,2组均于治疗后10 d给予安宫黄体酮口服,每次2 mg,每天1次。2组均治疗3个治疗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Kupperman症状评分及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E2)、阴道细胞成熟值、子宫内膜厚度、血脂等情况。记录消化道、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症状。结果:治疗后2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1)。2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E2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变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E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75%,低于对照组的12.50%(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MPS,不仅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吴新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17-117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安宫黄体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激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3,(11):1688-1691
目的:分析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存在的问题并确定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分析并总结补肾阳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归纳补肾阳中药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结果:从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介质等多角度探讨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阐明其作用机理,深入研究围绝经期各种并发症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结论:从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介质等多角度探讨补肾阳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较全面思路。  相似文献   

4.
梁春玲  罗一平 《医学综述》2014,(11):2090-209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康复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雌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阳性项目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雌二醇、FSH、LH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雌激素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小特 《吉林医学》2015,(9):1752-1753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把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FSH与LH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E2与LH值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够通过调节血清FSH与LH的表达来提高治疗预后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安徽芜湖繁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症状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症状、心脑血管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周围神经系统症状治疗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而对照组仅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缓解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台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气短,烦躁易怒,潮热,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等,中医称绝经前后诸症。症候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严重可以影响生活和工作。目前西医常用激素替代治疗,而有些患者对其副作用及危险性心存顾忌,故无法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笔者采用中药配方加减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并与口服谷维素治疗(20mg,日3次)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97例,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166例,取得显著疗效,且没有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气短,烦躁易怒,潮热,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等,中医称绝经前后诸症。症候轻重不一,参差出现,持续时间也长短不一,严重可以影响生活和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替代疗法结合滋肾疏肝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西药与滋肾疏肝方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巢功能、Kupperman评分、血脂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王瑛 《当代医学》2021,27(25):22-24
目的 运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更年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150例符合标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入中药+耳穴组(Ⅰ组,n=50)、耳穴组(Ⅱ组,n=50)、空白组(Ⅲ组,n=50)。干预前、及干预3月后予测量E2、FSH、LH水平,进行PMS症状评分。结果(1)干预后,与Ⅲ组比较,Ⅰ组的雌二醇、LH、FSH水平、KMP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mp;amp;lt; 0.05),Ⅱ组雌二醇、LH水平、PMS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mp;amp;lt; 0.05),Ⅱ组的FSH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95)。Ⅰ组与Ⅱ组比较,雌二醇、LH、F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mp;amp;gt; 0.05),KMP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Ⅲ组干预前后的E2、 FSH、LH水平、KMP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mp;amp;lt; 0.05)。结论(1)中药联合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显著改善PMS症状,能提高雌激素水平,降低FSH水平。(2)单纯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改善PMS症状,但效果不及中药联合耳穴,耳穴对FSH水平的影响和空白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推测耳穴改善PMS症状不完全通过性腺轴刺激、影响激素而改善症状(3)若围绝经期综合征不予干预,FSH、LH可显著升高,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KMP症状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药组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及各症状的缓解情况,为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方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中药组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upperman总积分及各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3,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4.825,P<0.001)。临床各症状Kupperman积分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积分在潮热出汗、烦躁易怒、泌尿系症状及眩晕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较雌激素好,Kupperman积分降低明显,各症状缓解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裴桂华 《海南医学》2014,(3):346-348
目的 观察植物雌激素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研究组以植物雌激素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对照组单独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变化,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明显下降,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FSH和LH水平明显下降,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Kupperman评分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FSH和LH水平下降,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物雌激素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围绝经期患者内分泌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加护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亦称"更年期",是每个妇女人生的必经阶段.女性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新生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发育期、围绝经期、老年期等各个生理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药物塌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整理和规范操作规程,为基层单位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规范的技术文本.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中药塌渍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塌渍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观察组191例,痊愈87例,显效50例,有效4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6.3%;采用妇宁康片对照组94例,痊愈28例,显效21例,有效3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4%,观察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塌渍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女性逐渐进入老年时期的过程,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常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生理及心理症状.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采用外源性雌激素替代补充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变化。方法:对60例正常妇女(CON)、60例无症状围绝经期妇女(PM)、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PMS)在治疗前检测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并进行组间比较;另外对PMS妇女在中西结合治疗后进行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检测,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PM组和PMS组分别与CON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M组和PMS组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MS组中西药结合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使甲襞微循环、雌激素及血脂指标有显著的改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观察组采用多人氧舱面罩吸氧法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及kuppermann评分.结果 观察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P<0.01),黄体生成激素、卵泡雌激素及kupperman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对11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临床有效率达到89.3%,远高于对照组的66.1%。结论: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