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骨转子间骨折也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占成年人总骨折的3.13%,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0%。老年人多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8~1:2,女性的高发病率与绝经后骨骼的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此类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糖尿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进修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四组,A组3例、B组5例、C组10例、D组12例,分别给予不同术式治疗,对比四组治疗效果。结果:D组的Harris评分、治疗满意度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D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结论: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并发有其他疾患的老年患者使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月死亡1例,22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3个月,优良率为86.4%。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具有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全  黎颖  林民贵  廖柳 《河北医学》2009,15(1):51-5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46例,对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及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46例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术后功能评价:优33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9.13%。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者术中大转子骨折2例,髋螺钉孔钻孔过深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侧,髋内翻1例;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者术后出现髋内翻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能提高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东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45-204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5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结果本组除1例术后1个月死于心脏病,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出血外,101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随访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宜根据不同的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手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3例,观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对这23例患者进行随访4~14个月,这23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2例.结论 PFNA 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骨质疏松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纪世宏 《中外医疗》2009,28(5):53-53
股骨远端骨折,由于骨折位于膝关节内和邻近膝关节,骨折发生的同时常合并有膝关节结构损伤,保守治疗骨折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和固定、膝关节结构损伤的修复和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最大限度获得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军 《吉林医学》2014,(11):2294-2294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动力髋螺钉、Gamma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组。分别观察三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与动力髋螺钉手术相比,Gamma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非常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卧床时间非常短,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岑怡彪  张应文  朱智敏 《河北医学》2005,11(10):872-873
目的:总结Richard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探讨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3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应用Richard钉手术内固定,对术中、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所有病例均恢复行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结论:Richard钉在治疗老年顺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敖立国  冯达周 《华夏医学》2007,20(4):746-747
目的:分析AO空心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以来采用AO空心针术式治疗的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髋关节活动功能满意40例,占83.3%。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内固定牢固,尤适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引起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围术期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该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的一种重要损伤.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冶62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人,其中58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皆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柘城县中医院2014年6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小,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三种固定方法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比较三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无一例失访,三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PF-LCP组优良率为94.7%,较PFNA组和DHS组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LCP组并发症较PFNA组和DHS组稍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LCP较其他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优良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鱼红进  刘兴国  宋明辉 《吉林医学》2011,(24):5081-5082
目的:正确制定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86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分别使用解剖锁定钢板(73例),髁支持钢板(52例),动力髁钢板(30例),逆行交锁髓内钉(23例),外固定架(8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随访,平均3.5年。采用Koinest标准评定,解剖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5%,动力髁钢板、髁支持钢板、逆行髓内钉组优良率为91%,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60%。结论:应根据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体分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固定方法,才能有效固定骨折,促进骨折愈合,减少骨折并发症,并且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疗效的好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查阅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关文献制定自编问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76例患者中,70例临床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2.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后并发症、摔伤和脆性骨折史是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疗效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该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王弘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5):571-572
目的了解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151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35例,DHS组80例,DCS组11例,PFN组25例。结果15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月,按Harn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4.0%。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按照骨折类型、骨质睛况、身体状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牵引,因其并发症多而被摒弃.手术已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主要方式。目前,手术方式有:外固定支架、空心加压螺钉、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关节置换等.根据老年患者状况和转子间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孙占全 《吉林医学》2015,(8):1561-1562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17例。A组患者采取骨牵引法治疗,B组采取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C组采取Gamma钉固定治疗,D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最后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C组、D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髋内翻发生率、关节僵直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进行髓外固定(A组)、髓内固定(B组)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C组)的患者,对其术中、术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A组明显长于C组,C组明显长于B组;出血量:A组明显多于C组,C组明显多于B组;恢复优良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外固定、髓内固定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这三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