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静脉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面部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00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表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赵宏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7):64+57-64,57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用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进行瘤体多点腔内注射治疗,注射后至瘤体表面皮肤或黏膜变白,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2-3min,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儿中,治愈34例(75.56%),基本治愈8例(17.77%),有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100%,随访1年后患儿均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微创,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其中观察组24例,给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18例,给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83.3%,对照组为38.9%,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0.2,P<0.05).观察组发生皮肤溃疡(16.7%)、局部肿胀(12.5%)、腹部不适(16.7%)及低热(8.4%),对照组发生皮肤溃疡(11.1%)、局部肿胀(11.1%)、腹部不适(16.7%)及低热(16.7%),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确切,具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疗程短、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聚桂醇与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在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将108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聚桂醇组和平阳霉素组,分别采用聚桂醇和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进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聚桂醇组疗效和并发症均优于平阳霉素组。结论:聚桂醇疗效优于平阳霉素,并发症低于平阳霉素,作为硬化剂,是治疗血管瘤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01月-2016年07月收治的106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平阳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2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52例患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大而广泛的瘤体,压迫阻断血流后注射治疗;48例患应用5%鱼肝油酸钠瘤体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访6-24个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92.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2.5%,总有效率79.1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是目前首选的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与单独使用平阳霉素的治疗方案对体表血管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体表血管瘤患儿3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同时,根据临床类型将观察组分为毛细血管瘤组(68例)、海绵状血管瘤组(56例)及混合型血管瘤组(56例),根据瘤体大小将观察组分为瘤体面积>2.5 cm2组(78例)及瘤体面积≤2.5 cm2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平阳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及观察组内各临床类型、瘤体大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血管瘤组总有效率高于海绵状血管瘤组及混合型血管瘤组(P<0.05),瘤体≤2.5 cm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瘤体>2.5 cm2组(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体表血管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毛细血管瘤效果更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用平阳霉素和’2P治疗儿童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血管瘤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借鉴。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血管瘤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平阳霉素和32P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32P局部注射加敷贴的治疗,比较两种方式对不同年龄、不同血管瘤类型、性别以及病灶数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对海绵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的疗效比较显著,对照组治疗对毛细血管瘤和鲜红斑痣疗效显著;年龄因素对两种儿童血管瘤治疗办法有显著的影响,年龄越小,采用32P+敷贴治疗的效果越佳,平阳霉素+,32P对2岁以上的患儿效果更佳;患儿的性别和病灶数量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无显著影响;两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引起的不良反应种类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平阳霉素联合32P的方案是治疗年龄稍大的儿童血管瘤的良好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联合鱼肝油酸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地塞米松术前肌注,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联合于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49例(联用组),并与单纯用5%鱼肝油酸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56例(单药组)作对照。两组均7d注射1次,3-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单药组有效率为86%,平均注射4次,疗程28d,联用组有效率为97.9%,平均注射3次,疗程为21d,结论: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及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比传统鱼肝油酸钠疗法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PLM)并地塞米松(DMX)联合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 将64例血管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平阳霉素并地塞米松联合腔内注射(PLM组)与传统的鱼肝油酸钠瘤内注射(SM组),对它们的毒副作用、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PLM组有效率为96.88%,SM组为81.25%,PLM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SM组. 结论 平阳霉素并地塞米松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副作用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92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按随机数表分法为两组,对照组46例使用平阳霉素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聚桂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生理、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聚桂醇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方案在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平阳霉素进行治疗;30例患者为联合组,以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进行治疗.评估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具有显著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未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乔国梁  郑世信  刘凤安  方黎 《当代医学》2010,16(14):142-14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咽喉部血管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博来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实验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用药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平阳霉素与其他药物联合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26例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48例,B组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43例,C组采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联合注射35例,并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经12个月随访观察,A组优良率81.3%,B组优良率90.7%,C组优良率91.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的3种联合用药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鱼肝油酸钠及碘化油合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类型、大小和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常规对症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和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45.00%和76.6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5.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短,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病程缩短,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射治疗28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7-14天注射一次,3-5次为一疗程.结果经6-24个月观察随访,治愈和基本治愈25例,瘤体缩小的2例,无效的1例,有效率97.2%.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19.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一种简便、安全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法,采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共46例,其中治愈33例,占71.74%;显效13例,占28.26%。结果提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探讨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方法 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分别行血管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2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均为100%,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为82.1%,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为57.1%,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优于鱼肝油酸钠,而且副作用小,无复发,是目前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