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60例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的肺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治疗干预后均治愈,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科门诊中具有较高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且伴有消化系统症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所以要注意监测患儿的MP-IgM辅助诊断、治疗,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数字随机性原则下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治疗的180例患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对象,将另外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100例患儿作为参照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要素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中呕吐16例、恶心20例,(45.00%),腹痛8例、腹泻5例,(16.25%),肝脾肿大7例(8.75%)、急性肝炎4例(5.00%)、急性胆囊炎3例(3.75%)、急性胰腺炎6例(7.50%),症状总发生率86.25%;且观察组患儿发热人数36例,明显多于参照组,病程(13.2±1.2)d、总热程(7.4±1.5)d、使用抗生素的起始时间为(5.3±1.3)d均长于参照组,临床结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影响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发热、热程和使用抗生素的起始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以咳嗽伴/或发热为首发症状,大多表现为顽固的阵发性咳嗽,部分患者出现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肺外症状。肺部X线片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血中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有意义。30例经阿奇霉素贯序治疗后,治愈24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后遗症。结论:掌握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正确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儿肺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血尿淀粉酶等。结果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婴幼儿组较儿童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表现明显,而儿童组腹痛症状表现明显;儿童组血清转氨酶增高、血总胆红素增高、血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增高、肝脏B超异常、胆囊炎、腹腔积液、胰腺炎等表现的比例均较婴幼儿组高;婴幼儿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儿童组低。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婴幼儿较儿童症状表现明显,儿童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以咳嗽伴/或发热为首发症状,大多表现为顽固的阵发性咳嗽,部分患者出现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肺外症状。肺部X线片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血中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有意义。30例经阿奇霉素贯序治疗后,治愈24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无后遗症。结论:掌握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正确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的特点、MP-Ig M抗体检测结果、血常规、治疗等情况。结果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急,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多数患儿出现喘息症状;患儿的肺部体征表现为湿啰音、喘鸣音;患儿肺外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胸部X线显示以肺间质浸润为主,60%的患儿双肺受累,单侧病变多数累及右中下肺;60%患儿外周白细胞总数正常;40%的患儿初次检测血清MP-Ig M抗体水平不高,需进行双份检测诊断。患儿经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是肺炎支原体,对于3岁以下初次喘息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应充分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导致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于海潮 《吉林医学》2013,34(7):1301-130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理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5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伴发热,主要肺部体征为中细湿啰音及干啰音,肺外表现包括消化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等;血白细胞正常占76.9%;痰菌培养检查肺炎支原体阳性占5.8%,但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为100%;胸部X线检查发现大片絮状阴影;经综合治疗2周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发现无复发。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随访肺炎支原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38例,观察其病程、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3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有腹痛,其中脐周腹痛的14例,剑突下腹痛2例,左下腹腹痛2例,右下腹痛16例,部位不清者4例;伴有发热9例,咳嗽13例,呕吐19例,腹泻6例,便秘1例,头晕1例,伴发肺炎7例,周围淋巴结肿大9例。病程1~15d。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痛明显,常伴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大多不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郝凤芹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01-170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均有不同程度咳嗽,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15例,双下肺浸润阴影8例.18例患儿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均为阳性.肺外损害:发热伴消化系统症状5例,其中B超检查示肝脏肿大3例;伴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胸闷)4例;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起病4例;伴有泌尿系统损害者4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例.给予阿奇霉素5~10 mg·kg-1·d-1,静脉滴注,18例患儿全部治愈.随访1年无反复发作的慢性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4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及相应治疗措施。结果在446例患儿中有90例出现肺外并发症,占20.18%;常见受累系统为消化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经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治愈率为95.56%。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常会诱导肺外并发症发生,其中首发症状为肺外表现,且常有漏诊或误诊现象。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病症临床治疗中,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霉素与不同pH值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8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红霉素与加入碳酸氢钠的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与单纯葡萄糖配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退热、减轻咳嗽及肺部阴影减轻等方面有明显效果,P均〈0.05。在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中,治疗组患儿的血管疼痛及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亦明显减轻或减少,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红霉素与弱碱性葡萄糖液体配伍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简称立体定向)与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立体定向组与小骨窗组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8±4.5)d、(12±3.2)d,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小骨窗组优于立体定向组(P<0.05)。结论两组结果相比较,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效且及时的清除了脑内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重症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因意识障碍或合并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入住监护病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入院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抽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水平,同时行痰培养、胸片等检查,采用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程度.随访28 d判断预后.[结果]PCT在肺部感染组尤其痰培养阳性患者升高明显,浓度高于0.5 ng/ml,诊断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1.7%,其阳性预测值达到82.1%,均高于CRP和WBC.ApacheⅡ评分高于20则PCT明显增高,CRP呈现增高趋势,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CT的浓度与预后有关,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的早期指标,而且可以反映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研究细辛脑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对全麻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全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沐舒坦组和传统药物组,其中观察组24例,沐舒坦组21例,传统药物组20例;3组均使用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使用细辛脑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沐舒坦组仅使用沐舒坦雾化吸入;传统药物组使用传统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3组痰量、痰色及稀薄度,肺部啰音减少程度以及X线胸片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沐舒坦组总有效率76.19%;传统药物组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与沐舒坦组或传统药物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沐舒坦组与传统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细辛脑联合沐舒坦雾化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沐舒坦雾化或传统药物雾化,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雾化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63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联合二、三代头孢菌素治疗1~2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2~0.3mg/(kg·d)静脉注射,连用5 d。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胸片阴影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19±1.57)d、(8.03±1.80)d、(2.80±0.74)周、(9.72±2.32)d,对照组分别为(7.32±2.14)d、(10.22±2.39)d、(3.52±0.87)周、(11.55±1.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水平分别为(6.08±1.70)mg/L、(20.00±5.81)mm/h,对照组分别为(10.28±2.97)mg/L、(28.16±6.47)mm/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路元芳 《吉林医学》2011,(34):7214-7215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及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经治疗并确诊为MP的6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8例(93.5%)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中25例(40.3%)有肺外并发症,有4例(6.5%)以肺外系统症状、体征首发。受累系统以血液、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多见,分别为11.3%、9.7%、8.1%、3.2%。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痊愈。结论:MP感染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对于常规治疗疗效不佳及有多脏器损害的呼吸系统感染者,应注意MP感染,尤其是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作为消化道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首选方法,以及有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方法】在我中心门诊11个月共收集321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采用13CUBT(研究组)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colloid immunochromatographic method,GICA,对照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然后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对13CUBT阳性患者使用改良(早晚空腹服药,2周疗程)的三联法(质子泵抑制剂+抗菌素)与四联法(质子泵抑制剂+抗菌素+枸橼酸铋剂)治疗与跟踪方案。【结果】13CUBT组和GICA组检测阳性率为经配对χ2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5)。三联法的Hp根除率达84%,四联法Hp累计根除率达95%以上。【结论】13CUBT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理想的检测Hp感染的首选方法。改良的治疗方案对Hp的根治有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4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发热、热程、抗感染起始时间3个项目在伴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组与无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组之间的例数差异明显(P 〈0.05);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发热、热程、抗感染起始时间是伴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持续发热可能是引起肺外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之一,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减少肺外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该组研究对象为医院2005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108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结肠减压和结肠灌洗。4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34例左半结肠癌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单纯造口术9例,短路手术10例,6例患者中转为捷径手术。结果有19例(17.6%)发生切口感染,15例(13.9%)发生肺部感染,2例(1.9%)发生造瘘口感染,2例(1.9%)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未有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术后有1例患者(0.9%)因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有2例(1.9%)患者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积极抗感染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5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经验。结果:①0~3岁患儿20例,占全部患儿的35.7%。②婴幼儿肺部体征明显,常伴有喘息,呼吸困难;年长儿肺部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部分患儿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③有肺外合并症22例(39.1%),心血管、泌尿、消化、血液、神经系统均可受累。④应用阿奇霉素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多见于较大儿童,但婴幼儿感染不容忽视,各年龄段患儿临床症状侧重各不相同,并可累及肺外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年长儿应警惕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