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2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3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程度.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95.9%)、硬化和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病理分型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斑块(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作为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22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13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对照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程度.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95.9%)、硬化和狭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病理分型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不稳定斑块(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作为进展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236例病例组患者中,18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4%;260例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发生率为23.07%,缺血性脑卒中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性质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依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106例、非糖尿病组180例,对两组病例进行血脂(TC、TG、LDL、HDL)检测了解有无高脂血症、凝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了解有无血液高凝状态、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检测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两组病例观察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非再加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血液高凝状态、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是引起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进展性脑卒中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革  胡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308-1310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特点。方法:对266例进展性脑卒中和102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有颈内动脉狭窄232例(87.2%),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的37例(36.3%)(P〈0.025);且进展性脑卒中组中颈动脉狭窄率,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狭窄率和斑块性质可作为预测及评价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米长礼 《现代医学》2014,(11):1359-136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成分等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关系,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2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疾病是否持续进展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n=51)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n=101),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发病率及高脂血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例数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两组患者共发现易损斑块80例,稳定斑块72例,进展性脑卒中组斑块中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两组溃疡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易损斑块是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判断斑块易损性,对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及临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振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8):17-17,20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患者病例56例,和同期收治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统计发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所占比例较非进展组高(P<0.05);且患者在入院时的血糖值、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NIHSS评分等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史者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发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陈品 《中外医疗》2013,(31):63-63,65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9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8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及程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检出率为32.6%,检出率为8.1%,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发现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溃疡斑和缺血性脑卒中呈现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超声检查颈部血管发现的粥样斑块情况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探讨。方法:选择2006~2007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缺血性脑卒中组)及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检者83例(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颈动脉内径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左右颈总动脉内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最多(78.0%),其次是颈总动脉分叉处(15.8%),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少(6.2%)。斑块部位与缺血性脑卒中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有密切关系,对早期预测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320例来院体检人群,测量其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并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脂血症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及对照组,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及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22.22%,高脂血症组发生率为24.68%,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发生率为3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均P<0.05);且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及单纯高脂血症组(均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组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高血压、高脂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且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斑块类型及病变程度.方法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及对照组11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颅外颈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6.5%,对照组18.4%.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率>5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1.8%,P<0.05).斑块性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斑块检出率31.9%,对照组11.8%(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董海燕  王建明  曹志萍 《吉林医学》2012,(34):7410-7411
目的: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42例,非进展性卒中组64例,根据颈动脉检查又将脑卒中分为无斑块组、稳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远高于非进展组,进展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发生率也高于非进展组。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监测不稳定粥样斑块对预测脑卒中的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琪  车琳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10,34(3):187-18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特点。结果2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67例(23.8%)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而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55例患者中,有25例(45.4%)发展为进展性卒中;重度颈动脉狭窄48例中,有24例(50.0%)发展为进展性卒中;在病理表现为溃疡斑的43例中,有23例(53.4%)发展为进展性卒中;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仅9%发生进展性卒中。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溃疡斑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程度及溃疡斑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玲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72-307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 对1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斑块的回声特征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将斑块分为软斑组、硬斑组、混合斑组,比较3组间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软斑组及其近心端的角度大于13°,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就诊时收缩压、舒张压、是否发热、有无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情况,住院当天空腹血糖、血白细胞、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是否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收缩压、发热病例、有糖尿病史和有高脂血症病史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后检查提示:空腹血糖、血白细胞、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若收缩压低、体温高、伴有糖尿病史或高脂血症病史中一项或多项时,应提高警惕;若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或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中一项或多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出现。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12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压、血脂、血糖检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与斑块发生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HBP、DM、H-TC、H-TG,H-LDC存在相关关系(P〈0.05),且与并存多种因素者相关关系更为显著(P〈0.01)。另外,硬化的血管腔内斑块形成的数目及造成管腔的狭窄程度与以上因素也存在相关关系,且多重因素较单纯因素对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又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一氧化氮(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2例缺血性脑卒中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研究组)与42例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照组)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NO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的 D- 二聚体(D-D)、 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NO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未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且存在明显相关性,故可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郑凯  史庭慧  张苏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3):3586-3588,3591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发病特点及作用。方法对47例住院的脑梗死(CI组)老年患者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NCI组)老年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cI组中32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68.1%),明显高于NCI组(17.5%)(P〈0.01),而且CI组中斑块性质为软斑和溃疡斑的总比例高于NCI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I组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又处(BIF)。CI患者LDL明显高于NCI组(P〈0.05),HDL明显低于NCI组(P〈0.01),且CI患者血脂异常者明显高于NC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可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评估患者的预后,为开展颈动脉外科手术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要加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有斑块组49例和无斑块组17例.分别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斑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OR=3.53,P=0.036)和高舒张压(OR=1.17,P=0.011))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C-反应蛋白和舒张血压增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对老年患者颈动脉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组,49例无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情况、颈动脉内-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IMT、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管腔闭塞率2.27%,管腔狭窄率90.91%;对照组无管腔闭塞,管腔狭窄率18.37%;2组患者管腔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研究组患者管腔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有密切关系,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心脏瓣膜钙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对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应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