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从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分型及其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方法: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采用V因子,X因子和V+X因子试验,血清分型采用玻片凝集法,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头孢硝噻酚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结果: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共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152株,其中男性患儿108株,占71.0%,女性患儿44株,占29.0%。血清分型显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148株,占97.4%,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4株,占2.6%;可分型菌株中,a,d,e,f型各1株,无b,c型菌株发现。34株菌株(22.4%) 产生β内酰胺酶。152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全部菌株成功完成药敏试验,113株菌株(74.3%)对氨苄西林敏感;141株菌株用E-test法检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氨苄西林MIC50为0.25 μg/mL,MIC90为12 μg/mL。结论:该研究中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以不可分型菌株占绝对优势,74.3%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敏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3):217-220]  相似文献   

2.
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分子水平了解南京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状况。方法对158株Hi临床分离株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PCR扩增β-内酰胺酶的TEM及ROB编码基因,并克隆到T载体中作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1.77%。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0.51%。TEM基因阳性89株,ROB阳性基因1株。63株耐氨苄西林且β-内酰胺酶阳性,耐药性主要是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和TEM基因。2株耐氨苄西林且β-内酰胺酶阴性。1株β-内酰胺酶阳性,但未检测到TEM或ROB基因。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且以TEM型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耐药性,以及菌株BRO酶基因特征。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从儿童呼吸道分离卡他莫拉菌401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用Nitroceif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对分离株进行BRO基因分型。结果401株卡他莫拉菌的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96.5%(387/401);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的MIC50、MIC90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酶株BRO基因阳性率为99.2%(384/387),其中BRO-1型为93.0%,BRO-2型为7.0%;BRO-1+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和阿齐霉素的MIC50和MIC90明显高于BRO-2+菌株。结论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分离株β-内酰胺酶产酶率高,产酶株主要携带BRO-1基因,其对部分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影响明显高于BRO-2型菌株。  相似文献   

4.
儿童携带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及bro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携带214株卡他莫拉菌分离株产酶率和9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研究产酶株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采用英国抗生素化疗学会(BSCA)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用Nitrocefin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β- 内酰胺酶;PCR扩增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方法对分离株进行bro基因分型。结果214株卡他莫拉菌中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94.4%。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的MlC90分别为32 mg/L、2 mg/L和8 nag/L,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的0.5 mg/L,10 mg/L和0.5 mg/L;产酶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耐药率分别为95%、46.5%和76 2%,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组(0%)(x2=100.889,8.159,28.961 P均<0 001);产酶株与非产酶株组对头孢噻肟、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四环素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其总体敏感性分别为100%、95.8%、100%、100%、34.1%,所有分离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产生耐药(100%),MIC50和MIC90高达32 mg/L和128 mg/L。202例产酶株经bro基因分型,69.8%(141/ 202)为bro—Ⅰ型,30.2%(61/202)为bro-Ⅱ型。bro-Ⅰ型携带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50和MIC90高于bro-Ⅱ型的耐药株。结论北京地区携带的卡他莫拉菌β-内酰胺酶产酶率较高,产酶株对氨苄西林耐药较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患儿分离株的耐药模式及流行特点,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共检出HI菌株546株,98.7%的菌株来自呼吸道标本。男性患儿检出348株,女性198株,男女比例1.76∶1。年龄范围为7 d至13岁。HI培养采用嗜血杆菌专用培养基,菌株的鉴定采用Ⅴ因子和Ⅹ因子需求试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Cefinase纸片法。结果季节分布以春季为主,共331株(60.6%),秋季最少,仅23株(4.2%)。146株(26.7%)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率逐年上升。153株(28.0%)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多重耐药株占60株(11.0%),最常见者为同时耐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克拉霉素,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株(χ2=145.1,P0.005)。结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HI株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感染患儿以1岁以内为主,每年2—5月为感染高峰季节,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对二代头孢菌素仍保持较高敏感性,其可作为经验治疗首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316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分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酚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316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到140株流感嗜血杆菌,总分离率4.4%;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四季检出率不同(P<0.01),以2月~6月检出率较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1)。31.4%的分离株产β-内酰胺酶,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头孢克洛、头孢他啶、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9.6%~31.9%、66.2%~73.9%、19.7%~15.9%、2.8%~14.5%、2.8%~0、28.2%~2.9%、4.2%~1.4%。未发现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株。结论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率与季节有关,以婴幼儿感染为主,有性别差异。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近年来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取2004-200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及住院14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分离的11株卡他莫拉菌(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及生化鉴定确定),分离株取自上呼吸道感染5例,支气管炎、肺炎各3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测定(抗生素标准品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青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并用Cefinase纸片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WHONET 5和SPSS 11.5软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11株卡他莫拉菌中10株为β-内酰胺酶阳性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1.8%、63.6%和18.2%,对头孢曲松100%敏感;对青霉素及头孢拉定的能抑制90%被试菌株的MIC(MIC90)分别为32.0 mg/L和8.0 mg/L,对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MIC90分别为2.0 mg/L和0.25 mg/L.结论 卡他莫拉菌为条件致病菌,该菌产酶率高,对青霉素、氨苄西林、1代头孢菌素及2代头孢菌素均有较高耐药率,对头孢曲松敏感.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世界各地流感嗜血杆菌 (HI)菌株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 ,而且不同地区差异很大 ,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HI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类为产酶的耐药机制 ,即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 ;第二类为不产酶的机制包括两种 ,一是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 ,二是外膜蛋白通透性的下降。HI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为获得外源性DNA编码产生四环素泵出系统 ,或产生具有核蛋白体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对氯霉素的耐药机制是由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产生及外膜渗透性的降低 ;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机制较复杂 ,但主要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防止诱导该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取2006年6—12月住院的肺炎患儿下呼吸道中分离的β-内酰胺酶阳性Mc40株,采用PCR技术扩增其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Mc的耐药基因表达及分型,同时比较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点。结果40株β-内酰胺酶阳性卡他莫拉菌的BRO基因型为:36株(90.0%)BRO-1基因阳性,3株(7.5%)BRO-2基因阳性,1株(2.5%)未检测到BRO-1基因和BRO-2基因。BRO-1基因阳性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小于BRO-2基因阳性菌株。结论重庆地区儿童Mc的产酶株以BRO-1基因为主,少数为BRO-2基因,极少菌株可能为其他型别。  相似文献   

10.
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世界各地流感嗜血杆菌(HI)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正以较快的速度上升,而且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HI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类为产酶的耐药机制,即β-内酰胺酶的产生;第二类为不产酶的机制包括两种,一是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二是外膜蛋白通透性的下降。Ⅷ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为获得外源性DNA编码产生四环素泵出系统,或产生具有核蛋白体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对氯霉素的耐药机制是由于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产生及外膜渗透性的降低;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机制较复杂,但主要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lfuenzae,Hi)的耐药变迁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1222株Hi,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显色法进行β内酰胺酶测定,根据结果分为4种耐药模式:①β内酰胺酶阳性菌(头孢呋新耐药株除外);②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BLNAR);③头孢呋新耐药菌;④其他耐药菌。结果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克洛、四环素、氯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呋新、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7%、76.7%、27.4%、14.3%、10.2%、8.4%、6.9%、4.3%。其中①~④组耐药模式的检出率分别为29.0%、2.6%、6.9%、41.2%。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①和②组,分别占该组的67.5%和81.3%。阿奇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对BLNAR和头孢呋新耐药的Hi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30.8%。头孢呋新、头孢克洛、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β内酰胺酶阳性的氨苄西林耐药菌和β内酰胺酶阴性的氨苄西林耐药菌中有显著差别。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志贺氏茵是否存在OXA基因及其发生率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氏茵共51株,进行β内酰胺酶OXA基因PCR检测,对PCR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并与标准株进行比对,确定其亚群并用K-B法测定志贺氏菌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度.结果 51株福氏志贺氏菌中45株捡出OXA-1群基因,阳性率为88.23%;福氏志贺氏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OXA-1群基因阳性志贺氏菌的耐药率为91.11%、OXA-1群基因阴性志贺氏茵的耐药率为83.3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一定的耐药,OXA-1群基因阳性的为26.67%、OXA-1群基因阴性的为33.33%;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OXA-1群基因阳性的26.67%、OXA.1阴性的为0.51株福氏志贺氏茵中未检出OXA-10群基因.结论 从福氏志贺氏茵检出OXA-1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携带率为88.23%.该基因与福氏志贺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肠道感染志贺菌的耐药性及其产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分布及基因分型。方法2007年至2008年在广州儿童医院采用K-B纸片法测定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分离的66株志贺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TEM、OXA、SHV、CTX-M-1组、CTX-M-2组和CTX-M-9组6对通用引物对志贺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进行PCR扩增及DNA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志贺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达92.3%,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也达57.8%,但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氯霉素相对敏感,耐药率均在30%以下,对舒普深耐药率为0。66株志贺菌中57株扩增到有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阳性检出率86.4%,其中CTX-M-9组基因检出率最高,达47.0%,另TEM型检出率33.3%、OXA型31.8%、CTX-M-1组22.7%,CTX-M-2组、SHV型未检出。66株志贺菌中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者24株(占36.4%),携带3种耐药基因者3株,携带4种耐药基因者1株。结论广州地区儿童肠道感染志贺菌耐药情况较严重,氨苄西林已不适宜作为临床治疗志贺菌腹泻的一线用药。志贺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主要以CTX-M-14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小儿法罗培南钠对儿童呼吸道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法罗培南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对儿童临床分离的156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PSSP)32株、青霉素中介(PISP)28株及青霉素耐药(PRSP)96株]、98株流感嗜血杆菌、173株肺炎克雷伯菌和55株卡他莫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计算MIC50、MIC90及累积抑菌百分率。结果法罗培南钠对肺炎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10~2.000 mg/L;PSSP、PISP、PRSP的MIC分布无差别, MIC90皆为1.000 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范围为0.030~8.000 mg/L, 其产酶和氨苄西林耐药表型不同的菌株之间比较, MIC分布无明显差别, MIC90皆为4.000 mg/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范围为0.250~>32.000 mg/L, MIC50和MIC90均>32.000 mg/L。法罗培南钠对卡他莫拉菌的MIC范围为0.030~2.000 mg/L, MIC50为0.500 mg/L, M...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ermB及mefE基因的分布,比较ermB基因与mefE基因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2001—2004于广州市儿童医院用克林霉素纸片法检测239株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并用浓度梯度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239株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ermB、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率分别为70·3%(168/239)和29·7%(71/239)。168株ermB基因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MIC500·19μg/mL、MIC901·5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500·19μg/mL、MIC901·0μg/mL)、头孢曲松(MIC500·19μg/mL、MIC900·75μg/mL)、头孢呋辛(MIC500·38μg/mL、MIC902·0μg/mL)、头孢克洛(MIC502·0μg/mL、MIC9032·0μg/mL)的不敏感率分别为58·4%、1·2%、20·8%、46·5%和51·7%。71株mefE基因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MIC500·5μg/mL、MIC901·5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500·38μg/mL、MIC901·0μg/mL)、头孢曲松(MIC500·38μg/mL、MIC900·75μg/mL)、头孢呋辛(MIC501·0μg/mL、MIC903·0μg/mL)、头孢克洛(MIC506·0μg/mL、MIC9048·0μg/mL)的不敏感率分别为67·6%、0、19·7%、59·2%和61·9%。结论广州地区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其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ermB基因介导的红霉素耐药性高于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性;ermB和mefE基因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离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型、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临床培养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148株,应用乳胶凝集法进行荚膜血清分型,PCR法检测荚膜基因。E-test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株对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至2006年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率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29 41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4种致病菌分离率及耐药趋势回顾,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化脓性链球菌年分离率为10.7%~25.4%,占咽拭子致病菌首位,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及卡他莫拉菌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中年分离率分别为1.7%~8.9%、1.1%~5.9%和0.7%~4.7%,3种致病菌分离率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年分离率明显高于卡他莫拉菌(P=0.026)。痰液标本中未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5.0%~.30.0%,上升趋势不显著(P=0.4),对头孢克罗耐药率为2.5%~11.2%,增加趋势明显(P=0.005)。青霉素高度耐药肺炎链球菌为4.2%~27.3%,低度耐药株为35.0%~61.2%,两者增加趋势显著(P<0.05)。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仍高度敏感,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以上。卡他莫菌β-内酰胺类阳性率在95%左右。结论 化脓性链球菌是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首要致病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已对红霉素耐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标本中分离率变化不明显,其中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克罗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和耐药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Hua CZ  Yu HM  Shang SQ  Li JP  Chen ZM  Wang JH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54-858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和体外耐药模式。方法 对本院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经apiNH卡鉴定的 2 4 7株流感嗜血杆菌 ,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 ,用Kirby Bauer法检测其对 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并用E test法检测氨苄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 β内酰胺酶。 结果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15 3株 ,占细菌总数 6 1 9% ,可分型菌株94株 ,占 38 1% ;可分型株在男女患儿中的分离率分别为 4 3 2 % (70 / 16 2 )和 2 8 2 % (2 4 / 85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3 95 ,P <0 0 5 )。可分型菌株中d型构成比达 90 4 % ,b型仅 1 1%。 4 1株菌株(16 6 % )产生 β内酰胺酶。 2 33株菌株成功完成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 :85 4 %的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 ,对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利福平、克拉霉素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高达98 7%、99 6 %、99 6 %、99 6 %、98 7%、91 0 %和 90 6 %。所有的菌株均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和氧氟沙星敏感。菌株对甲氧苄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耐药率最高 ,达 4 5 9%。可分型株对氨苄西林和甲氧苄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可分型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多重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 (χc2 =14 6 8,P <0 0 0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小儿法罗培南钠对儿童呼吸道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法罗培南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对儿童临床分离的156株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PSSP)32株、青霉素中介(PISP)28株及青霉素耐药(PRSP)96株]、98株流感嗜血杆菌、173株肺炎克雷伯菌和55株卡他莫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_(50)、MIC_(90)及累积抑菌百分率。结果法罗培南钠对肺炎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10~2.000 mg/L;PSSP、PISP、PRSP的MIC分布无差别,MIC_(90)皆为1.000 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范围为0.030~8.000 mg/L,其产酶和氨苄西林耐药表型不同的菌株之间比较,MIC分布无明显差别,MIC_(90)皆为4.000 mg/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范围为0.250~>32.000 mg/L,MIC_(50)和MIC_(90)均>32.000 mg/L。法罗培南钠对卡他莫拉菌的MIC范围为0.030~2.000 mg/L,MIC_(50)为0.500 mg/L,MIC_(90)为1.000 mg/L。结论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小儿法罗培南钠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耐药情况以及SP中青霉素耐药相关基因TEM与pbp2B的流行分布及突变情况。方法:采用E-test和K-B纸片法对44株SP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SP中的TEM基因及pbp2B,并对pbp2B基因进行测序,结果与SP青霉素敏感株R6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①44株SP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1.4%,不敏感率高达88.6%。对红霉素耐药率已达100%,对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也在90%以上。但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亚胺培南仍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2.6%和3.9%。未发现对氧氟沙星、万古霉素耐药菌株。②44株SP的pbp2B基因扩增序列与R6敏感株相比较,5株青霉素敏感株99%以上的核苷酸序列相同,未发生氨基酸的替换。39株青霉素不敏感株均发生核苷酸序列的改变,核苷酸序列突变率为13.2%~23.1%,约6.5%~10.9%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根据氨基酸在Ser391-Thr492片段之间的突变情况,可将39株青霉素不敏感株分为四型,其中Ⅰ型突变30株,Ⅱ型突变7株,Ⅲ型和Ⅳ型各1株。44株SP均未检出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SP多重耐药情况较严重,青霉素、红霉素已不适宜作为SP感染的临床一线用药,阿莫西林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SP感染的经验用药。pbp2B基因突变是广州地区儿童SP对青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8):623-6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