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验性内听动脉阻断与术后听力改变的关系及术中听觉监控的方法.方法实验兔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桥脑角,下压小脑暴露内听道及第Ⅷ神经复合体,分辨出内听动脉,予阻断不同时间,分别行蜗神经直接复合动作电位(DCA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记录(DPOAE).结果对照组DCAP N1波潜伏期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 s和30 s 组在压迫开始后3 min, DCAP N1波潜伏期值均恢复为初始值.内耳血供阻断1 min组在压迫开始后3 h, DCAP N1波潜伏期值未恢复为初始值.假手术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 s、30 s对DPOAE幅值无影响,内耳血供阻断1 min使得DPOAE幅值下降.结论兔内耳血供阻断1 min可能造成兔听觉不可逆损伤.DCAP、DPOAE能有效、持续地监控内耳血供阻断,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实用的听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听动脉闭塞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分析 23例确诊为内听动脉闭塞征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病程1周内及1周以上,治疗后2周及1、3个月期间进行BAEP检查,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 病程1周内BAEP检查异常率与病程1周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与1个月后BAEP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的BA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EP可作为内听动脉闭塞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及预后判定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2):195-19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华医院吴皓教授牵头完成的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内听动脉损伤与听力保存关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通过鉴定。该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探索了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内耳血供阻断与听觉损伤的关系。动物实验提示压迫面听神经复合体及其周围血管以及局部使用肾上腺素可以阻断蜗神经和耳蜗的血流,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内听动脉阻断、痉挛的动物模型。临床研究提示在术中使用耳科电钻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会延长诱发电位潜伏期,对听力造成损害。在国内首次联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和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为提高我国耳神经外科手术术后的听力保留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4.
对16例内听动脉梗塞的临床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认为早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听动脉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豚鼠双侧椎动脉阻断后 ,螺旋蜗轴动脉(SM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能神经纤维的变化及与听阈的关系 .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缺血 ,观察缺血后豚鼠 ABR变化 ,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螺旋蜗轴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 .结果 双侧椎动脉阻断后 ABR潜伏期延长 [(1 .2 5±0 .50 ) ms,(2 .93± 0 .59) ms,P<0 .0 5]、阈移增大 [(1 8.6±3.8) d B,(48.3± 1 6.3) d B,P<0 .0 5) ]、CGRP A值下降(8.4± 4.5,3.1± 2 .0 ,P<0 .0 5) .结论 双侧椎动脉阻断后SMA神经调控的失代偿是早期引起听力障碍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6.
张淑芳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3):297-298
目的 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M)等综合治疗内听动脉闭塞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内听动脉闭塞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60冽内听动脉闭塞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DM治疗组30(35耳)例和非DM治疗组30(36耳)例。DM组采用DM治疗,非DM组采用生理盐水治疗;两组同时采用ATP等其它相同的治疗。30名健康志愿者做对照。两组在治疗前后做纯音电测听及治疗前后检测NO、GSH-px。结果 DM组和非DM组治疗前平均听阈分别为(70.34±18.02)dBHL和(71.23±17.45)dBHL(t=0.175,P〉0.05);治疗后DM组30例中痊愈17例(21耳),显效8例(8耳),有效3例(4耳),无效2例(2耳),治愈率60%;非DM组30例中痊愈6例(6耳),显效8例(9耳),有效10例(15耳),无效6例(6耳),治愈率16.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χ^2=13.49,P〈0.01)。NO和GSH-PX的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DM治疗疗效比较确定,按本试验剂量应用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行肝动脉阻断术的90例中晚期肝癌病人中,48例(53%)于术后2天出现肝动脉阻断后综合征,主要表现高热、腹水、黄疸、脉率增快、腹痛等。同时有两种以上症状者占60%。症状持续4~7天。4例患者(有4种以上症状)于12天内死于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死亡率8.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内听动脉缺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内听动脉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银杏叶提取物并高压氧)20例;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20例。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并高压氧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高压氧能有效改善内听动脉缺血症状。适用于治疗内听动脉缺血,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听神经瘤易于漏诊和误诊,桥小脑角MRI检查对其诊断最为明确,但费用昂贵,作为筛选听神经瘤的一种较经济而有价值的方法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定.本科1999年3月至12月共收治11例听神经瘤,均经手术切除证实,现将BAEP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次声暴露对豚鼠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系统观察在125 dB SPL(sound pressure level, SPL)次声暴露下豚鼠听神经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N1, AP(N1)]的潜伏期及听阈的变化。方法:采用面神经管长期置入电极引导记录的方法记录AP(N1),并将次声暴露后豚鼠的听阈及潜伏期与听力正常豚鼠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125 dB SPL次声暴露可引起听阈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在6~9 d内听阈可完全恢复;潜伏期的恢复要早于听阈的恢复。
结论:SPL为125 dB的次声可造成耳蜗功能的暂时性阈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速尿对豚鼠耳蜗微音器电位(CM)和听神经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给豚鼠1次静脉注射速尿50mg/kg体重,测定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的CM和AP。结果注射速尿后CM和AP的波幅立即降低,2min达最低水平,3min开始恢复,40min恢复接近正常水平;AP潜伏期亦在注射速尿后立即延长,2min达最大值,3min开始恢复,30min恢复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速尿对耳蜗CM和AP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本实验剂量1次用药这种抑制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 NIHL)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 NIHL患者104例,其中听力轻度损失组24例、听力中度损失组42例和听力重度损失组38例,以及非噪声暴露人员8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组受检者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流速( EDV)和阻力指数( RI)。结果听力轻度损失组、中度损失组、重度损失组的 PSV、EDV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听力损伤程度增高,椎动脉PSV、EDV逐渐减低,RI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NIHL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听力损失程度越高,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明显。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评估听力损失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用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4只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24只大鼠按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2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8nmol·kg-1腹腔注射,1次·d-1。2组大鼠均连用7d。并对2组大鼠术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测,检测坐骨神经复合神经动作电位(CN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分别记录潜伏期(LAT)、波幅(AMP)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CNAP、SNAP、CMAP的LAT差值及AMP、NCV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大鼠腓肠肌肌电图波幅高,潜伏期短。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和ECAP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后不同时间段的电极阻抗和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阈值的变化,探讨其对调试间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7例植入人工耳蜗的患儿术中及术后30d开机时、开机使用10、20、30、40、50、60、90、150d的电极阻抗值和ECAP阈值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术中和术后30d开机两个时间点与其它各时间点的阻抗值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第22号电极的阻抗值与第2、4、6、8、10、12号等电极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余电极间差异无显著性;电极2,4、6、8、10、12等的术中ECAP阈值与术后30d开机时的ECAP阈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人工耳蜗植入电极的阻抗在开机使用后10d有急速的下降,开机使用30d时达最低值,但ECAP阈值的变化不明显;如果电极的阻抗和ECAP阈值在开机使用后2个月均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推迟下次调试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may rarely be associated with occlusive disease in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such as in the context of a direct (fetal) origin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 from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or in the presence of a 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 (PTA) or persistent hypoglossal artery (PHA). Usually, they happened as infarction involving both ipsilateral carotid an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erritorie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etiology.3 Here, we reported a rare case with cadioembolic occlusion of the ICA presented with infarction mainly in the PCA territo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狭窄与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MRI上的病灶模式。方法常规MRI和FLAIR序列研究脑梗死的形态学表现,利用DSA定位MCA/ICA血管狭窄程度,对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患者(ICA65例,MCA76例)MRI上缺血病灶模式分为4种:区域梗死、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和弥散小梗死。MCA组中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较ICA组高(47.4%vs27.7%;χ^25.74,P〈0.05);ICA组中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MCA组高(32.3%vs5.2%;χ^217.57,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病变患者多见于皮质下梗死,而ICA病变患者多见于区域梗死。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内耳生物电及耳蜗浦片为指标,观察硫代硫酸钠对顺氨氯铂(CDDP)耳中毒预防。实验豚鼠分三组,各10只。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注射CDDP2mg/kg;预防组注射硫代硫酸钠800mg/kg,同时给予CDDP2mg/kg;三组均每日一次腹腔给药,共6d。结果:①耳内生物电0~80dB不同程度短声引起的耳蜗微音器电位与听神经动作电位幅值,预防组动物均高于阳性对照组,但两者均低于对照组;②耳蜗铺片,阳性对照组大部分动物耳蜗各回的毛细胞严重性缺损,预防组耳蜗病变仅局限在底回。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能减轻CDDP的耳毒性,为CDDP致聋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