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收治的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患者35例急诊行胫骨外固定架固定+伤口清创缝合/伤口清创负压封闭引流( VSD)覆盖创面,恢复胫骨长度及下肢基本力线,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情况稳定后Ⅱ期拆除外固定,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术后踝关节功能锻炼。随访15~27个月(平均20个月),伤口均无感染,6例伤口局部皮肤坏死,经清创VSD治疗均获得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使用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Plafond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总结其使用经验. 方法我院从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使用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对38例胫骨Plafond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固定.通过韧带牵拉整复作用协助恢复下肢长度、力线及一定程度的关节面复位,结合经皮间接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关节面重建,对干骺端骨缺损进行植骨填充.术后早期松开外固定架的铰链锻炼踝关节功能,并通过外固定架的轴向动力作用促进骨折愈合. 结果骨折复位质量采用Burwell和Charnley标准评价,34例优,4例一般.平均随访时间32.9周(8~96周).术后平均22.8 d(2 d~16周)松开铰链开始活动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8周(8~54周),延迟愈合3例,胫、腓骨不愈合各1例,畸形愈合1例.患侧踝关节背伸5°~35°,平均18.2°;跖屈5°~30°,平均14.7°.伤口裂开1例,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针道感染12例,松动9例.21例出现踝关节活动后疼痛.10例出现患侧下肢短缩. 结论使用单边铰链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Plafond骨折提高了骨折愈合率,获得了良好的踝关节活动范围,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93例DHS治疗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37例,存在转子下螺钉交叉固定,B组56例避免转子下螺钉交叉固定。对于A组中5例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3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2例采用改良Gamma髓内钉内固定。所有病例均在取出内固定后随访8~18个月,平均随访12.3个月。结果 5例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均发生在A组,B组无1例发生,明显优于A组(P<0.01)。5例再骨折病例术后6~12个月(平均8个月)均达骨性愈合。结论不适当的转子下螺钉固定可导致DHS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发生。外固定架或改良Gamm a髓内钉治疗此部再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和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0月—2005年9月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41例,与38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0个月,平均15.4个月,IESN组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min,2.3d,21d,9.5周,外固定架组分别为63min,3.2d,27d,13.2周。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75,2.712,2.874,2.869,P均<0.01);IESN组无骨折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而外固定架组出现9例感染,7例畸形愈合。结论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断端血运,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在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外固定架早期治疗5&#183;12地震四肢开放性骨折27例,其中肱骨开放性骨折1例,尺桡骨开放性骨折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2例,股骨髁间伴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1例。GustiloⅡ型3例、ⅢA型10例、ⅢB型14例。结果:术后随访6w,开放性伤口均闭合。术后无骨折成角畸形,无针道松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操作方便、可调整、拆除方便、固定可靠、创伤小、方便创面二期处理、不影响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是对地震造成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救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重多发伤救治中外固定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外固定架的应用条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47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骨盆骨折16例,四肢骨折35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29例。结果死亡3例,存活44例;18例接受再次手术,29例外固定架作为确切性固定手段,26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在严重多发伤骨折的早期处理中,外固定架固定应用范围较广,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8年3月采用单边超踝关节T型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22例(Ruedi-Allgower分型)患者。外固定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根据伤口软组织情况在术后2~3w开始每2w踝关节屈伸活动15min,让关节得到锻炼。结果:2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无切口、伤口及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eeny等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本组22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1.8%。结论:应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可避免伤口并发症和骨不连的发生,能更好地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关节僵硬,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掌、指骨骨折在部队训练中经常发生。掌、指骨骨折的复位要求较高,石膏、小夹板外固定及切口钢板内固定较易引起并发症,影响功能。解放军305医院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手掌指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士兵,年龄1923(21±2.7)岁。指骨6例,掌骨10例。均为新鲜骨折。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 9例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类III型以上 )接受单边外固定器 负压封闭技术 (VS)治疗 ,清创后骨折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器固定 ,创面上或创腔内用Vacuseal材料覆盖 ,接负压封闭吸引 ,5~ 7天后二期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2 9例创面均愈合 ,骨折愈合 2 6例 (89.7% ) ,延迟愈合 3例 (10 .3% ) ,无骨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 5 .8个月。除浅表感染 1例 (3% )和针道感染 5例 8针 (7% )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固定结合VS技术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 ,在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的同时 ,能安全有效地封闭创面 ,简化二期创面修复技术 ,有利于骨折良好愈合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是近年来用于胫骨 ,股骨及肱骨复杂骨折的一种外固定器 ,其优点是固定可靠 ,使用简便 ,骨折断端无异物存留病人可早期离床活动[1] 。近三年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30例 ,收到完好效果。但体外携带外固定架需 3~ 10个月的时间 ,术后的护理与指导是治疗好坏的关键。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0例 ,肱骨干骨折 6例 ,股骨干骨折 6例 ,股骨髁上骨折 2例 ,胫骨骨折 16例。其中夸度较大 (碎片在 5cm以上 ) 12例 ,股骨干双段骨折一例 ,胫骨双段骨折 3例。全部采用北京富乐公司生产的FG系列…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胫骨骨折的3种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3种固定法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从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方法。方法 将收治的228例分为3组:分别用扩髓交锁髓内钉(A组)、非扩髓带锁髓内钉(B组)、分阶段多功能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C组)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4~58个月,术后深部感染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患肢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发生率A、B组较C组明显少;C组的关节活动优良率略低于A、B组。结论 两种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效果均佳,分阶段多功能外固定架和石膏外固定次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地震伤员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 早期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负压吸引术治疗芦山地震中的严重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伤员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5 ~ 85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19例,高处坠落伤3例.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4例,ⅢA型6例,ⅢB型10例,ⅢC型2例. 结果 9例行局部植皮术,11例行皮瓣转移术,2例行截肢手术;17例外固定架固定3周内转化为内固定治疗. 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联合VSD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在迅速稳定骨折、保护局部软组织的同时,通过持续VSD负压吸引装置可以封闭创腔,降低局部感染,刺激创面产生大量新鲜肉芽组织覆盖骨面,为创面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争取时机,为最终外固定转换为内固定治疗、促进伤员肢体功能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病区2008年1月~2011年6月6例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SSI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切口感染2例,补片感染4例。结果本组除1例补片感染保守治疗2年未愈,手术取出补片外,其余病例均保守治愈。治疗时间19~42 d,平均33.4 d。随访43~60 d,无再感染发生。结论腹壁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SSI大多可通过局部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抗感染等方法治愈,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才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高原寒区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简化初期外科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寒区战时环境下枪弹伤后伤道初期外科处理原则。方法 108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传统清创延期缝合固定组(GCT)、高原战时致伤一期清创固定缝合组(GYQ)、高原战时致伤简单清创引流延期缝合外固定架固定组(GJD)3组,分别于每组伤后6、12、24、36、48、72 h进行相应的初期外科处理。结果 (1)高原战时环境伤道组织肉眼可辨的炎性分界时间为伤后12~24 h;(2)伤道组织在伤后24 h明显肿胀,36~48 h肿胀达高峰,清创后7 d组织肿胀显著消退;(3)伤道感染最早发生在伤后24 h,伤后12~24 h清创细菌清除率最高;(4)GYQ组各时相点初期外科处理的伤道局部总感染率都很高,GCT组和GCT组36 h以后各时相点处理的局部总感染率均很高,GJD组在伤后的6~24 h初期外科处理的未见感染发生,36 h以后各时相点的局部总感染率与GCT组相似;(5)伤道闭合后28 d解剖动物发现,局部感染动物大多有全身脓毒血症,在肺、肝、脑、肾等处均有广泛的散在的脓肿形成,早期死亡动物在肺、肝、肾等脏器也可见广泛的出血点。GCT组和GYQ组早期死亡率较高,GJD组在任一时相点均未见死亡动物。结论高原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不行一期缝合、不做骨折一期内固定,伤后早期不宜扩大清创范围,伤后6~24 h实施简单初期外科处理是可行的,伤口延期缝合较佳时机在清创后7 d,应尽早应用外固定架进行骨折有效固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R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9例,开放骨折4例,采用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结果 1例创面感染,2例出现针道红肿,1例开放骨折4月后仍无明显骨痂形成,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出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于1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双边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胫骨Pilon骨折22例用石膏、绷带、跟骨牵引行骨折临时固定,待伤后7~14天,平均10.6天,局部软组织损伤恢复后再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根据Ruedi—Allgower骨折分型:I型10例,Ⅱ型5例,Ⅲ型7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8个月,平均24.6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8例(36.4%),其中I型6例,Ⅱ型2例;.良9例(40.9%),其中I型4例,Ⅱ型2例,Ⅲ型3例;可4例(18.2%),其中Ⅱ型1例,Ⅲ型3例;差1例(4.5%),为Ⅲ型。术后发生骨折延迟愈合4例(18.2%),针道感染3例(13.6%)。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有效地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在骨折处治疗皮肤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全程应用MEBO外涂烧伤创面,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结果:创面均I期愈合,无瘢痕形成,骨折对位愈合良好,针孔无感染。结论:骨折部位的皮肤烧伤创面外涂MEBO能促进创面愈合,有效避免感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常清  白丽梅 《人民军医》1999,42(6):326-327
我院1987年6月~1997年5月收治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46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28例;年龄50~76岁,平均63岁。外展型骨折32例,内收型14例;摔伤21例,车祸伤25例。均为新鲜骨折(不含病理性骨折)。1.2 治疗方法 局部麻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19例;手法复位超肩石膏托外固定3例;臂丛麻醉、手术切开复位骑缝钉内固定24例。1.3 结果 30例随访0.5~5年,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部有较多骨痂出现)时间:2~6个月(手法复位组2~3个月,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断端有限修整后颗粒状骨移植治疗难治性骨不连的效果. 方法 2003年3月-2006年7月,对13例难治性骨不连患者采用骨断端有限修整后外固定架固定、自体颗粒状骨移植方法 治疗. 结果 平均随访22.6个月(19~30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并在随访终点前完全负重或恢复以前工作.外固定架固定时间平均为10.6个月(7~18个月).8例患者发生间隙性或持续性针道感染,经过治疗后感染停止或缓解,拆除外固定架后无感染残留.结论 骨断端有限修整后自体颗粒状骨移植是治疗难治性骨小连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病灶清除、灌洗及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感染不愈合1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四肢长管状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处理都很棘手。究竟是先治疗感染再处理骨折 ,还是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尚无定论。 1987~ 1996年我科对 16例四肢长管状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不愈合的病例 ,采用病灶清除、伤口灌洗、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及外固定架综合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情况 :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14~ 5 4岁 ,平均 33 .4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9例 ,火器伤 2例 ,重物砸伤 4例 ,病理性骨折 1例。骨折部位 :股骨干中段骨折 2例 ,下段骨折 2例 ;胫、腓骨干中段骨折 3例 ,中下 1/3骨折 5例 ;肱骨干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