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7):6626-662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01/2008-06我院腹部手术9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0例中发生切口感染52例;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高、夏季手术、营养不良、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长,与年龄、性别、切口长度无关。结论:腹部切除切口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文晓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37-4337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非生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切口感染者49例为观察组,选同期无感染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存在的与感染相关的非生物因素。结果引起切口感染的非生物因素有体质指数高、营养不良、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手术时间长、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结论正确指导合理饮食、控制基础疾病、缩短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2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可能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2例切口感染病例中胎膜早破17例,产程延长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重度贫血2例,手术时间长1例。所有病例经切口换药后痊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胎膜早破关系密切,应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腹部术后切口裂开原因分析与护理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腹部术后切口裂开原因分析与护理预防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4-01~2005-12共实施腹部手术985例,术后发生切口裂开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60~80岁。体型消瘦5例,年龄40~60岁;体型肥胖2例。切口裂开时间在术后间断拆线当天5例,第2天2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院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的现况及相关因素 ,从而采取有效监控措施 ,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对 2 0 0 0~ 2 0 0 1- 11在我院择期手术治疗的 10 94例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普外、骨科、烧伤、整形、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 94例 ,男 70 4例 ,女 390例。年龄 1~ 78岁。1.2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拟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3 方法 按制定的表格逐项填写 :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术前、术后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种类、时间、围术期用药、伤口纱布渗湿是否即时…  相似文献   

6.
普外科消化道手术后切口感染易患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分析了46例接受消化道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易患因素指标,并与同期住院接受相同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部感染切口早期二次缝合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01/2008-01所遇各种腹部切口的感染168例,全部采用早期二次缝合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5~2006年我科共收治开放性手外伤患者90例,术后感染8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6~30岁。职业均为工人。致伤种类:机械绞伤3例,挤压伤2例,撕裂伤2例,切割伤1例。骨科情况所见:开放骨折6处,软组织裂伤7处,外伤性手指缺如2指,不全离断2指,受伤据手术时间2~6h 7 例,8h 1例。  相似文献   

9.
腹部切口裂开为腹部手术后并发症之一 ,我院从 1992 - 0 1~ 2 0 0 1- 0 1共收治 18例 ,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39~ 75岁之间 ,恶性肿瘤 10例 ,良性病变 3例 ,结肠破裂 3例 ,结肠癌伴梗阻 2例 ,切口裂开时间多发生在术后 3~ 5 d之间。对于腹部切口全层裂开患者 ,予以一期全层减张缝合 ;对于未全层裂开患者采取切口换药、引流、生肌各项措施 ,并且积极治疗肺部感染、便秘等并发症 ,增加营养支持 ,合理使用抗生素。本组 18例患者切口均得到痊愈。2 讨论2 .1 切口裂开原因分析 术后腹压增高为其直接原因。术…  相似文献   

10.
手术切口感染57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加强手术后的观察,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015例手术患者中发生的切口感染57例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结果:7015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57例,感染率0.81%;急诊手术36例,感染率1.38%;伴有基础病28例,感染率3.37%。结论: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手术性质,手术类型(急诊手术)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
贺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923-4923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方法预防腹部污染切口感染的护理。方法对18例应用该法治疗的腹部污染切口患者的护理。结果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对腹部污染切口感染有较好预防效果,在VSD治疗过程中,准确、有效、及时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01/2006-12住院病例636例,调查这些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36例腹部手术的患者中切口感染21例,占调查人数的3.30%,占医院感染人数的35.59%。结论: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切口感染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愈后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医院技术和管理质量水平,因此,必须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减少、预防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次性引流管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21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皮下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后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对照组不放置引流管。分析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8.6%,对照组为29.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切口愈合时间、拆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腹部术后放置一次性引流管可降低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的方法,分析近期随访疗效.方法 2006-03-2010-06施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12例.结果 2例手术失败,1例术后8个月出现炎症反应经抗生素治疗消失,其余在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一期翻修术,术后平均3 a的随访效果良好,治疗期短,费用低,长期结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裂开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裂开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28岁,孕1产0。于2003—05-10因孕40周、头盆不称滞产在外院行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产1女活婴,术后无感染征象,7d腹部切口拆线:甲级愈合,出院。术后血性恶露淋漓不尽,术后12d因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于我院门诊静点缩宫素及止血药物后血量减少,术后23d阴道出血达200ml于门诊行刮宫术刮出凝血块及少许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16.
17.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24例原因剖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舟  黄涛  魏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896-6897
目的: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剖析并总结探讨其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4例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剖析,同时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结果:20例腹部切口二期愈合,2例皮肤愈合后形成切口疝,1例长期不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针对腹部切口裂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与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因素,以减少切口裂开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3例腹部手术后切口全层裂开与围手术期处理切口裂开的主要因素。结果:23例切口裂开病例中,急诊手术19例,死亡2例,限期4例,经再次手术切口缝合后,21例痊愈。结论:切口裂开除与全身因素有关外,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是导致切口裂开的主要因素,加强围期手术处理,切口裂开是可以减少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肥胖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切口治疗组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切口二次缝合病例,对照组切口二次缝合3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96.7%、乙级3.3%,对照组甲级83.3%、乙级6.7%、丙级10.0%,两组甲级、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8.0±1.4)d,对照组为(12.0 ±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可减少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率及二次缝合率,且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剖宫产的6322例产妇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讨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322例产妇术后腹部切口感染67例,感染率1.06%,我院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