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30例临床疗效评价,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椎间B-Twin植入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46例,男33例,女13例;年龄37~68岁,平均48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3.5年。单节段21例,双节段22例,3节段3例。结果:4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5个月。植骨全部愈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按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86.9%。结论:对明确诊断存在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施行髓核摘除、内固定加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石义华  廉凯  徐振华  杨俭 《骨科》2013,4(2):91-93,101
目的 探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因"腰椎退变导致腰腿痛"行Dynesys系统治疗的11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腰椎管狭窄2例,其中1例合并退变性滑脱(Ⅰ度);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不稳1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VAS疼痛评估以及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复查腰椎X线片及MRI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VAS疼痛评分:术前6.5~9.2分(平均8.2分);术后0~4.3分(平均2.4分).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38.0~85.0分(平均63.0分),术后0~46.0分(平均30.0分).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手术节段复发及相邻节段退变.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0例,良1例.结论 Dynesys 动态稳定系统能保留被固定节段的相对稳定性,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轻度的腰椎不稳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加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 a 4个月,优10例,良5例,可1例.[结论]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纠正滑脱同时处理突出椎间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腰椎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间,我们应用TLIF技术进行治疗的16例腰椎滑脱、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和1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0~150min,平均130min,出血量200~750ml,平均370ml。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2.7个月,末次随访临床结果优29例,良5例,可1例。结论 TLIF手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腰椎疾患,尤其适用于翻修手术,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谢硕胜1陈海1自1992年至1996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9例,对其中36例术前存在腰椎不稳和/或可能在术后出现明显腰椎不稳倾向者,我们在椎间盘切除的同时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收到了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05--2010年收治28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4.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39.29%),良13例(46.43%),可4例(14.29%)。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包括初次手术方案选择不当、继发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残存髓核组织再突出及硬膜外瘢痕形成。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自2001年5月-2004年1月,对37例退变性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而行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其中26例采用腰椎体间融合器(cage)椎间融合加TSRH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11例采用腰椎体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加TENOR-Ⅱ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及复位系统。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2个月。根据腰椎不稳与腰椎管狭窄专题研讨会纪要所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26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达97%。根据下腰痛评分(JOA score)由术前平均6.9分提高到术后20.6分。随访期间椎体间固定融合节段稳定,融合良好,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相符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通过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问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9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并同期内固定与植骨融合稳定脊柱。结果 39例平均随访22.9月,根据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优良率89.7%。结论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诊断明确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摘除突出间盘的同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稳定脊柱,术式合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道下经椎间孔微创腰椎融合(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通道下微创 TLIF 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36个月。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JOA 评分术前为(8.52±1.2)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6.3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优68例,良10例,中4例。植骨融合率95.12%。结论通道下微创 TLIF 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Rudolf椎间盘镜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87个椎间盘。L3-4 6间隙、L4-5 33间隙、L5-S1 48间隙。双间隙突出7例,合并椎管狭窄8例,纤维环破裂18例。平均椎间盘手术55分钟,平均椎间盘出血量45ml。结果 手术随访平均13个月,(3~26个月),优67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6.25%,并发症:硬膜破裂1例,神经牵拉伤1例,椎间盘感染1例,遗漏游离髓核1例。结论 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视野清楚,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脊柱稳定结构损伤小,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61例,女48例;年龄25-68岁,平均37.7岁。病变部位:k3.45例,k4.542例,L5S149例,L4.5和L5S113例。手术:单侧1个节段88例;同侧2个节段13例,1个节段双侧8例。评估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疗效及满意度,并对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和稳定性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年和平均5.2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40±1.68)分,分别提高到(13.40±1.42)分和(13.15±1.3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0±1.55)分分别下降至(1.90±0.84)分和(2.10±0.58)分(P〈0.01)。术后1年优77例,良23例,可9例,差0例;术后平均5.2年优75例,良23例,可11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5.4%和94.5%,平均恢复工作时间1个月。影像学显示无一例发生腰椎失稳征象,手术椎间隙高度丢失在术后1年和平均5.2年的发生率分剐为57.8%(26/45)和93.3%(42/45)。结论: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中、远期疗效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方法。微创手术仍不能有效避免手术椎间隙高度的丢失,但并不一定导致椎间不稳和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并探讨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初次手术方案、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及相应的再次手术方案。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②腰椎不稳。③椎管狭窄。④椎管内瘢痕形成。⑤漏诊和(或)误诊。3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1例。颈椎手术1例术后JOA评分17分,疗效为优;胸椎手术1例,参考脊柱手术后Beau jon-Lassale功能评分标准评分:20分,疗效为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术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医源性。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对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神经根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6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行TLIF。采用经神经根孔后壁的扩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和彻底减压,椎间隙前1/3植入碎骨,后2/3植入单个融合器,同时使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脊柱。效果 平均手术时间2(1.5~4)h;术中平均出血量250(100~450)ml。随访1.5(1~2)年,所有患者脊柱节段均获融合(100%),平均融合时间为8(6~11)个月。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优良率为96.2%(25/26)。结论 T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融合率高和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丙刚  傅永慧  付勤  王广斌 《中国骨伤》2009,22(10):744-746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5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2年。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34例,良55例,中7例,优良率为92.71%,平均改善率为54.53%。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减压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PLIF技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5~66岁,平均57.5岁。病程1~8年,平均36.5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1°退变性滑脱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2例。术前患者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6.5±1.1)分。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50±20)min,术中出血量(340±90)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0±3.5)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4±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术后6个月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获优18例,良2例。结论对于单节段病变,且只需要单侧操作即可完成减压和椎间融合者,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11例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例保守治疗,9例再手术治疗.随访2~3年,平均2年7个月,全部有效。结论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患者年龄、椎间盘退变程度、初次手术髓核组织残留多少、侧隐窝大小、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内聚、神经根周围瘢痕粘连及腰椎不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3 9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并同期内固定与植骨融合稳定脊柱。结果  3 9例平均随访 2 2 .9月 ,根据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 ,优良率89.7%。结论 对经保守治疗无效 ,诊断明确的退变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摘除突出间盘的同时行经椎弓根内固定 ,植骨融合稳定脊柱 ,术式合理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07年7月收治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L3/4 4例,L4/5 12例,L5/S1 10例.应用自制椎间孔成形器械行经皮腰椎间孔扩大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9个月时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情况,术后9个月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35ml.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6.3±2.5分,术后1d 2.1±1.3分,术后3个月1.8±1.6分,术后9个月1.5±1.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8.6±2.1分,术后1d 1.1±0.7分,术后3个月0.5±0.6分,术后9个月03±0.1分;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术后9个,月随访时优18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经皮腰椎间孔成形、经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非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创伤小、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