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上的体现。傅汝梅教授擅长应用"三因制宜"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个体化方式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傅老采用"三因制宜"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经验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因制宜"学说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传承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李宜瑞教授基于"三因制宜"学说结合岭南气候、岭南地域文化及岭南小儿体质特点,合理运用岭南道地药材治疗儿科疾病,现将其经验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医药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是现代中医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的动态的特点,它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亮点。在临床诊治中应做到"法取于因、方适于因",方能取得好的疗效。现分析中医"三因制宜"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应用,旨在探索中医药参与辅助生殖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此思想源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中医在临床治疗疾病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之一,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法则在疾病治疗中的具体体现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地域、气候差异较大,个体体质差异也很大,肺部结节患者因南北地域的不同、气候的差别及个体体质差异,所感受内外之邪的病因病机及防护、治疗均会有所区别。故临床防治肺部结节应结合三因制宜法则,建立全方位、多维度的辨证论治临床预防和诊治思维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因制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治疗原则,其通过时间、人物、地域的不同,来指导临床用药。男科疾病在病因病机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治疗男科疾病时要因不同男科病种、体质、地域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更好的提高男科疾病的效果。课题组在临床中对男科疾病运用"三因制宜"辨证方法论治,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提高男科疾病疗效的关键,同时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也是男科疾病治疗的一大方向。而将"三因制宜"的辨治理论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男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4,(12):1668-1670
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理类型。现代研究发现IgA肾病临床和病理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与人口学特征、地域、季节等有关,对指导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治疗学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来制定治疗原则,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戴双明主任医师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善于以中医"三因制宜"的理论来指导IgA肾病的治疗,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戴老因人、因地、因时治疗IgA肾病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三因制宜学说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三因制宜学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肿瘤的防治,与现代医学中的个体化治疗是不谋而合的。本文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阐述了三因学说在肿瘤防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因时制宜是祖国医学独特地"三因制宜"方法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应用冬病夏治、冬夏并治、适时全治疗、常时治疗等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探讨中医因时制宜,辨证论治的诊疗特点。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09-1811
体质决定了疾病的发病特点、证候演变、兼夹病和预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因质制宜",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思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三因制宜是指根据人群、季节、地理环境的不同,而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三因制宜的原则,具体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为历代医家所遵循和推崇。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论,诊病施药宜遵循三因制宜之原则,而食材养生亦当如此。依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之原则,方能更明确地做到天人相应,辨证施食,方可使食材防病养生得以有效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gives some comment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from 1 ) selecting acupoints based on seasonal conditions; 2) performing reinforcing or redu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axing and wanning of the moon; 3 ) conduc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and the state of disease; and 4) perform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rosperity or decline of the meridian-qi, which are described in medical book The Yellow Emperor‘ s Internal Classic.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三因制宜的内涵以及外延做出论述,结合岭南膏方的特点进行阐发,探索如何综合运用三因制宜的原则是岭南膏方的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因制宜应当灵活运用并与时俱进,只有综合运用三因制宜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岭南膏方治未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因时制宜"作为针灸治疗的关键原则之一,针灸临床中应充分理解"时"的内涵,把握四时、昼夜作用于人体而呈现出的生理、病理上的时间性规律,基于气血阴阳的变化规律及邪正盛衰的进退规律,抓住时机、适时干预。将腧穴的动态性规律与病机病位的变化规律相结合,精准取穴、施术、起针;将时间因素贯穿针灸临床诊疗的全过程,为临证分析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血尿酸增高沉积关节引起的。时间节律变化从古至今一直影响并指导着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故从中医时间学思想和现代时间学理论出发,探索出痛风性关节炎有着年节律、二十四节气节律、月节律、日节律、十二时辰节律、六经辨证节律和男八女七节律的特点。基于人体生命时间节律,结合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节律,则提出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因时制宜"原则,指导中医特色化防治与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少阳篇》中和解少阳的主要方剂。胡晓华教授据多年临床经验,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坚持辨证论治与异病同治的中医特色,把小柴胡汤证与中医妇科紧密结合,随证加减创造合方,用以治疗妇产科多种疾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相机而治论     
同样一种病证,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机,其治疗的难度和取得的疗效是大不相同的。择时服,更是掌握时机的一个重要方向。疾病有最佳治疗状态,应当在此时敏锐地抓住时机,积极治疗。医者可以根据具体病证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等来掌握最佳治疗时机,对于不容等待的病证。临床施治时机可先采取措施,有意识地使疾病向最佳治疗状态转化,以利施治。只有把掌握治疗时机的思想贯穿治疗的全过程,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肺、心、肾,应以治肝为主,兼顾他脏;情志失调为本病主要诱因之一,应注重调神以养形;多表现为阴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等病理体质,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季节不同,六淫及病理特点不同,应根据季节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8.
许叔微学术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保来 《河南中医》2005,25(1):28-29
许叔微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杂病和伤寒的证治上。对于杂病,重视“温润以补肾”,制方遣药灵活,且开络病证治之先河。伤寒论治上,独以八纲辨证,阐发《伤寒论》之旨,推崇仲景治法,且创制新方。  相似文献   

19.
汗法是一种针对表证的治疗法则,为太阳病常规治法,但不是惟一治法,治病应当扶正驱邪,以人为本,通过调节整体机能增加抗御病邪的能力。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皆有解表之功,八法解表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病的极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单郑鹏 《光明中医》2021,(1):106-107
目的系统性评价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受治疗的非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中药外敷,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JOA评分,评价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腰痛评分(11.1±5.01)分,对照组为(15.9±5.85)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治疗后试验组的腰痛积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