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42眼)分为肝经风热、阴虚火旺、风湿夹热、正虚邪留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8例(34眼)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4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2.
于兆秀  蔡颖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82-68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2 5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 ;对照组 10例单用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 6 0 % ,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9例(29眼)采用中医辨证用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20眼)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92-11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慢性前葡萄膜炎病人(46例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7只眼)和对照组(22例25只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90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55眼),对照组45例(45眼),对照组用阿托品、托品卡胺、地塞米松眼药滴眼,强的松龙混悬液行球结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与体征,分为4个证型论治。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病情可比性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2.0%(X2=3.911,P<0.05);治疗组复发率9.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X2=3.91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较单一西药疗效为佳,且可缩短疗程,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57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44眼)和对照组(26例32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疗程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4.83%和30.76%;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6个月治疗组44眼中11眼复发,对照组32眼中13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尤其在眼部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有效提高葡萄膜炎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45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治疗葡萄膜炎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效果显著,中西医合用,有效提高治疗葡萄膜炎患者治愈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沈平宇 《新中医》2015,47(2):127-12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中间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为72.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达视力4.9以上者41眼(78.8%),对照组为26眼(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对晶状体后囊下混浊、玻璃体细胞、视盘充血、黄斑囊样水肿等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复发率观察组为16.3%,对照组为32.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中间葡萄膜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78例(78只眼)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局部抗炎、散瞳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两组治疗1周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4%、对照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1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葡萄膜炎患者(185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125只眼)、对照组43例(60只眼),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活血丸,并配合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通过详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观察,对其病因、解剖分类及性别分布进行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3例葡萄膜炎患者中,依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葡萄膜炎58例(47.1%),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58.6%;非感染性葡萄膜炎65例(52.9%),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61.5%。依据发病部位分为前葡萄膜炎72例(58.5%),中间葡萄膜炎15例(12.1%),后葡萄膜炎8例(6.5%),全葡萄膜炎28例(22.9%),其中男性发病比例为56.9%,高于女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配合西药治疗哮证(冷哮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配合西药治疗哮证(冷哮型)的疗效。方法120例住院及门诊的冷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以中药小青龙汤为主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观察2组治疗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起效时间稍慢,但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将西医用药和中医扶正固本结合起来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同时无疑可以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并且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必将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取得更加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夏枯草汤治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血清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收缩压、舒张压、血清ET-1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西药结合治疗混合性高血脂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氟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为90%,对照组为61%,观察组TG、LDL-C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西药治疗混合性高血脂症具有可行性,特别对于年龄偏大、肝肾功能基础差、经济条件受限的患者,更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同时服用参芪二至汤;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TG、TC、ALB、Scr、BUN、IL-17、IL-6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中西医组的痊愈率31.71%、显效51.22%、有效17.07%。对照组痊愈率14.63%、显效51.22%、有效29.27%、无效4.88%,中西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较单用西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激素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 7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组 40例 ,西医组 33例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 87.5 % ,显著高于西医组 6 3.6 % (P <0 .0 5 )。而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减少激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王琴玲 《河北中医》2010,32(9):1388-138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213只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102眼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眼水点眼及抗病毒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组96例111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内服中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11只眼,显效76只眼,有效30只眼,无效5只眼,总有效率95.49%;对照组102只眼,显效63只眼,有效27只眼,无效12只眼,总有效率88.2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且具有缩短病程、治愈率高、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疗效。方法:50例尿毒症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武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猝死率为8%,复发率为12.0%,均较对照组的16%、32%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心肌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贫血状态及生活质量,疗效持续时间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石瑾  徐利东  朱红 《山西中医》2014,30(10):20-2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OLP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中药,西药及中西药联合方法进行治疗。西药组在病损基底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中药组根据辨证分型为脾胃湿热型的OLP患者自拟中药方,口服汤剂,连续服用1个月;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汤剂治疗1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7.88%(95%CI=71.75%~96.80%);中药组为81.82%(95%CI=68.66%~94.98%);西药组为69.70%(95%CI=53.92%~85.48%);3组比较(χ2=5.358 1,P=0.072 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有效病例停药3个月后随访,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27.59%(95%CI=11.62%~44.28%);中药组为40.74%(95%CI=22.21%~59.27%);西药组为73.91%(95%CI=63.70%~82.14%);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1,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的证据不足,其收益为OR=0.32(95%CI=0.09~1.14),NNT=6(95%CI=2.64~70.02),其OR、NNT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分布明显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证据充分,中西医结合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收益为OR=0.13(95%CI=0.04~0.46),NNT=2(95%CI=1.36~5.27);中药组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的收益为OR=0.24(95%CI=0.07~0.71),NNT=3(95%CI=1.65~17.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