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nla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10年来中西医结合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综合,认为现代医学对哮喘发病机制有效的认识,建立了气道炎症学说,在发病机理、治疗目标、治疗重点、用药重点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均有改变;中医研究在以往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气道炎症学说、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成果,对本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中药可从多靶点、多环节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气道慢性炎症机制的深入了解,哮喘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基因治疗、情绪心理治疗等。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仍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GINA(全球哮喘防治指南)方案为指导。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M胆碱受体阻滞药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吸入药和白三烯拮抗剂等。新型抗哮喘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药物依赖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敏  刁晓源  张湘燕  王玲玲 《医学综述》2009,15(15):2294-2297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认识到它是一种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是其特点。哮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许多方面。近几年对哮喘的发病机制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病和诸多免疫细胞、众多细胞因子、多种生物介质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本文主要就免疫学机制、神经机制、遗传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近10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情况。从细胞免疫、气道炎症及重建、气道高反应性、相关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研究、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已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所以在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是不够的,对于中、重度哮喘,仅靠规律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2激动剂)甚至有害,因其无抗炎作用,单独使用会掩盖炎症发展,使气道高反应性加重,因而必须联合应用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7.
戴丹  谢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883-3885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在应用平喘药物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针对病因的抗炎治疗,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疗法等。  相似文献   

8.
顾剑玲 《海南医学》2004,15(3):58-5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病因复杂,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诱发及参与哮喘发病的因素很多,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将近年来一些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支气管哮喘5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小儿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对气道慢性炎症的控制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佩韶 《医学综述》1999,5(7):333-336
<正>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下引起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AHR)性疾病。AHR是哮喘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而气道炎症是AHR形成的关键原因。因此消除气道炎症并辅以支气管舒张等治疗是当代治疗哮喘最佳方案。本文就近晚哮喘治疗研究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至少有1亿哮喘患者。美国目前每年哮喘治疗费用已超过60亿美元。哮喘已成为一个严重公害问题,因此积极防治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控制和减轻哮喘发作症状,是全世界医学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哮喘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正>哮喘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的气流阻塞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免疫变态反映等因素,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支气管哮喘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反复性的显著特点,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既往研究显示Ⅰ类T辅助细胞(Th1)与Ⅱ类T辅助细胞(Th2)失衡是导致哮喘的主要原因[1]。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大量的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两类因子的变化在哮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VD3与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于哮喘介导炎症的影响及关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特征及相关治疗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10年来,世界各国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自八十年代逐步研究证实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哮喘在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单纯解除支气管痉挛转向以吸入皮质激素消除气道炎症、发作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沙普尔粉雾剂、爱喘乐气雾剂及小剂量缓释茶碱等)治疗,并注意避免诱发和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鲍新莉1徐玉敏2王秀珍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机制日益受到重视〔1〕。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概念,这些新观点和概念将使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气道炎症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对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和减少嗜酸粒细胞浸润来减轻气道炎症的研究很多,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上升。我国哮喘发病率为1%[1],近10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2]。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Hyperes...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建立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不可逆性的气道重塑、神经反应、变态反应、遗传等等,多种机制之间相互关联、错综复杂,建立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啮齿类动物模型是最常使用的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该文主要通过对近年来不同种系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在哮喘动物模型方面新研究的总结,为进一步开展哮喘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支气管哮喘的最新定义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目前世界至今对哮喘尚无根治手段,但随着近年来对哮喘研究取得大进展,可使哮喘达到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目前支气管哮喘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认为属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有认为与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气管炎症、神经机制功能障碍和遗传基因有关。患者常反复发作性哮喘、气  相似文献   

19.
传统观念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因气道平滑肌痉挛引起气道阻塞,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包括β受体激动剂在内的支气管扩张剂大量使用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对此,Spitzer经过认真的流行病学调查后,提出证据认为β受体激动剂增加了哮喘病人死亡的危险性。大量深入研究迫使学者们必须更新对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方面的观念。 近年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组织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及气道激发试验的研究证明,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是支气管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后,呈现了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而不一定是某种病原体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哮喘炎症反应是某些触发物(过敏原感染、精神神经因素等)通过IgE受体等多种机制激活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嗜酸细胞、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20.
伍娟  杨小琼 《海南医学》2016,(2):268-271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然而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本文对Lyn激酶和内质网应激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