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通过比较 2 5例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通过X线片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2 5例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后凸侧弯畸形及侧方移位纠正 ,Cobb’s角由术前 2 3.5°降至术后 2 .5°。瘫痪恢复按Frankel标准分级 ,A级一例无变化 ,其余 2 4例均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 ,复位确切 ,固定可靠等优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49例。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obb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34个月,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缘37.4%和后缘81.2%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5.7%和后缘97.2%,Cobb角由术前平均28.3°恢复为术后平均4.7°。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按FranKel分级除A级5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具有手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等优点,是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25例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通过X线片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后凸侧弯畸形及侧方移位纠正,Cobb's角由术前23.5°降至术后2.5°.瘫痪恢复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一例无变化,其余24例均提高1~3级.结论 AF系统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宏星  李俊  肖俊 《医学综述》2012,18(13):2145-2146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随访中骨折部位无明显疼痛,中度疼痛者8例,轻度疼痛者3例;患者椎体前后凸高度分别由术前的42.1%、92.3%恢复到术后的86.2%、98.3%;患者Cobb角由术前的(23.5±3.5)°降低到术后的(1.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单侧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疗效,得出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单侧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伤椎对侧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RF、AF、GSS-2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2例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平均为45%,术后恢复到95%,Cobb’s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恢复到5;°1例2处椎体骨折患者,上位椎体高度恢复差,术前为35%,术后为40%。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我院开展该类手术以来,对64例经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6。矫正到术后约5°。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21例〉90%,7例〉80%。神经功能除神经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的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行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均达95%以上;Cobb角由术前平均26.5°,矫正到术后平均4.6°;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3例(88.6%);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内固定脱落、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未再丢失。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脱位,内固定坚强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清  谭震   《中国医学工程》2010,(2):92-93
目的总结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脊柱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61例和后外侧入路椎管探查减压34例。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36%和后75.5%恢复到术后的前90.5%和后96%,Cobb's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为术后平均4.5°。脊髓损伤的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有2例出现椎弓根的松动,1例出现断钉。结论 AF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固定可靠,是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治疗更加完善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王振  郑沛中  萧锦瑜 《当代医学》2012,18(25):55-57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评价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观察术前、术后及随访2年后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32例患者的Cobb角(4.8±0.2)与术前(25.3±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32%)和椎体后缘高度术前(73%)和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3%和96%,并且这三项在随访2年后均无显著变化.神经功能方面,除2例A级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发生,也无断钉、钉松现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施行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对椎管变形和脊髓神经根受压则行减压。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后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按Frankd分级评定,5例脊髓损伤术后分别提高1~2级。结论: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姚杰  秦利  杨勇 《中外医疗》2014,33(1):58-58,60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诊治的3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运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术后经过随访的62例患者,对照测量术前、术后受伤椎前缘高度,按Flankel标准判断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30&#176;矫正到术后的平均40&#176;,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92%。无明显腰疼及其他合并症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按Franke1分级提高了1~3级。结论:AF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伤椎内植骨置钉椎弓根钉后路短节段固定的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我院接诊后路切开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中选取27例本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后路切开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观测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疼痛、椎体压缩率及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 手术时间(89.54±7.92)min,术中出血量(260.22±27.31)mL;术前VAS评分(8.46±0.42)分,术后2dVAS评分(3.01±0.41)分,末次随访VAS评分(0.95±0.28)分(P<0.05);术前椎体压缩率(44.20±4.63)%,术后2 d椎体压缩率(4.16±0.82)%(P<0.05);术前后凸Cobb角为(21.95±2.64)°,术后2d后凸Cobb角为(5.62±1.17)°(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伤椎内植骨置钉椎弓根钉后路短节段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缩小椎体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因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的患者42例。术前、后2周及6个月行X线检查,并观察椎体的复位情况及是否有椎弓根钉的松动以及断裂等情况发生。测量术前和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和Cobbs角的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脊柱的生理曲度以及椎体高度均恢复满意,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52.4%,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98.0%和95.8%,术前的Cobbs角为26.1°,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Cobbs角分别为4.8°以及5.1°,术前,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术中无神经损伤,术后无内固定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蒋海波 《中国医疗前沿》2013,(13):45-45,110
目的观察胸腰段骨折伴发脊髓损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36例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后测量患者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神经功能损伤分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P <0.05);神经损伤分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恢复胸腰段骨折患者的脊椎形态、实现固定、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脊髓损伤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2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发病原因,骨折类型,脊髓损伤情况及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治疗分析.结果 23例均获临床随访,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平均为41.9%和87.2%恢复到术后的89.6%和92.3%.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19.3°矫正为术后6°.脊髓神经损伤术后有明显恢复.骨折椎体愈合良好,其中内固定物1例松脱无断裂.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安全,三维固定稳固,对恢复脊椎结构及功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连河  郑明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140-140
目的应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柱,防止术后矫正度丢失。方法对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手术整复,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1周拍X光片示伤椎前高度由术前平均22mm恢复至平均36mm;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矫正至平均40°。结论经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角,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稳定脊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F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64例脊椎胸腰段骨折病人经后路行AF系统复住、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的40例,80%-90%19例,70%-80%5例;Cobb角由术前平均26.8°降至4°。脱位完全纠正。断钉、杆4例,部分病例存在椎体高度再丢失。结论AF内固定系统是脊椎胸腰段骨折复位固定的有效方法,椎弓根置钉技术是关键,强调植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其中16例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13个月~3年随访,与术前比较,伤椎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恢复,疗效满意。结论:AF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问接椎管减压,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