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双胎妊娠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130例双胎妊娠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4198例相比较。结果双胎剖宫产率32.31%,阴道手术产率39.23%,早产发生率46.15%,围产儿死亡率134.62‰,畸形发生率4.62%;与同期单胎分娩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析认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围产期监护,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988-1998年间双胎妊娠发生率、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将双胎发生率、并发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作临床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115例中早产42例占36.52%,剖宫产57例,占49.56%,围产儿死亡率5.22%,是同期单胎死亡率1.44%的3.6倍。并发症以妊高征为多,34例占29.56%。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避免胎膜早破,早产、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81~1996年间110例双胎妊娠的病例分析,发现双胎并发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较单胎多见,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高。其中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占373%,重度妊高征占245%,羊水过多占164%,早产发生率345%,新生儿死亡率52%,剖宫产率336%。提示:积极做好双胎妊娠的孕产期保健,及时正确地防治并发症,是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的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兰 《广州医药》2005,36(3):39-4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147例双胎妊娠产妇与同期11110例单胎妊娠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早产、胎膜早破、FGF、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差异有显著性性(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产妇合并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要提高认识,加强孕期管理,做好分娩期处理。  相似文献   

5.
方虹  罗日标  司徒超 《广西医学》2006,28(3):360-36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在围产期中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114例资料,用同期单胎妊娠资料作对照.结果双胎妊娠发生早产39例,占34.2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6例,占31.57%;贫血33例,占28.94%;胎膜早破35例,占30.70%;产后出血17例,占14.91%.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病率、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结论双胎妊娠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对双胎孕期的系统管理,以尽早发现异常,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双胎妊娠并发症高于单胎妊娠,作者就72例双胎妊娠及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自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3年间共有5429例孕妇住院分娩。其中5357例为单胎分娩,围产儿死亡253例,死亡率47.2‰;72例为双胎分娩,围产儿死亡10例...  相似文献   

7.
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健红 《广西医学》2007,29(1):35-36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71例双胎妊娠的主要并发症、妊娠结局,并与同期150例单胎妊娠做比较.结果 双胎妊娠的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位不正、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阴道分娩为主,孕周越小围产儿死亡率越高,孕周越大剖宫产率越高.结论 加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对改善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胎妊娠低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10710例,双胎分娩99例,共有196个围产儿,其中低体重儿120例,发生率61.22%,同期低体重儿455例,总发生率4.25%,双胎分娩低体重儿是同期的14.4倍。双胎低体重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13.67‰,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率13.07‰的16倍。低体重儿死亡与孕周及体重密切相关,即孕周及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相对危险度越大(P值分别<0.01和0.005)。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死亡有显著差异(P<0.05),不论哪种分娩方式,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死亡占90%.因此,双胎妊娠须加强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红  唐达勋  潘援 《广西医学》2007,29(6):819-82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生率、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92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为14.62‰(92/6 293),合并症以胎膜早破、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为多见,发生率分别为18.48%、10.87%、9.78%、11.96%.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58例,占63.04%.双胎围产儿死亡21例,死亡率为11.41%(21/184),是同期单胎围产儿死亡率1.32%的8.63倍.结论 双胎妊娠应加强产前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111例双胎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广东省花都市胡忠医院马晓慧双胎妊娠母婴并发症多,胎先露异常、手术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等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故临床已作为高危妊娠对待。本文就分娩方式和围产儿预后的关系对我院10年间111例双胎妊娠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1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 5年间 16 1例双胎妊娠及同期 9182例单胎妊娠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率分别为 2 9.2 % ( 4 7/16 1)、42 .2 % ( 6 8/16 1)、2 4.8% ( 4 0 /16 1)、70 .2 % ( 113/16 1) ,明显高于同期单胎妊娠组 ,分别为 13.2 % ( 12 12 /9182 )、5 .8% ( 5 33/9182 )、8.3% ( 76 2 /9182 )、2 7.3% ( 2 5 0 6 /9182 )。两组并发症比较 ,P均 <0 .0 0 5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做好围生期的保健工作 ,是减少双胎并发症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围生期处理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双胎妊娠的围生保健和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9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双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早产49.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8.3%,贫血19.2%,胎膜早破25.3%。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随着双胎妊娠孕周的增加而下降,早产组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及阴道助产组围生儿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是影响围生儿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高,早产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主要并发症。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尽量延长孕周,选择适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心脏病79例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春宏 《广州医药》2009,40(5):21-2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对7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包括双胎妊娠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以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为主,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剖宫产占78%;围生儿82例中低体质量儿23例,新生儿苍白窒息1例,围生儿死亡2例,孕产妇死亡1例。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母婴预后与心功能级别和抗心力衰竭处理密切相关。剖宫产为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善双胎妊娠的产妇和围产儿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13年10月病案资料,包括双胎妊娠孕妇基本资料、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双胎妊娠女性年龄相对较大,有较高的平均身高和较重平均体重。虽然没有孕产妇死亡,但妊娠并发症均显着较高,其中早产发生率(36.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1%),胎膜早破(27.2%),贫血(29.5%),产后出血(15.9%),产前出血(6.8%),妊娠糖尿病(11.3%),羊水过多(4.5%),大多数患者有一个以上并发症。只有8%的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没有显著减少或增加围产儿结局。产科医生及时有效的判断行紧急剖宫产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结论双胎妊娠具有较高的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没有显著减少或增加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前置胎盘中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 4 % .4例中 ,行G5P0 自然流产 4次者 1例 ,行G2 P0 人工流产 1次者 1例 ,行G3P0 人工流产 2次者 1例 ,行G3P2 剖宫产 2次者 1例 ;3例为单胎 ,1例为双胎 ;完全性前置胎盘 2例 ,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各 1例 ;4例均为部分性胎盘植入 ,且均植入于子宫下段 .[结论 ]人工流产和剖宫产术是引起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不同产科处理对24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儿的影响。方法:对24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率、早产、双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围生儿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危害极大,应适时终止妊娠,妊娠35周前、后分娩具有不同的妊娠结局,终止妊娠的方式应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82年-1995年在我院分娩的连续的10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分析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以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终止妊娠时间在34孕周前者13例,34一37孕周者13例,37孕周后者74例。其中剖宫产55例,经阴道分娩45例。结果产妇完全康复,围产儿死亡率14.4%,新生儿窒息率24%。孕周≥34周者,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儿预后无明显差异;34周前终止妊娠者,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很高。提示重度妊高征多发生在37孕周后。除对重度妊高征及时终止妊娠外,对中度而病程进展较快者,宜在34-37孕周终止妊娠,以减少对母儿的危害。不足34周者应行剖宫产:34周以上者可根据情况选择剖宫产或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8.
雷娜 《四川医学》2011,32(5):693-694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129例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的窒息率与病死率.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129例,母亲全部存活.110例施行剖宫产,剖宫产率85.27%,19例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66%vs 26.31%,P>0...  相似文献   

19.
66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住院分娩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09-110
目的 分析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及分娩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2月住院分娩1980例孕产妇,其中高危妊娠孕产妇660例,发生率为33.3%.结果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505例,剖宫产率占住院分娩总数的25.5%,占高危妊娠产妇的76.5%;产后出血23例,占高危孕产妇的3.74%;子宫切除4例,占高危孕产妇的6‰;围产儿死亡15例,占高危孕产妇的24.8‰,占总住院分娩总数的7.6‰.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管理,严格三级转诊制度,最低限度地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谢兰  林丽  岳军 《四川医学》2012,33(7):1147-1149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痈前期的并发症及其妊娠结局,寻求终止妊娠最佳时机和方式.方法 对304例重度子痈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与母婴顸后的关系.结果 304例重度子痈前期合并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DIC及产后出血等275例,其发生率为90.5%.不同孕周分娩方式均以剖宫产为主(79.6%),孕<34周组经阴道分娩相对较多,其中有12例为引产;而≥34孕周组剖宫产率较高,但与前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8%(36/304),围产儿死亡率为8.9%(27/304),三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34周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最高(P<0.05).重度子痈前期在37周孕周前终止妊娠者,其胎盘早剥、胎儿宫內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7孕周终止妊娠者.304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子痈前期并发症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多,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娶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孕34周以后在促胎肺成熟后择期剖宫产;病情特别严重者,剖宫产分娩时机可提前到孕32周以前甚至剖宫取胚.足月者胎儿宫颈成熟,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