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温石棉及其人工代用品致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州  王利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23-1224,1226
[目的]总结分析温石棉及其人工代用品的致癌性。[方法]回顾迄今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总结分析有关温石棉及其人工代用品的性质、致癌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并比较它们的致癌性。[结果]温石棉及其人工代用品有明确的致癌性,且人工代用品的致癌性并不亚于温石棉;其致癌机制包括:直接理化损伤、自由基及细胞因子介导的损伤、癌基因的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和其他多种因素;目前体外实验已成功降低温石棉致癌性。[结论]温石棉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性,但是其致癌性不容忽视,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温石棉及其人工代用品。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60年代后开始开发和生产天然原油,但对其致癌性尚未深入研究。国外对天然原油及其不同馏份油的致癌问题已在动物实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证实天然原油亦含有致癌物,而且原油的这种致癌性可以随着石油高温裂解形成新致癌物而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的致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酰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毒物,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其神经毒性已被广泛认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致癌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致癌证据和可能致癌机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该文检索了丙烯酰胺致癌性相关文献,并从流行病学和毒理学方面探讨其致癌性及可能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4.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试验(沙门氏菌试验)的建立,是基于以下两个前提:一是细菌试验系统,在检测能与DNA相互作用并引起突变的物质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所检出的物质对其它生物(包括人)多半也具有诱变能力;二是已知诱变性与致癌性相关,实验观察已证明,细菌试验所检出的许多诱变物,都是致癌物;致癌作用的体细胞理论假定,诱变是肿瘤发生的起因。自1971年以来,沙门氏菌试验已成为公认的筛选诱变性和致癌性化合物的方法。它之所以受到公认,在于它具有大量的基础资料以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石油与肿瘤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 ,不仅从事该行业的职工人数不断增加 ,而且使石油工业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也日趋复杂 ,石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接触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这些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许多已被确认的职业性致癌物和一些可疑的潜在致癌物 ,有关石油致癌危险性的问题已引起人们日益关注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探讨。1 石油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有关石油及其组分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文献早有报道 ,L eitch(1992 )采用苏格兰页岩油进行小鼠皮肤涂抹试验成功地诱发皮肤癌 ,最先用动物实验证实了石油的致癌性。 Holland[1 ]等 (1979…  相似文献   

6.
一般常用两种方法初估有机化合物对人的致癌可能性,首先看它的化学结构是否与已知的致癌物类伺,其次是对与致癌物有关结构物质进行动物致癌测试。通过这些方法已经找到了许多新的致癌物质,但很耗费时间与资金。如果按照常规方法来检测环境和工业生产中各种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就是在不久的将来,也难以办到。为此,就需要研究与建立致癌性的短期测试方法。本文的目的就是评价文献中已提出的短期测试方法,讨论它们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以便选择一些方法,作为致癌性筛试的基础,检出尚在应用中的可疑致癌物质;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避免采用一些还未了解的潜在致癌物。本研究采用120种化学物,其中58种为已知对  相似文献   

7.
将均无致癌性的胺与亚硝酸同时给与大鼠的实验证明在大鼠胃中出现了一种有致癌性的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性问题无论是在学术上或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关注。亚硝酸与胺形成有致癌性亚硝胺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8.
煤焦沥青诱发大鼠肺癌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剂提取、真空升华及柱层析等方法从煤焦沥青中分离出一种不溶于或骓溶于甲醇、易溶于环已烷、真空升华温度在250-300℃之间,在硅胶柱中能被正已烷淋出的组分,具有比同剂量BaP高得多的致癌性。估计是一种脂肪烃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应对煤焦沥青的致癌性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可观,试验其潜在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工作量极大,不可能用常规动物实验去评价,因而需要短期、经济的预测性试验方案。本文提供了在财力、人力上现实的,在科学上可以接受的检测化学物潜在危险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预筛包括快速经济的体外试验和短期动物试验;第二阶段包括四个供选择的试验,以便需要时,提供致突变活性和潜在致癌性的补充资料;第三阶段包括广泛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常规试验。  相似文献   

10.
镍作为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自南威尔士Clydach地区首次报道镍工肺癌高发以来,镍及其化合物的致癌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来镍及其化合物致癌性的流行病学与毒理学证据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镍及其化合物致癌性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以至在全世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加工肉和/或鱼的防腐和发色。最近报道,在各种致突变试验中,亚硝酸钠具有很强的—shima,1980)。同时也已证明亚硝酸钠是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N—亚硝基化合物对很多种属动物都具有强的致癌活性。动物体内和食品中的硝酸钠可部分地还原为亚硝酸钠(Heisler,Siciliano,Krulick et al.1974;Ishiwata,Boriboon,Nakamuraet al.1975)。但直到目前,尚没有关于这两种化学物质致癌性试验的重要报告。为了弄清这两种化学物的致癌性,因此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城市大气颗粒物、机动车废气、烟草烟雾等环境样品中,化学致癌物如致癌性多环芳烃总是与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存在的,微量元素可能显著地影响这些环境样品对人群的致癌危险性。致癌性多环芳烃在生物体内经历了代谢活化和灭活过程,本文报告12种微量元素对大鼠芳烃羟化酶及谷胱甘肽 S—转移酶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13.
无营养甜味剂——环己氨磺酸盐(CHS)在一些国家允许使用,但由于其可能具有致癌性,在美国则不允许使用。本文作者是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学会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和西亚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评估了已发表的有关CHS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以便就CHS的潜在致癌性提供一个公正而又严格的评价。在1969年10月,由于1项大鼠多代饲喂CHS-糖精混合饲料实验证明膀胱癌发病率上升,CHS基本安全的观点被否定,所以,在1970年美国宣布产品中添加CHS为非法。国家癌症研究所(1976年)和食品与药物管理局(1984年)审查了已有研究成果,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CHS具有致癌性。国家科学研究学会食品与营养委员会于1985年又一次审议了有关CHS致癌性的问题。总之,由于CHS的实验结果差异大,许多研究者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所以,与其它化学品  相似文献   

14.
1 致癌因素[1]1.1 经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对人有确切致癌作用 ,已肯定的致癌物 多环芳烃中的苯并 (α)芘 ;烷化剂的氯甲甲醚和芥子气 ;芳香胺中的 4 -氨基联苯、联苯胺和β-萘胺 ;异丙基油、苯、氯乙稀等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的砷、铬、镍、石棉等 ;氡、镭、钍等放射性因素 ,X射线、紫外线等。1.2 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 ,对人致癌可能性大 ,但未被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的能致癌物 有镉、铍、氧化铁、多氯联苯等。1.3 经动物实验有致癌性 ,但对人致癌性还不肯定的潜在致癌物 有钴、锌、铅、汞和四氯化碳等。2 职业性肿癌的特…  相似文献   

15.
石棉的多致癌性研究,在各国已引起广泛重视,至今能确定的石棉所致的癌在国内是肺癌、间皮瘤并已列为职业性肿瘤名单,而胃肠道癌国外某些学者曾已定论,但仍有持不同意见者,国内也不能肯定胃肠道癌与石棉的关系。为了探讨石棉的多致癌性,现将本矿33年来的癌亡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获得有价值的资料,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资料和方法基本情况:四川石棉矿是一个采、运、选综合性的大型企业,开矿39年。每年产温石棉15000t左右,处理矿石约100万t。1964  相似文献   

16.
高强度甜味剂的安全性毒理性概述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健康科技中心约翰·托马斯博士高强度甜味剂已使用了许多年。糖精是100多年以前被偶然发现的,甜蜜素发现于30年代,但是,二者由于大剂量在动物中有致癌性,相继被某些国家禁止使用(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一种...  相似文献   

17.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 ,过量摄入可引起急性中毒。另外 ,它在适宜条件下与伯胺仲胺等结合 ,生成N一亚硝基化合物。N一亚硝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已知可使多种动物 ,多种器官组织产生肿瘤 ;少量多次长期摄入或一次冲击量均可致癌。至今尚未发现有一种动物对N一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有抵抗力。尽管目前对N一亚硝基化合物是否对人类有致癌性尚无定论 ,但对某些地区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表明人类某些癌症可能与之有关[1 ] 。因此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已引起食品卫生界的广泛重视 ,为观测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我们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微囊藻毒素LR的基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微囊藻毒素LR"、"基因毒性"、"致癌性"等组合为检索词,以主题、全文、摘要或关键字为检索项,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BM、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微囊藻毒素LR对哺乳动物的基因毒性主要有4种方式:引起DNA的损伤;诱导活性氧和氮的形成;抑制DNA损伤的修复;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结论微囊藻毒素LR具有基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需注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人群的慢性健康效应特别是促肝癌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癌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每年全世界死于癌症的人约占世界死亡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难怪很多人都有一种恐癌心理。癌症患者在逐年增多,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认为,有80—85%的癌症是由于化学因素引起的。那么具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到底有多少种呢?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根据化学物质对动物致癌实验结果及对人类致癌性的流行病学资料,把化学致癌物分为三类:即确认致癌物、可疑致癌物和潜在性致癌物。  相似文献   

20.
制备苯酰氯时在所处理的物质中发现三氯甲苯和苯酰氯经皮肤涂布和吸入实验看到有致癌性。该制备过程中的付产物或杂质中还有苄基氯、二氯甲苯、邻和对氯代三氯甲苯、邻和对氯代二氯甲苯等,前四种物质都有程度不同的致癌性。特别是对氯代三氯甲苯与三氯甲苯有同等强度的致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