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BACT/ALERT 3D select抗菌药物敏感测定箱法检测淮南新华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痰标本分离获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09年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 5.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本院近5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796株、鲍曼不动杆菌101株。耐药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3.85%~14%)、其次为阿米卡星(12.7%~27.5%);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4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在基层医院很严重,需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
ICU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羽  王仙园 《护理学杂志》2004,19(3):79-80,F003
对ICU鲍曼不动杆茵医院感染的来源、感染率、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ICU鲍曼不动杆茵多重耐药感染率呈不断增高趋势,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侵入性诊疗措施、较长的住院时间、严重的基础性疾病、雾化吸入等均是感染该茵的危险因素。需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做好保护性隔离、严格消毒灭菌措施、加强清洁卫生、增强易感人群自身抵抗力等,以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药物敏感情况及预后。方法分析13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受者的临床特点,其耐药情况及敏感药物,并了解患者的预后。结果在85例肝移植病例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受者占15%。69%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于术后1周内,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呼吸困难少见。体格检查以肺呼吸音减弱和干、湿啰音为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84%为多药耐药菌,38%为泛耐药菌,但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敏感。有细菌培养结果后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愈11例,2例死于呼吸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对多黏菌素、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敏感,经及时治疗预后尚可。  相似文献   

4.
鲍曼氏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需氧非发酵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也存在于正常人体的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等部位。该菌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且其分离率与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从感染患者的血、尿、脓及呼吸道分泌物、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来.在非发酵菌的感染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且近年来出现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成为ICU内患者治疗的难题。为了解鲍曼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耐药现状及其趋势,为临床及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对断指再植成活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伤口分泌物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患者用药及伤口处理,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及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结果 本例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感染治愈,再植指成活.结论 做好常规消毒隔离及患者的床边隔离是保证患者再植指伤口不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并成活和最大限度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提供依据。 方法对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年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以及同期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本院抗菌药物2014年用药频度(28 809)较2013年(16 259)显著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有所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但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特别是对头孢类(平均耐药率为78.23%)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平均耐药率为72.69%)的耐药率仍居高不下。抗菌药物年用药频度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至2017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用药频度呈高度正相关(r = 0.70、P = 0.2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美洛培南用药频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94、P = 0.02)。 结论本院所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用药频度,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美洛培南用药频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为避免常见的感染菌和定植菌耐药的发生,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鲍曼不动杆菌已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研究显示,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离数迅速增加。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菌株数以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迅速增加[3-4]。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原位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与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肺部感染的特点和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128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感染发生的时间及易感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OLT术后共发生肺部感染48例(37.5%),其中27例(56.3%)发生在术后7d内,34例(70.8%)为混合感染;死亡6例(12.5%),其余治愈。致病菌前几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曲霉菌。结论 多种病菌可致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并与受者的体质、机械通气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1997年1月~2002年12,笔者监测了本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宁  李元新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89-1390
小肠移植是肠衰竭患者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独小肠移植、肝一小肠联合移植和含小肠的腹腔多器官联合移植。小肠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非常高,平均每位患者发生4次感染,感染约占移植术后死亡原因的50%,因此小肠移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肝脏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1964年报道第1例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以来,CMV感染日益受到重视。实体器官移植后有7%-32%的受者会出现CMV感染相关问题,这是移植后受者最常见的病原感染类型。CMV疾病通常出现在移植术后或终止抗病毒预防治疗后1~4个月。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CMV感染发生率可增加1倍,感染后的病死率可达25%,这也是肝移植术后导致移植物失功能和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肝移植后CMV感染的防治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外科实施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手外伤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加以总结.结果 干预组51例患者,有5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8%;对照组51例患者,发生感染17例,感染率为33.3%; P<0.01,差异有显著性.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病室的环境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临床用药的效果和做好探视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结论 对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耐药性分析。结果  465例供者中330例存在感染,感染率为71.0%。供者阳性培养标本中,下呼吸道标本占63.8%(292/458)、血液标本占18.6%(85/458)、尿液标本占17.7%(81/458)。共分离5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384/512),革兰阳性菌占18.2%(93/512),真菌占6.8%(35/512)。革兰阴性菌中占比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差;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敏感性均较高;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各类抗生素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钠耐药率分别为36%和87%,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 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及以上,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5%。结论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分离菌株,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1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感染MDRO分为MDRO感染组(122例)和非MDRO感染组(199例)。总结肺移植受者感染MDRO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移植受者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MDRO感染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321例肺移植受者中,122例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38.0%。MDRO感染组检出229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92.6%),排名前3的分别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46.3%)、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22.3%)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4.8%)。MDRO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5%),其次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肺移植手术方式、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尿管插管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均为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肺移植手术方式、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呼吸机20 d内,随着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感染风险持续增加;20 d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不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呈现平台效应。结论  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用单肺移植方式、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