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回肠原位新膀胱的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术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IBC 51例(MIBC组), NMIBC 52例(NMIBC组)。MIBC组男49例, 女2例;年龄(58.1 ± 8.9)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1~2分48例, 3分3例;行开放RC 2例, 腹腔镜RC 34例, 机器人辅助RC 15例。NMIBC组男49例, 女3例;年龄(55.7 ± 9.9)岁;ASA评分1~2分51例, 3分1例;行腹腔镜RC 41例, 机器人辅助RC 11例。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评估并发症严重程度, Ⅰ~Ⅱ级为轻度并发症, Ⅲ~Ⅴ级为重度并发症。根据并发症与原位新膀胱的相关性分为新膀胱相关及非新膀胱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原位新膀胱功能预后情况。结果 MIBC组与NMIBC组手术时间[(421.2 ± 119.7)min与...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所有非转移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etastatic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需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前接受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病理分期、死亡率和复发风险。但MIBC的部分分子亚型预后差,MIBC的不同分子亚型对NAC具有差异反应,因此,部分患者对NAC反应差或无反应,造成错失手术时机,导致肿瘤进展或转移,无生存获益。通过对MIBC分子分型的差异性研究,使膀胱癌的诊断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分型上升到分子病理学层次,进一步加强对同一病理类型膀胱癌的异质性、预后判断,从而为精准个体化的新辅助化疗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将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子分型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差异进行文献综述,推广MIBC分子分型在临床上的常规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在宫颈癌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92例行机器人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机器人组),选取同期60例行常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腹腔镜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首次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β=-42.89,95%CI:-74.39~-11.39,P=0.008),清扫淋巴结数量多于腹腔镜组(β=6.06,95%CI:2.46~9.66,P=0.001)。机器人组引流管放置时间(β=-0.89,95%CI:-1.62~-0.15,P=0.019)、术后住院时间(β=-6.40,95%CI:-10.19~-2.95;P=0.001)短于腹腔镜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宫颈癌安全、有效,为宫颈癌手术提供了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 cancer,MIBC)的主要治疗方式,国内外指南推荐为T2~4aN0M0期及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提供RC[1]。但MIBC患者接受RC后,仍有50%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1],从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层面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新辅助和辅助化疗的研究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展,推荐c T2~4aN0M0期MIBC患者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未行新辅助化疗的p T3~p T4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术后辅助化疗[1]。  相似文献   

5.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治疗的经典方案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对MIBC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手术+综合治疗,可获得相似或超过RC之疗效。分析保留膀胱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与MIBC患者之相对分期低、病理分级属低级别性质肿瘤以及采用新辅助、辅助化、放疗等综合治疗密切相关。MIBC包括3个分期(T2、T3、T4),如能对不同分期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而不是一律采用RC,相信会避免过度治疗且会进而提高MIBC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对MIBC中不同分期患者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想:T2a期采用TURBT或根治性TUR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对T3a期新辅助化疗1~2疗程后行PR+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辅助性化、放疗等综合治疗。余不同分期方案见文内。以上方案之设想仅供研讨,期盼进一步完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t=6.357,P=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2)。2组均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2.076,P=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Ivor-Lewis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是我国男性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初诊时即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既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现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MIBC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联合RC,相比于仅行RC,可提高肿瘤完全反应率并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已成为治疗MIBC的1类推荐标准方案,而且有保留膀胱的可能性。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在MIBC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仍存在化疗无效或肿瘤进展的可能,因此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敏感性一直是泌尿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膀胱尿路上皮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占25%~30%。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仍然是MIB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AC)已被确定为MIBC的标准治疗方法。最常用的NAC方案是吉西他滨和顺铂(GC)及甲氨蝶呤、长春花碱、阿霉素和顺铂(MVAC)。除此之外, 还有改良的剂量密集型MVAC(ddMVAC)及剂量密集型GC(ddGC)。与辅助化疗、单纯RC相比, NAC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本文将对MIBC患者的NAC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改良(免特殊PORT)单孔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通道建立的方法及技术路线,并分享前154例手术的临床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机器人微创中心采用改良(免特殊PORT)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54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  相似文献   

10.
正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标准治疗方式。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开放膀胱全切术被微创技术(腹腔镜或机器人)所取代。多项研究显示机器人膀胱全切较开放手术在围手术期结果上(包括术中术后出血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有较好的优势,能使患者更快地恢复,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11.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是指临床分期为T2~T4的膀胱癌。具有进展快,易复发,易远处转移,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等特点。MIBC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但是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7%~67%。我国指南已经推荐将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作为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则可以提高MIBC患者的5年生存率。现对新辅助化疗的化疗方案、现状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小儿肾盂成形术的护理流程,探讨机器人小儿泌尿手术的围手术期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7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26例患儿(男23例,女3例)的围手术期资料和护理管理情况,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均经腹腔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患儿年龄为(6.69±3.35)岁,手术时间为(183.19±81.463)min,术中出血量为(9.62±5.64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85±?1.056)d.机器人摆放就位时间由30min缩短为15min,术后未发生任何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小儿泌尿手术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等优点.在机器人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完善护理准备、提升护理配合质量、总结经验,确保形成系统、有效的可行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辅助的单孔疝气手术Robotic single-port hernia surgery.[澳大利亚]/Tran H…//JSLS.2011 Jul-Sep;15(3):309-314. 背景和目标 自2009年引入单孔内窥镜手术方法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术(包括疝气修补术)使用了该方法.但其潜在的优势仍需要大规模的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在单孔手术的发展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缺乏较好的照相机辅助设备,然而这可以通过机器人Freehand(R)相机控制器解决,其可以在大部分的常规内窥镜手术中取代一般的照相机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在心脏外科领域机器人辅助与胸腔镜辅助手术的手术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行心脏手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组与胸腔镜组。观察两组失血量、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心脏并发症及其他症状。结果:机器人组7例(50%)行三尖瓣修复手术,胸腔镜组仅1例行三尖瓣修复手术(P=0.03)。与机器人组相比,胸腔镜组失血量多(P=0.002);两组输血量(P=0.104)、住院时间[(9.8±1.9) d vs.(11.4±2.0) d,P=0.056]及其他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与胸腔镜辅助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失血量少,是心脏手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标准治疗方式是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但因其存在手术风险大、部分患者需尿流改道等因素, 导致部分患者不能或不愿实施该手术。经尿道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可以使部分MIBC患者保留膀胱, 其中化疗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治疗方式。化疗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NAC)、术后辅助化疗、髂内动脉化疗及膀胱灌注化疗, 每种化疗方式实施时间及特点有所不同。本文就目前经尿道手术联合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 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脊柱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 截至2022年底,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 占总人口的19.8%[1], 退变性脊柱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更好的满足手术需要, 脊柱机器人应运而生, 为脊柱手术提供精准、安全和高效的辅助。按照机器人的自动化水平, 可分为0~5级共6个等级(表1)[2]。其中0级-无自动化, 1级-机器人辅助, 2级-任务自动化, 3级-条件自动化是目前脊柱机器人已达到的等级。随着自动化等级的提升,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脊柱机器人的研究中。本文就脊柱机器人的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及AI技术在该领域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专用超声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4年3月于长海医院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11例,术中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专用超声对肿瘤部位、大小、边界等进行实时监测,指导手术操作,并对手术切缘阳性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病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232.5±41.2)min,术中出血量(127.3±57.9)ml,无一例输血;手术前后eGFR平均变化率为(-0.13±0.09)。术后1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其余无并发症发生,切缘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随访18~36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术者自己操作超声探头进行肿瘤定位、指导手术进行是安全可行的,而且能够增加操作的自主性、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解决目前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度大、稳定性差、手术姿势及协作空间不符人体工程学原理等问题,设计并研发机器人辅助FURS手术系统。方法:设计机器人辅助FURS手术系统,完成工业样机制备,应用3D打印结石肾脏模型及动物实验(猪)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结果:成功设计"主从"操作模式的机器人辅助FURS手术系统并制备工程样机,实现对FURS各种维度运动的控制,光纤传送系统辅助激光光纤的递送和回撤,3D打印结石肾脏模型及动物实验(猪)客观验证评价了本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效果及操作性能。结论:本研究设计研发的机器人辅助FURS手术系统成功实现对软镜的灵活操控,能够降低传统软镜手术的操作难度、缩短学习曲线、增强操作稳定性、提高术者操作舒适度,从而提高FURS手术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并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05月~2014年02月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组,以同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为腹腔镜手术组。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生化复发以及随访尿控及性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尿控及性功能保留方面均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尿控及性功能保留良好,是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达芬奇机器人治疗前列腺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7年2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伴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伴发冠心病的患者共31例,平均年龄68(58~78)岁。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17.0(1.81~66.0)ng/ml;手术全部成功,术前抗凝药物停服时间为8.8(6~21)d;手术时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准备时间为21(13~40)min;平均手术时间139(90~230)min,平均出血量161(20~450)ml。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2(7~25)d,导尿管保留时间为15(7~23)d。术后6周复查PSA为0.07(0~0.5)ng/ml。结论:机器人手术在伴发冠心病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