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62.13±16.27)分,社会支持总分(24.17±7.64)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受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通过实施综合的护理于预措施予以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8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活质量与家庭照顾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配偶健在呈正相关。结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都与家庭因素有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家庭的因素,通过加强家庭的护理、完善医疗保健机构、加强患者及家人的健康教育等来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现状,为临床护理人员完善患者住院期间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我们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调查量表(SSRS)进行调查,观察比较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社会常模情况。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0.43±7.05)分低于全国常模得分(33.03±7.16)分(P<0.05);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医疗方式、年龄、病程、在职状况、月收入及文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制订相应护理计划,完善患者现有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其心功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姚敏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3):152-152,16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按照抽签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数据相比,观察组均具备显著优势,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和社会支持状况,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医疗与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情况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不佳,各维度中除躯体机能和躯体疼痛方面尚合格外,其他方面均较差。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较正常人高,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家庭,而其希望得到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和主要种类分别为医护人员、精神支持。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其能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主要包括经济与精神方面支持;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满足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精神上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C H 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较对照组干预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CHF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9-2011年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同一心功能等级患者按住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月给予随访检查及心理护理,持续半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检查。两组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测量其生活质量,并比较出院后半年内两组患者每月测得的血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的浓度。结果同一心功能级别的两组患者在出院第4、5、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pro-BNP浓度均明显低于相应心功能级别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出院时,同一心功能等级的两组患者在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出院第6个月,同一心功能等级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MLHFQ问卷中的躯体领域、情绪领域的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玉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就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心功能状况、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在6 min步行距离、HR、LVDED、LVEF及E/A比值等心功能指标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的6 min步行距离、LVEF及E/A比值均有所上升,其HR及LVDED水平均有所下降,2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显著,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心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均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对于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均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钦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102-10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及护理程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药物指导、运动干预、减少诱因、出院指导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在护理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对两组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性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改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开展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情况等生活质量相关因素都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傅春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51-53+57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泉州市光前医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生命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下降,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不仅可以缓解不良情绪,还有利于减轻睡眠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此种护理措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2006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入院的2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入院时和治疗干预6个月后分别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评分)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记分下降,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改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综合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强化护理干预,并于入选时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分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强化护理干预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心室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降低,并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头晕、水肿等症状。目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美国心脏病学会1996年的统计报告,全美有490万心力衰竭病人;50岁~60岁成年人中心力衰竭病人为1%。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0%。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亚利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不论是SAS、SDS评分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结论 对CHF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86例心功能为Ⅱ、Ⅲ级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即进行预见性评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等。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的BNP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率及血压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CO、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使血中BNP浓度降低,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5,6(3):123-123,125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由于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发作频率增加、症状加重、经常住院增加家庭、子女、社会的负担.从而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持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2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取持续心理护理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评分(6MWT)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持续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