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8月在我院足月阴道自然分娩的10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晚断脐(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脐带残端保留4 cm,断脐后脐部暴露直至干燥自然脱落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在我院足月阴道自然分娩的1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出生后脐部处理采取常规断脐法,即早断脐(出生后10 s内),脐带残端保留1~2 cm,断脐后脐部采取无菌脐贴覆盖直至自然脱落的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渗血、脐部外翻、脐疝、脐部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脐部感染、脐部渗血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增加脐部外翻、脐疝的发生率。结论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可有效的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脐部渗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及新生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10例初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早断脐法,观察组采用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液和胆红素指标的变化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出生后48 h足跟血的Hb和H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48 h的PSV和Vm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DV和RI值无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8 h和72 h的经皮TCB水平、光疗率和光疗时长等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贫血率、脐带脱落时间和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断脐联合脐带自然干燥法能提升新生儿有效血容量和脑血液灌注水平,改善新生儿预后,提升围生期产科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断脐对缩短新生儿脐带水肿残端脱落时间,预防及减少脐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出生时脐带水肿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断脐。观察组采用暴露脐根部断脐法:新生儿出生经清理呼吸道后,距脐轮约1 cm用棉线结扎第一道,距结扎线上1.5 cm结扎第二道,距第二道结扎线外侧2 cm剪断远端脐带,暴露脐根部1 cm,用无菌纱布包扎残端。结果 2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干燥情况,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暴露脐根部断脐法可以促进脐带水肿残端早期干燥脱落。  相似文献   

4.
总结5例新生儿未脱落脐带的治疗及护理,通过清创治疗手法断脐、换药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对家属实施恰当的心理指导、饮食指导,5例患儿手法断脐后换药1~3次脐带脱落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延迟断脐、断脐前新生儿放低位置与常规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产妇608例,依据断脐时间及方法分为延迟断脐、断脐前新生儿放低位置组(延迟断脐组,延迟2~3 min)、常规断脐组(娩出后20~30 s)两组,每组各304例。统计分析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发生情况,新生儿贫血、脐炎、脐部残端渗血、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脐血出血量、产后胎盘残余血量、脐部残端脱落时间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两组新生儿产后即刻、产后1 d、2 d、3 d、4 d、5 d血红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产后即刻、产后1 d、2 d、3 d、4 d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逐渐升高,产后4 d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低于产后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即刻、产后1 d、2 d、3 d、4 d、5 d,延迟断脐组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常规断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与快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断脐组和快速断脐组,延迟断脐组180 s以上断脐,快速断脐组10s以内断脐.对两组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产后第3天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断脐组新生儿第3天HCT、Hb平均水平均较快速断脐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延迟断脐不增加新生儿黄疸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断脐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9年5月出生的新生儿600例,产前随机分为气门芯组和脐带夹组。观察不同的断脐方法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来院断脐数、出血情况的差异。结果脐带夹组的脐部残端脱落时间比气门芯组要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夹组出血人数大于气门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气门芯断脐法在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减少出血方面效果优于脐带夹法,2种方法在新生儿断脐上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不同断脐时间对脐部并发症及脐带脱落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梅  宋莉莉 《现代护理》2005,11(8):583-584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断脐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的并发症及脐带脱落时间上是否不同。方法以2003年2月26日~3月26日在北京妇产医院足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其新生儿95例为实验组,生后不断脐直接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后按医院处理脐带常规断脐结扎脐带。101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生后按医院处理脐带常规结扎脐带,然后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经统计学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脐带处理常规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断脐、结扎,实验组新生儿先与母亲皮肤接触后断脐,脐带脱落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新生儿的时间短,脱落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3所医院分娩的32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实验组新生儿娩出后,待脐带搏动停止后结扎脐带;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60 s内立即断脐。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相关指标。 结果 共303例产妇和新生儿完成研究,实验组145例,对照组158例。实验组断脐时间为61~322 s,对照组断脐时间为2~60 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血红蛋白值、出生后5~7 d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7 d经皮胆红素值、5~7 d黄疸发生率、蓝光治疗情况、出生后3个月贫血发生率、出生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妇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延迟结扎脐带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即刻、出生后5~7 d的血红蛋白值,不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延迟断脐与新生儿黄疸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门芯套扎断脐与脐带夹断脐在新生儿脐带残端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阴道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按出生顺序依次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70例,试验组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部0.5 cm处上夹平推切断脐带,留取脐带夹,用5%碘伏消毒残端后暴露脐带残端,无需包扎,新生儿出生48 h后取下脐带夹.常规组用气门芯结扎断脐,同样用5%碘伏消毒残端后以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绷带包扎.观察两组脐带残端48 h情况.[结果]两组脐部残端渗血、散开、炎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夹处理脐带残端效果优于气门芯套扎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断脐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的并发症及脐带脱落时间上是否不同.方法以2003年2月26日~3月26日在北京妇产医院足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其新生儿95例为实验组,生后不断脐直接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后按医院处理脐带常规断脐结扎脐带.101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生后按医院处理脐带常规结扎脐带,然后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经统计学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依据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脐带处理常规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断脐、结扎,实验组新生儿先与母亲皮肤接触后断脐,脐带脱落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新生儿的时间短,脱落快.  相似文献   

12.
13.
脐带自然脱落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玲美 《护理研究》2006,20(7):1836-1837
新生儿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可引起脐残端出血,或因细菌入侵、繁殖引起脐炎,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为了探讨新生儿脐部的有效护理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对440例新生儿进行了观察。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快速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 ,由于其发病机理不同 ,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 ,又可以是病理现象。多年来 ,人们采用了各种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综合措施。如 :产前不监用Vitk及磺胺类药物 ,控制感染 ,输血浆、白蛋白、光疗等 ,降低了核黄疸的发病率。本文着重分析新生儿出生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断脐方法 (快速断脐法与传统的慢速断脐法 )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旨在为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及预防核黄疸探讨一种新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对本科足月顺产的 11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快速断脐组( 60例 )和慢速断脐组 ( 5 0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不同放置位置结合延迟断脐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规律产检的初产妇及其足月顺产分娩的新生儿共200对,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胎儿娩出后直接将其放置在低于产妇阴道口约20?cm的产床上;b组在胎儿娩出后直接将其放置于产妇腹部(约高于阴道口水平15?cm),两...  相似文献   

16.
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枯于1周左右脱落,但也有不少超过10、15d甚至更长时间,脱落后脐带窝有潮湿,少量分泌物、出血、臭味、脐周皮肤红肿。若48h左右给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处理,可杜绝脐部感染症状。我院近年来采取二次断脐法处理新生儿脐部效果良好,现将操作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断脐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1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出生后按常规方法即时进行断脐处理,观察组给予晚断脐处理,即出生后对其擦干净羊水,行常规呼吸道清理,在距脐轮10 cm处采用钳夹将脐带剪断以阻断血流,行气门芯结扎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让新生儿接触母体30 min后再行常规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渗血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残留脱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断脐能有效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渗血情况的发生,促进新生儿残端脐带尽早脱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挤压断脐对胎龄<32周早产儿贫血和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择135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挤压脐带组、延迟断脐组和常规断脐组各45例。比较3组早产儿娩出后1 h内和出生后1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住院期间经皮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和贫血、病理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 结果 挤压脐带断脐组40例、延迟断脐组42例和立即断脐组38例完成研究。挤压脐带断脐组和延迟断脐组出生后1 h内和出生后1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高于立即断脐组(P<0.05),贫血发生率低于立即断脐组(P<0.05),而挤压脐带断脐组和延迟断脐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经皮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病理性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立即断脐相比,挤压脐带断脐和延迟断脐均可降低胎龄<32周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且不增加患病理性黄疸的风险。挤压脐带断脐可作为胎龄<32周且出生时有窒息早产儿首选的断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近胎盘端延迟断脐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湿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例择期剖宫产的新生儿,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予延迟30 s~2 min断脐,即脐带搏动明显变弱、脐血管变细后近胎盘端断脐,抬高脐带远端回输脐带内剩余血液入新生儿体内,置新生儿低位同时刺激新生儿啼哭促进回输胎盘脐带内血液。监测两组新生儿心率、氧饱和度、脉搏灌注指数、Apgar评分、湿肺临床表现及湿肺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心肺指标优于对照组,早期湿肺症状较对照组少,最终湿肺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迟断脐促进储存于脐带胎盘的血液自体灌输,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缓解早期湿肺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生儿自体输血与黄疸的关系。方法:断脐分为两组:1组脐轮上7cm将脐带内的血挤入新生儿体内,于靠脐轮处结扎,另一级至脐轮起新生儿脐血挤向胎盘方,于靠脐轮处行结扎。结果:第一组较第二组新生儿出现黄疸比例高,出现时间J早,黄疸重、黄疸持续时长,且用药作辅助治疗的比例高;甚至因为黄疸转新生儿科治疗的比例升高,结论新生儿常规自体输血可导致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