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舱治疗脑震荡的疗效。方法:对两组各80例的脑震荡患者甲组常规治疗,乙组常规治疗+高压氧疗,通过对治疗后20天及伤后一年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判断高压氧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脑电图异常率接近,而经治疗20天后及伤后一年检查脑电图,乙组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甲组,且时间提前。结论:高压氧疗结合常规治疗对脑震荡患者的脑电图恢复正常率较之常规治疗有明显提高,高压氧疗可改善脑震荡治疗效果,建议作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震荡和脑挫裂伤是最常见的两种原发性脑损伤。1脑震荡 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大脑半球和脑干受到冲击,造成的最轻微的一种脑损伤。1.1临床表现短暂脑干症状:颅脑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可能同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暂停继而浅弱和四肢松软等现象。这是暴力传导致使大脑、脑干和颈髓功能抑制,引起血管神经中枢和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大部分病人中枢神经功能迅速自下而上由颈髓向大脑皮层恢复,多在半小时内恢复正常。 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患者清醒后对受伤经过及伤前不久的事不能回忆,但对往事能够…  相似文献   

3.
对我科1998~2004年诊治的脑震荡病情恶化7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震荡患者的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明  龙存国 《急诊医学》1999,8(3):177-179
目的:研究脑震荡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对30例急性期脑震荡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并与年龄、身高匹配的健康者对比。结果:VEP、RAEP及SEP异常率分别为30%、66.7%、54.5%。结论:脑震荡患者存在脑干、大脑半球功能受损及视通路机能障碍。脑诱发电位对脑震荡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将重度脑震荡分为昏迷期、初期和中后期辨症治疗72例,经7~23d治疗,症状全部消失,无死亡,随访6个月,无1例有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脑震荡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小儿脑震荡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随诊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20例小儿脑震荡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多无短暂意识障碍,但迟发性呕吐、嗜睡症状明显,经保守治疗均痊愈,随诊疗效良好。结论小儿脑震荡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成人有较明显区别,这种差异随年龄越小越明显,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但需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2001~2003年以来资料部分完整的45例临床诊断为脑震荡的患儿脑电图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萍  罗祖明  武兵  罗顺 《华西医学》1999,14(1):51-51
虽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只占急性脑率中病例的10%~20%,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88年以来经临床颅脑CT和腰椎穿刺脑脊髓检查证实的100例SAH病人进行配对分析,以找出SAH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直接死亡原因。1临床...  相似文献   

9.
脑震荡性晕厥 (Concussive convulsion,CC)临床上少有报道 ,它是一种类似于癫痫发作的脑震荡特殊病种 ,治疗上容易误诊为外伤性癫痫 (Traumatic epilepsy,TE)。我院自 1998- 0 6~ 2 0 0 3- 0 1共收治脑震荡患者 1184例 ,其中 10 3例 (8.7% )出现晕厥 ,早期误诊为外伤性癫痫 5 4例 ,误诊率为 5 2 .4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4 0例 ,女 14例 ,年龄 8~ 6 3岁 ,平均年龄 36 .2岁。交通事故伤 30例 ,坠跌伤 15例 ,打击伤 9例。本组均有昏迷史 ,2~ 30 min不等。伴有强直性抽搐 33例 ,阵挛性抽搐 2 1例 ,持续 1~ 9min,平均 3.7m…  相似文献   

10.
鼻出血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琴 《临床医学》2000,20(6):32-33
鼻出血病因繁多,表现方式、轻重程度不尽相同,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1 一般材料 我科从1993年~1999年6月,共收住院鼻出血患者7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2.3:1,年龄最大75岁,最小9岁,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21例,26~49岁19例,50岁以上34例,占46%。鼻腔前方,主要为梨氏区出血,占18例,其余均为鼻腔后端出血,平均住院天数为11天。除2例为双侧鼻腔出血外,均为单侧鼻腔出血。  相似文献   

11.
胎盘早剥为妊娠期出血的一种疾病,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该病往往起病急,发展快,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直接威胁母儿生命。本文收集了58例胎盘早剥病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震荡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各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年、中年多见。作者自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采用普通方法、甘露醇快速滴注方法及甘露醇先快后慢滴注方法治疗脑震荡610例。通过疗效比较,发现甘露醇先快后慢滴注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脑震荡是原发性颅脑损伤中较轻的一种,也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约占颅脑 损伤患的75.5%-78.2%,临床上诊断为脑震荡 ,而CT扫描证实为颅内小血肿或轻度脑挫裂的报道不多,本将近年来收治的215例临床上按第2届全国颅脑损伤讲座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脑震荡 ,而CT证实为颅内血肿或局限性轻度脑挫裂伤的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222例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B超检查的普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日渐增多。本文通过病例分析,以探讨脂肪肝(主要是慈溪市)的临床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脂肪肝患者222例,男180例,女42例,男、女比例4.3:1。年龄分布:≤30岁4例(1.8%),31~40岁45例(2.3%),41~50岁79例(35.6%),51~60岁86例(38.7%),61~70岁8例(3.6%)。另以相近年龄和性别的30名健康成人作正常对照。1.2检查项目晨空腹抽静脉血不加抗凝剂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肝功能、血脂、血糖。免疫分析法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震荡昏迷期抽搐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研究脑震荡性晕厥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实验动物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FP)等实验,分析了87例C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CC患者无需抗癫痫等特殊治疗,脑震荡常规治疗预后良好。结论:CC发病机理类似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而与外伤性癫痫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震荡伤后症状群发生机制及早期药物治疗的有效作用.方法 选取113例脑震荡患者,随机分为3组早期分别给予灯盏细辛、尼莫地平、能量合剂三种药物治疗,伤后早期、晚期行SCL-90评分及脑电图(EEG)、脑血流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与常模进行对照,分析各检查结果及不同药物疗效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伤后早期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症状因子SCL-90评分(t=10.78、2.08、9.53、11.09、2.52,P<0.01或P<0.05)及晚期12例后遗症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因子评分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6.85、3.07、3.14、4.73,P均<0.01),早期EEG检查57.4%异常,TCD检查67.0%异常;晚期EEG检查33.3%异常,TCD检查25.0%异常.伤后14 d灯盏细辛组患者脑震荡症状消失率45.0%,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23.7%(x2=3.91,P<0.05)及能量合剂组20.0%(x2=5.25,P<0.05);伤后1个月症状消失率能量合剂组40.0%明显低于尼莫地平组68.4%(x2=5.94,P<0.05)及灯盏细辛组75.0%(x2=9.43,P<0.01);伤后3个月后遗症发生率能量合剂组22.9%,明显高于尼莫地平组5.2%(x2=4.77,P<0.05)及灯盏细辛组5.0%(x2=5.15,P<0.05).结论 脑震荡伤后症状群的发生主要源于伤后脑组织器质性损伤,伤后心理因素的变化对症状的发生发展有影响;伤后早期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可促进脑震荡症状及时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原发性肝癌100例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本文报告原发性肝癌100例,其中男84例,女16例,年龄为28~75岁,平均44.5岁。超声发现肝占位性病变80例,有肝硬化病史40例。其中2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余80例为介入治疗住院病人。使用日本岛津制造SMT-50X,0.5T超导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