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肠直肠癌组织CEA表达及其临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情况,分析组织CEA与结肠直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189例结直肠癌组织CEA的表达强度,并用SPSS6.0软件在计算机上统计,分析其与结肠直肠癌临床生物学各项指标的关系,包括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理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肝转移、术后转移复发、疾病分期、生存期及术前血CEA。结果:CEA在结肠直肠正常粘膜和癌组织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P<0.001);癌组织CEA是反映结肠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指标,与肿瘤病理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CEA水平、术后转移复发及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化越差,癌组织CEA表达越强;癌组织CEA表达强者较表达弱者具有更深的肠壁浸、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率、更晚的分期以及更短的生存期;癌组织CEA呈阳强阳性表达者其术前血CEA阳性率和水平均较高;术前血CEA阳性且癌组织CEA呈强阳性表达者术后转移复发率最高(50%),生存期最短(21个月)。结论:正常结肠下肠粘膜也可表达CEA,但强度与阳性率与癌组织有明显差异;癌组织CEA是反映结肠直肠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与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组织CEA与血CEA联合测定将更好地反映预后,术前血CEA阳性且组织CEA呈强阳性者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2.
p27与MMP-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27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254例直肠癌组织标本中p27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2%(191/254),低表达率为67.72%(172/254),核质p27蛋白共表达85例.MMP-9阳性表达率为85.04%(216/254),高表达率为68.11%(173/254).p27蛋白和MMP-9的表达与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外周血CEA水平、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脉管瘤栓、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直肠癌中p27低表达和MMP-9高表达,可成为判断直肠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77例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Y  Shang G  Bao YX  Zhang H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8):622-625
目的 探讨影响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以Log 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7%、28.0%、13.1%和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肠壁浸润程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灶分布于双叶、肝转移灶数目>1个、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5 cm、有肝外受侵或转移、确诊时癌胚抗原(CEA)≥5 ng/ml以及未行根治性手术者的预后较差(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P=0.007)、肠壁浸润深度(P=0.027)、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P=0.003)以及确诊时的CEA水平(P=0.000)为影响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直肠癌伴肝转移的患者,原发肿瘤的分化程度越高、肠壁浸润越浅、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越小以及确诊时CEA水平越低,患者的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 370例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通过入户或者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核查食管癌患者信息,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和Cox生存分析模型,回顾性分析1995—2011年太行高发区普查食管癌患者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1)随着浸润程度加深,肿瘤最长径依次增长(P<0.001);肿瘤最长径<3 cm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3 cm的患者(P<0.001);肿瘤最长径与浸润程度及淋巴结阳性转移率正相关(RT=0.379,RN=0.213,P<0.001);(2)肿瘤最长径≥3 cm患者生存期明显差于<3 cm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最长径、性别、诊断年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随着肿瘤最长径增长、浸润程度加深,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食管癌肿瘤长径是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p2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p27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p27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61.67%(37/60),低表达率为38.33(23/60)。p27低表达与乳腺癌肿瘤直径、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差相关。结论:p27蛋白的检测对鉴定无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差的乳腺癌患者,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27蛋白、PCNA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蛋白,PCNA在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3例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蛋白,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p27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39.7%(29/73),低表达率为60.3%(44/73),其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关,PCNA高表达率为47.9%(35/37),低表达率为52.1%(38/73),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成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p27蛋白表达与PCN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27蛋白,PCNA表达可作为判断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食管癌患者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生存期差异及其与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入户或电话问卷调查及生存随访,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 rank检验及Cox生存分析模型分析1973—2012年间女性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女性食管癌患者绝经前期(诊断年龄<46岁,n=201)、围绝经期(46~55岁,n=949)和绝经后期(≥56岁,n=3 284)生存期依次明显降低(P<0.001);但是三组间肿瘤浸润程度(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依次明显升高(P=0.022)。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绝经状态、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绝经状态是影响女性食管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绝经前期、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依次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l)和 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 p27~(Kipl)蛋白和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 p27~(Kipl)和 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和49%。在胃癌深部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l)呈显著低表达(P<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 p53呈显著高表达(P<0.05)。经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27~(Kipl)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 Cox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l)、p53均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但 p27~(Kipt)表达对患者预后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 p53表达的相对危险度(RR=2.33,P<0.01)。结论 p27~(Kipl)低表达与 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l)和 p53是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 p27~(Kipl)表达评估胃癌预后的作用优于 p53。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的p27Kip1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00例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和49%。在胃癌深部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27Kip1呈显著低表达(P<0.05);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5年内死亡组中p53呈显著高表达(P<0.05)。经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27Kip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0.59%,显著高于低表达组54.55%,和阴性组26%;p5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19.23%,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3.75%和阴性组53.19%。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27Kip1、p53均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但p27Kip1表达对患者预后的相对危险度(RR=3.06)显著大于p53表达的相对危险度(RR=2.33,P<0.01)。结论p27Kip1低表达与p53高表达的癌细胞常更能浸润与转移,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27Kip1和p53是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其中p27Kip1表达评估胃癌预后的作用优于p53。  相似文献   

10.
检测KAI1/CD82蛋白在结肠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强  吴乔  纪元  史大林  谢静凯  张鸣青 《肿瘤》2002,22(6):503-505,F004
目的 KAI1是一种特异性抑制肿瘤转移的基因 ,其蛋白产物为KAI1/CD82。通过检测 6 4例结肠腺癌石蜡切片的KAI1/CD82蛋白表达 ,探讨其与预后等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肿瘤经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生物学统计采用 χ2 检验法。生存曲线采用Kaplan Meier软件绘制。结果 KAI1/CD82蛋白呈现棕褐色、细颗粒状物 ,弥漫性分布结肠腺癌细胞膜上。KAI1/CD82蛋白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5 1.5 6 %。生物学统计结果表明 ,KAI1/CD8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等密切相关 ,有统计学意义 ;而与肿瘤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等无关。KAI1/CD82蛋白阳性结肠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前者平均术后生存期为 5 4 .2 7± 2 1.5 1月 ,而后者仅为 37.5 5± 15 .17月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表达水平与结肠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关系密切 ,可能和其它指标一起作为判断结肠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对术后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0例乳腺癌组织p2 7蛋白的表达 ,分析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p2 7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61 67% (37 60 ) ,低表达率为 38.33% (2 3 60 )。p2 7低表达与乳腺癌肿瘤直径、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预后差相关。结论 :p2 7蛋白的检测对鉴定无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差的乳腺癌患者 ,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4v6和p2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新鲜标本及相应的正常大肠黏膜,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v6的表达;同步制备上述病例大肠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p27的表达,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v6和p27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1),而且CD44v6和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端器官转移、Duke分期及预后相关(P值均〈0.05),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p2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的负相关,同时检测二者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复发转移潜能,评价患者的预后及术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表达与大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SP法检测81例大肠癌(CC)中VEGF及MMP-7的表达。结果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而MMP-7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黏液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年龄〈60岁的大肠癌患者MMP-7表达显著强于≥60岁者。VEGF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7、VEGF促进了大肠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大肠癌的预后评估因子,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可能更准确。降低MMP-7、VEGF的表达和活性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人类Testin基因是一个定位于染色体7q31.2的候选抑癌基因.本实验研究人结直肠癌中候选抑癌基因Test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距肿瘤15 cm以上)中Testin的表达.同时分析Testin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est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estin在31.7%(19/60)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而在正常组织中有86.7%(52/60)阳性(P<0.01).统计分析结果发现,Testin蛋白与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浸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Dukes分期越晚、T分期越晚、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癌组织的Testin表达明显降低;Testin蛋白与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5,P<0.05).结论:Test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分化和转移相关,提示Testin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判断结肠癌预后和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肌动蛋白凝胶蛋白(transgelin,TAGLN)及肌动蛋白凝胶蛋白2(transgelin2,TAGLN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3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89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及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AGLN和TAGLN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AGLN、TAGLN2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AGL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7%(54/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2%(3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GLN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均<0.05);TAGLN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7%(62/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1.5%(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GLN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 TAGLN蛋白表达与TAGLN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19,P=0.03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时间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Ki67表达、远处转移、TAGLN和TAGLN2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远处转移、TNM分期和TAGLN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TAGLN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TAGLN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Ki67表达和远处转移有关。TAGLN表达、TNM分期和远处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p27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洪  吕大同  易胜中  李相华  王勇 《癌症》2000,19(7):699-701
研究P27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预后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7蛋白在73例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用log-rank检测检测P27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27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p27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含量和S期细胞百分比(S值)。结果大肠癌组织DNA质量、DNA指数(DI)、S%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1)。大肠癌中p27蛋白高表达率为62.5%(25/40),低表达率为37.5%(15/40),p27蛋白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除胞核着色外,32.5%(13/40)的大肠癌出现胞质免疫阳性反应。p27蛋白胞质表达与Dukes期别晚,淋巴结发生转移显著相关(P<0.01,P<0.05)。p27蛋白胞质表达阳性者S值显著高于p27蛋白胞质表达阴性者(P<0.01)。结论p27蛋白表达下降和胞质表达促进大肠癌发生发展,p27蛋白胞质表达可能是导致大肠癌细胞增殖异常活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细胞周期素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罗和生 《肿瘤》2002,22(4):297-300
目的 探讨端粒酶、细胞周期素D1(CD1)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 ,同时取距癌灶 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 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1mRNA及端粒酶的表达。结果  1.2 4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 87.5 % ;癌旁组织阳性率 4 .2 %。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均与癌组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端粒酶活性在癌灶直径 >3cm的病例中明显高于癌灶直径≤ 3cm者 (P <0 .0 5 ) ;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者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者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Dukes分期高 (C、D期 )的明显高于分期较低 (A、B期 )者。 2 .CD1mRNA的表达在大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有明显差异。CD1mRNA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层组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组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晚期病变 (DukesB C D期 )组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病变 (DukesA期 )组 (P <0 .0 5 )。 3.端粒酶阳性病例的CD1mRNA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病例。端粒酶活性与CD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1.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与大肠癌的进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2 .CD1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3.CD1过度表达可致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检测人大肠癌组织中Lumica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新鲜大肠癌组织标本,以同一患者远离肿瘤的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umican基因表达,剩余组织采用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检测Lumican蛋白。另从我院病理科收集同期37例大肠癌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SP法共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27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Lumican蛋白表达。结果:27例新鲜大肠癌组织及对应正常大肠组织中Lumica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 P〈0.001),Lumican mRNA在大肠癌组织表达明显增高[以正常组织为1,癌组织Lumican基因表达上调(5.35±0.66)倍]。64例大肠癌组织Lumica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44%(47/64),显著高于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表达率0%(0/27)(P〈0.05)。Lumican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Dukes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无关(P〉0.05)。27例大肠癌标本Lu-mican蛋白量与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12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大肠癌组织Lumican mRNA及蛋白均表达升高,Lumican高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侵袭、转移特性密切相关,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Lumican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